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没有监督就没有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活力,没有活力就产生惰性。对于社会上流传的“荣誉代表”、“会议代表”、“举手代表”、“画圈代表”等说法,偃师市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代表法》等有关法律,决定开展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活动,让选民对人大代表实施监督,让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2.
多年从事宣传工作的实践让我体会到,面对群众,要想把话讲得“入耳、入脑、入心”,关键是让人家认同。认同的前提是有理,而有理不一定说得清;说出来,人家也不一定买账。艺术破解认同难题,从“利益认同”“情感认同”和“理念认同”入手,实现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认同”,是宣传工作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正> 我的两位朋友,一位是“耍笔杆子”的,另一位也是“耍笔杆子”的,一位一生只会做事,没做到官。促膝谈心,不免牢骚曰:“吾辈是给做官的抬轿子,吹喇叭……”他等自认为,没有他们做事,做官的便做不下去。这话我信。“红花也要绿叶衬。”然而他们能给别人“抬”得做了官,或“吹”得升了官,而他们自己没有做到官,到老还是一块做事的料!可见做官的和做事的还是隔着“山”。做官的不一定能做事,做事的不一定会做官!  相似文献   

4.
做官先做民     
胡锦涛同志“七一”讲话对领导干部提出了“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要求,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做官者只有把自己始终置于“民”的位置考虑问题,万事民为先,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公仆。  相似文献   

5.
<正>党员干部为官从政必须处理好"无我"与"有我"的关系,时刻持有"无我"的清醒清白,坚守"有我"的责任与担当。当官发财"无我",但为民造福必须"有我"。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出来做官,可以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逍遥做官,一种是踏实做事。党员干部绝对不可以为了个人功名利禄、荣华宝贵而做官,而是为着更好地做事,为着让人民群众有更多  相似文献   

6.
“做官”与“做工作”□果然“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决定恢复邓小平同志职务的一次中央全会上,小平同志曾恳切地说过这样的话:“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员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在我们党的干部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领导干部,他们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受到人民的敬重和爱戴。相反,也有少数人做官不做事,做官不做人。他们要权争利不讲职责,求高官厚禄不干工作,严重地损害了党的形象,降低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8.
某地一官因受贿锒铛入狱,对称他为“贪官”,直觉得“冤”得慌。他说:“我还算不上是贪官。人家送钱给我,我本来是不要的。我要人家带回去,人家不带。我总不能不讲人情,驳人家的面子呀!”一番道白,人们不得不“由衷”地慨叹:原来贪官也“做人难”,有一本“难”经啦!  相似文献   

9.
温家宝总理看望季羡林,送给他一件小礼物——一幅水晶玻璃画,上面有激光“刻印”的温家宝和季羡林在一起的画像。温总理说:“这上面还刻了您最喜欢的话:真情。您常讲做人要真情、真实、真切。”“对,‘三真’是我做人做事的原则。”季老一生秉承: 唯有真情相待,才能坦诚相见;唯有真实为事,才能有为当世;唯有真切处世,才能心阔坦荡。我想这“三真”,做人当如此,做官更当如此。真情相待得人心。真诚的感情,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粘合剂,是做好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10.
“以前5年开一次会,我们党代表就是举举手、画画圈,散会就靠边。实行党代会常任制后,一年一次会,报告大家审,决议大家定,会后还有任务,有视察,有调研,平时还要做好和群众的联系,我这个代表是越当越有滋味了。”象州县象州镇城北社区的党代表何秀姣说,由于当党代表时间长,乡亲们总习惯叫她“党代表”。何秀姣的一番话,表明党代会常任制度在象州县经过近6年的探索,已显现出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为官重德者.古而有之,孔子言“为政以德”,他认为做官要“修身正己,正己正人”.为样才能“以德齐家、以德治国”.历史发展到今天.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一旦失去了道德感召力,即使有“包藏字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群众也不会买帐.又怎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呢?  相似文献   

12.
贾志芬 《群众》2018,(24):57-58
从20岁投入计生工作算起,一转眼,已经过去了22个年头。不夸张地说,在新桥镇提起我的名字,可能很少有人会不知道。这些年里,通过开展惠民服务工作,我与群众拉近了距离,也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做一名“广交者”,深入群众走访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服务,计生站每年都会开展实地走访活动。我是新桥镇地面的“熟脸”,凭着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原以为进个门肯定不算个事儿,但偏偏还是有三户人家让我吃了闭门羹。  相似文献   

13.
黄姚美食     
林虹 《当代广西》2006,(11):60-61
我从来没有像喜欢黄姚那样喜欢一个地方,这是让自己诧异的。因为工作关系,我已经去了N次黄姚了。这被称为“梦境家园”的华南第一古镇,是“书架上遗落的千年诗集”。最具诱惑力的,还因为它是“最具旅游价值的古镇之一”和“人生要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我每次去都想留下来,想在安静的古镇过着悠闲的生活。赤着脚或穿着木屐行走在青石板的小巷里,晒豆豉,晒玉米,晒青梅……,或掩着一本书,泡一杯清醇的昭平茶,坐在随便一座亭台,看小桥流水人家,读明清时期的青砖黛瓦,想象自己是其中的某一段诗句,或者自己爱的人骑着马,“哒哒”的马蹄声,唤我…  相似文献   

14.
有一句俗语是这样讲的:做官是一时的,做人是一世的。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权力,正确处理好做官与做人的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到领导干部尽职尽责地履行自己的权利义务,而且是检验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地位的一把尺子。只有那种懂得做官必须先做人,明白自己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时时刻刻去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领导干部,才能够赢得党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群众的拥护。   清代权臣李鸿章曾经对做“官”有如下解释。他说:“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个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  相似文献   

15.
清代继昌《徐素斋杂记》中,记述了辽东知府杜石坡的一段话:“我辈做官当常常想到未做官以前与不做官之后,自律自严,办事不期勤而自勤.俸禄不期薄而自薄。”可见,提倡为“官”者多想一想“未做官以前与不做官以后”,很有意义。 “未做官以前”是平民百姓,清清白白,老老实实;“不做官以后”也是平民百姓,轻轻松松,安度晚年。常想想当官前后,可以免生贪心,保持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但是,今日社会中一些为官者却不能悔悟,以此律己。他们也常常想起当官前后,不过,想到的都是“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一年清县官,十万进…  相似文献   

16.
今年开学初,我在901班上思品课,讲到“远大理想”这个内容时,我设置了一个“同学们长大后想干什么”的问题,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考军校,有的说  相似文献   

17.
<正> 我曾立下自约,在“知天命”之前的悠悠岁月中谢绝任何出门“讲学”之邀,因为自量实在太嫩,理当多看书,少说话,何况言多必失,应学会藏拙,大可不必跑出去把自己的肤浅与幼稚全抖给别人看。但始料不及的是,近年来,面对某些热心师友再三邀请,我却担心于谢绝之后,人家会说你不识抬举不领情,甚至会误解你“摆架子”(前年我没有应某刊之约寄稿去,人家就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我曾在湘潭同郑培民同志一道工作过几年。我认为,郑培民同志之所以能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衷心赞誉,首先是因为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廉洁从政,艰苦奋斗,真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同时又与他注重自身修养,具有强烈的人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90年代初,40多岁的台商郭台铭来到深圳郊区的龙岗,他登上一块高地,挥了挥手,做出一副画圈的模样.看到当地官员“求资若渴”的表情,以及低得让他心花怒放的地价,他说:“这些土地,我都要!” 但现在,富士康却开始将一些生产部门搬迁印度.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与实践》2008,(5):42-42
“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是有机统一的,讲党性必须重品行.重品行才能作表率。其中.重品行具有基础性意义.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做官先做人”。做人应有人品.做“官”须讲“官”品。一个人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才能认真地做事、干净地做“官”,才有吸引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赢得群众支持.带领群众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