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古今中外,世人大多崇肖第一。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的人,第一个环球航海的人,第一个搞改革承包的人,第一个拿到比赛冠军的人……这第一个人的胆识、业绩、事业心、创造性等,都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幽默漫画     
《当代广西》2004,(18):45-45
这种“作风”不宜代代相传编辑同志:近段时间,一些单位为解决职工住房困难,开展集资建房活动。可是,在“集资建房”背后,总有那么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领导有“优先权”。这种现象已代代相传,职工对此意见很大,但敢怒不敢言。当前,正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时期,笔者建议,这些单位的领导同志在学习中联系实际,针对本单位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取消领导“优先权”,从源头上  相似文献   

3.
风满楼 《福建通讯》2000,(12):47-47
这个题目有点怪,连政策是什么都不懂还写文章,何况身在政策研究部门工作?不过若是随便问几个人,政策是什么还真的是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融融 《小康》2008,(4):86-86
新的一学期就这么到来了。当我再次见到我的学生时,我们在交流之际,不断出现了一个高频词“为什么呢”。好在我今年看到了春晚蔡明和郭达、王平合演的春晚小品《梦幻家园》,所以我知道“为什么呢”的“典故”。这部被誉为披露买房人心酸的针砭时弊之作大受欢迎,蔡明的搞笑台词“为什么呢”也很快登上了2008流行语宝座。  相似文献   

5.
漫画及幽默     
《精神文明导刊》2007,(11):33-33
第三十七计 某乡长到任,乡村道路不通,教师工资无着,困难户无法过冬……财政无钱,乡长元计可施,求助于县长。县长怒日:“尔等诸多问题。我早在‘报告’中明示大计,为何不看?”乡长回寻出“报告”,  相似文献   

6.
7.
小幽默     
好吃吗?老婆:鱼香肉丝味道怎样?老公:一般吧。老婆:烧茄子呢?老公:还行。  相似文献   

8.
北宋以来,千年历史犹如大江东去,然而,我国民间却广为流传着一位铁面无私、明察善断的“包青天”——包拯,其影响力、感召力千年不衰。“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是人民对他做出的肯定评价。  相似文献   

9.
张阳 《半月谈》2004,(7):67-67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不久,党和国家作出开垦北大荒的决定。数以万计城市青年和转业军人响应,历经数年艰辛奋斗,将千万亩沼泽地变为良田,生产出千万斤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一时被说成是伟大创举。但近年来,科学家们认为,作为“地球之肺”的湿地开垦后,负面影响日益显现,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洪水灾害加剧,干旱化趋势严重。  相似文献   

11.
时速 《福建通讯》2001,(2):46-47
笔者整日“闭门造车”,十足一个“井底之蛙”,对美国总统克林顿已移居中国成为商人,最近又开着车在华夏大地横冲直撞,竞全然不知。此话并非杜撰,我乃一介书生,纵有天大的胆量,也不敢拿人家超级大国的总统开涮。下面有两条证据,足以证明在下并非胡言乱语:  相似文献   

12.
“没趣”     
悦华 《福建通讯》2001,(3):46-46
脑子里一根筋搭牢的时候,满脑子尽是些“没趣”的事,要不,说两件您听听?  相似文献   

13.
人这一辈子,手经常处于两种状态,一是伸手,二是松手。伸手,这是人人都会的动作,几乎出自“本能”,教都不用教,那婴儿生下来就会伸手乱抓,抓住什么是什么。松手,本是一个更简单的动作,许多人都能“无师自通”,但也有些人却一辈子也没有学会,抓钱抓权抓官帽抓房子抓美色,只知伸手,从来不会松手,只有大限到时,才会手一松,脚一蹬,两眼一闭,万事俱休。   《菜根谭》说:“两个空拳握古今,握住了还当松手;一条竹杖挑明月,挑到时也要息肩。”一个心态正常的人,应当既会伸手又会松手,该你得到的东西,尽可以努力争取,不…  相似文献   

14.
肖军忠 《半月谈》2004,(19):5-65
雅典奥运会期间,年幼的儿子也成了一个“奥运迷”,每当中国队又有金牌“进账”的时候,他就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一番。然而,儿子一天忽然发了一问:“我们中国的‘武林高手’都哪儿去了?如果让他们去跳高、跑步、踢足球不是很好吗?肯定能拿好多金牌!”  相似文献   

15.
央视播出的历史电视剧《汉武大帝》引起了许多观众的关注,收视率不断攀升。但剧中也存在着一些遗憾和不足,有人称之为是影视剧的“硬伤”和“瑕疵”。  相似文献   

16.
一个头戴纶巾、文质彬彬的瘦弱年轻人,旁若无人地行走在街上,双手还不时在空中比划着“推门”或者“敲门”的动作,口中念念有词:“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呢?一不小心,年轻人撞上了迎面而来、吆吆喝喝的衙役,被吆喝着连推带搡地带到了一架华贵的官轿前。本以为这莽撞的年轻人冲撞了大  相似文献   

17.
“矛盾”     
  相似文献   

18.
现实生活中,有极少数“风派”人物,这种人往往见风使舵,人云亦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平日里八面玲珑,投机钻营,对上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下吹大牛、唱高调,一旦形势变化,则立刻变脸,见利忘义,另攀高枝。  相似文献   

19.
吕先义 《今日浙江》2006,(12):61-61
借助戏曲小说可知,旧时官府的大堂上,时常见到挂着“公正廉明”“、明察秋毫”之类的匾额,其中无不包含一个“明”字。这个“明”其实就是“明察”的意思。何为“明察”?据《说文》解释“:察”者,细审也。《辞海》释为明白清楚地考察评审。可见,即使在旧时的官府,也将“明察”列为对官吏的普遍要求,甚至是作为取信于民的一种手段。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在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明察是处理各种矛盾的基本前提。大而言之,治国安邦要明察,只有明察才能制定出符合国情顺乎民心的大政方针;治军打仗要明察,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法官审案要明察,才…  相似文献   

20.
徐昌碧 《创造》2003,(8):39-3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热潮中,“差距”成了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差距,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万事万物相比较而呈现的一种状态。国家如此之大,没有差距是不可能的。既然差距是客观存在,就要准确估量,州与州之间、县与县之间、乡与乡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大?不能夸大,也不要缩小。对差距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是解决差距问题的一个重要前提。有差距,才有比较,才有特色。我们的态度不是否认差距,也不是全部和永恒的消灭差距,而是要承认差距,正视差距,正确对待差距。我们的很多工作及其措施,都要着眼和立足于“差距”,也就是要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