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关论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建》2005,(Z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摘自《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它既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弘扬"尚中贵和"的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这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事,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跨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如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所强调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  相似文献   

5.
乔世宏 《共产党人》2006,(22):10-11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医院作为一个直接面对人民群众的特殊服务窗口,担负着保卫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这既是党的主张,同时也是人民的共同意愿。和谐社会是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人的利益得到充分体现,人的愿望得到充分表达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们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又是各条战线上的代表人物,他们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广泛的联系,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理所应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如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强化“五大能力”建设,就基层党委而言,就是要立足本地区工作实际,把提高“五大能力”与目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落实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来,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实际成效来体现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9.
于钦读 《奋斗》2007,(4):7-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这一重要观点,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凝聚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切入点。深刻认识这个重点,牢牢把握这个重点,扎实有效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才能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不竭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0.
丁兆宏 《求实》2006,(Z3):244-245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了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既是我们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社会实践的重大成果,又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又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面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构建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和基本特征,必须结合本地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积极推进的中心工作。由于这项工作直接体现出党的执政能力,对其实施成效的监测评价尤显重要。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效果究竟如何衡量?目前,我国社会“的和谐度”处于何等水平?要让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心中有数,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作为进行量化分析和科学评价的依据。国家统计局课题组新近完成“的和谐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研究”报告,初步勾画出构建和谐社会量化考评体系的雏形。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设计构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这是党的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美好愿望,也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张地方党报,在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地方党报的优势,不断提高舆论影响能力,进而实现影响人们的认识和行为的能力,使全社会上下形成共识,产生合力,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各自的贡献,是地方党报值得研究和重…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那么,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找准切入点呢? 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只有不断地发展社会主义才能逐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才能巩固社会主义,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今天的中  相似文献   

16.
宋国新 《世纪桥》2007,(2):19-20
坚持以民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扬民主,要关心民生关心民利,要优化民风。只有坚持以民为本,才能使我们党的工作真正体现为了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宗旨。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广大基层干部应当自觉增强构建和谐社会意识,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练就做好工作、服务群众的过硬本领。  相似文献   

18.
张英堂 《新长征》2006,(12):46-4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9.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长征》2005,(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 项重大战略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 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调 动一切积极因素,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 力;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和实 现社会公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在如何进行利益整合,实践、维护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经历了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的利益整合、计划经济时期的利益整合、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的过渡型利益整合和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的利益整合四个历史阶段,并且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考察执政党利益整合模式的历史发展,总结利益整合的历史经验,对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