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剥离刑事诉讼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一种民事诉讼 ,与刑事案件合并审理 ,不符合现代诉讼理念。英美法系国家分立刑事和民事诉讼 ,以及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萎缩 ,均说明最佳选择是将其从刑事诉讼中剥离出去 ,归并到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2.
浅议民事诉讼形式毕玉谦关于民事诉讼形式的理论,法学界至今很少开展专题研究,根据民事诉讼的特点,笔者认为,民事诉讼形式应当是指有关诉讼主体进行民事诉讼,且以一定诉讼权利义务关系所决定的活动方式。为维护和保障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秩序,采取何种形式下的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3.
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交通肇事损害赔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交通肇事损害赔偿的特点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采用“混立式”模式,即将附带民事诉讼条款规定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部分之中,这种立法方式虽比较符合我国传统习惯,但由于其刑主民从的特点,难以真正做到保持刑事、民事诉讼的高度统一和协调,特别是涉及到交通肇事的附带民事诉讼时,这种缺陷更加突出。1.责任原则的单一性。一般而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损害赔偿的责任原则,与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一样,都是一种民事责任。但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损害赔偿因为是刑事犯罪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4.
目前,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在执法上尚属空缺。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完善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制度, 并加强检察机关自身的监督意识。对检察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条件、阶段、部门和程序,以及检察机关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要注意界定  相似文献   

5.
简析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长期以来 ,我国刑、民事诉讼中均坚持“事实清楚 ,证据确实充分”同一的证明标准。本文通过介绍辛普森案刑、民事诉讼不同的判决 ,指出刑事诉讼应坚持“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民事诉讼应坚持“优势证据证明”的证明标准。并分析了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差异的原因及坚持刑、民事诉讼不同的证明标准对司法实践和未来证据立法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价值研究是民事诉讼理论的一个基础方面,价值研究在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体到弱势群体,首先在价值方面对弱势群体民事诉讼保护进行研究具有积极意义。弱势群体民事诉讼保护的价值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诉讼平等价值、秩序维护价值、诉讼公正价值和效率追求价值。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讼当事人地位是一个复杂的法律概念,牵涉到民事诉讼的方方面面。若使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地位有根本性变化,必须彻底摈除我国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超职权主义诉讼模式广泛存在于我国的审判活动中。遣成了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地位的畸变。必须从当亭人地位的主体性、平等性、复杂性三个方面深刻认识其重要性,大刀阔斧地改革诉讼制度,在民事诉讼中贯彻当事人为主,地位平等,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思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司法公正,真正走入法治社会。  相似文献   

8.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得以产生的前提,刑事诉讼的存在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具备三个实质性条件:一是被告人的行为被指控为犯罪行为,二是民事损害的存在,三是民事损害的结果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9.
迟延裁判直接贬损法院的社会形象,进而影响司法公信力。民事诉讼审限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法院迟延裁判问题。由于审限制度以司法行政化为作用机制,忽视了民事诉讼的客观规律,在实践中催生出各种规避措施以及牺牲当事人程序权利的异化现象。只有以符合民事诉讼客观规律的迟延裁判应对措施逐步替代民事诉讼审限制度,在民事诉讼框架内为当事人开启有效的程序权利保障途径,并针对迟延裁判可能产生的实体损害提供有效补偿机制,才可能妥善并根本上解决迟延裁判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制度价值上值得推崇,诉讼经济、程序便捷、审判集中的优越性是独立的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所难以比拟的,但现行立法规定过于简单笼统,造成司法实践中遭遇困惑,形成立法理念与执法现实之间的差距。通过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的比较研究,发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对于该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进与完善途径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论附带民事诉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解决民事损失赔偿问题,是两种性质诉讼的合并,涉及刑事、民事法律的协调适用。由于我国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过于简单、原则,不利于实际操作,且部分规定与我国民事法律的有关规定相冲突,附带民事诉讼理论问题颇有争议。本文拟从构成条件、法律适用、当事人和审判四个方面,就附带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问题谈谈作者的观点。一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一)刑事案件成立是附带民事诉讼的先决条件。没有刑事诉讼则不存在附带民事诉讼问题。没有刑事案件或刑事案件不成立,便没有刑事诉讼,因此刑事案件成立…  相似文献   

12.
最高法院于2008年9月1日公布了《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对民事诉讼时效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修正、整合和完善。学习、掌握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的意义和内容,有助于当事人正确保护其合法权益。鉴于此,本文试就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五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民事诉讼时效新规定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先阐述了回避制度的含义及确立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重要意义,而后主要从其回避的方式、回避的亲属范围、回避的适用对象三个方面就民事诉讼回避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显分析,以期完善民事诉讼回避制度,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建立已久,但是存在的问题和争议也很多。我国应完善现有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因刑事案件犯罪严重程度不同适用不同的审判程序;完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相关规定,修改其与民事法律相冲突以及法律原则相悖的部分;规定允许被害人在特殊情形下可以不必须进行刑事诉讼,或不待刑事案件审结先行提起民事诉讼,改变“刑事优先”的传统模式以平行诉讼来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5.
诉讼破坏了社会秩序的和谐,制造了人与人之闻的紧张荚系,打破了正常生产生活关系的稳定性。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在我国古代民事诉讼中予以充分体现。从我国历史上民事诉讼的起诉、市理、裁判、执行各个环节来看,和谐理念是贯彻始终的,是我国古代民事诉讼的精髓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充分借鉴古代民事诉讼和谐因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事人是民事诉讼程序的主体。百正当当事人仍然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所以,人民法院,对非正当当事人判决的效力如何,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存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妨害民事诉讼强制措施,无论是理论基础还是具体适用上都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在学界对其的讨论中,建议改造的多过探讨其存废的。由于该制度本身不可避免的制裁性与民事诉讼中法官的基本职责相矛盾,每个措施实践中又都存在问题,因此,该制度存在的理论基础和实际价值均值得质疑。废除该制度并引入其他替代性制度,是一种有利于加强当事人主体地位并符合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8.
检察机关作为我国的监督机构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其提起民事诉讼不同于提起刑事诉讼,也不同于作为当事人的公民、法人为自身权益而提起的普通民事诉讼。文章针对检察机关在不同民事诉讼中的原告当事人、监诉人地位,以及作为监诉人在再审法庭中的职责问题进行探讨,以其进一步完善检察制度。  相似文献   

19.
诉答程序是民事诉讼的起始程序,就整个诉讼过程而言,它是民事诉讼程序的基础性阶段。没有诉答程序就没有民事诉讼的启动,因此诉答程序的完善与否也直接影响着整个诉讼程序的进程。而我国的诉答程序极欠完善,应借鉴美国民事诉答程序,建立与完善诉答制度。  相似文献   

20.
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杨柏林金海洲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不同于提起刑事诉讼,也不同于作为当事人的公民、法人为自身权益而提起的普通民事诉讼。一般而言,它是指检察机关在法定情形下,利用自己的特殊法律身份和地位,将一定种类的民事案件提交人民法院,由其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