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知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国成 《今日浙江》2006,(11):22-23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讨论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提出并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对我们提高道德认识,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强化知耻之心,改善社会风气,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耻,一般指羞愧的心理感受,亦可指使人感到羞愧的耻辱之事。知耻,也就是知道羞愧和荣辱。它是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道德感。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这种道德感体现着人性的尊严,是社会正义的心理基础。禽兽没有羞耻感,完全依靠本能而生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提出:“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把…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认为,道德意志是一个辨证的完整的概念,只有在对善和恶的扬弃即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良心,从而确立真正的道德信仰。因此,作为对善的愉悦的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就成为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强调注重正面教育环节("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环节("耻感"教育),道德教育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中国古代先贤特别重视"耻感"在道德信仰确立中的作用,并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信仰确立的"耻感"文化。研究和借鉴"耻感"以及中国"耻感"文化,从个体自我肯定评价活动(荣感)与个体自我否定评价活动(耻感)的辨证统一中能完整地理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信仰确立的评价论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耻历来被视为立人之第一要义,重视"耻感"教育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辨是非,是一条十分清楚的价值界限。没有是非观念,那就是堕落的开始,必将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知耻是关系到民族和国家兴亡之大节。  相似文献   

4.
羞耻心是对自己的言行、品质不符合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而产生的一种否定情绪体验,是对自己违反道德行为的知耻、惭愧和悔恨,具体表现为羞愧感和耻辱感。孟子说:“人无羞耻之心,不可教也。”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管仲把礼、义、廉、耻看成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四个维度。一个人有了羞耻心才能临财不贪,临难不屈,才能谦和退让,取舍有度。小到个人修养,大到民族气节,知耻都是良知的先导,正直人生的前提,正义人生的风标。人有了羞耻心才会自爱、自严、自重,做错事才会自责、愧疚;有了羞耻心才能制止不良愿望、动机、言语、行为,约束自己不道德的行…  相似文献   

5.
树立荣辱观重在知耻、有耻--论羞耻感与荣辱观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愈渐泛滥的不良的社会风气可见,荣耻不辨,耻感消解,确有“去羞耻化”(实质是去道德化)的倾向。“耻不从枉”,知耻而后正。知耻和知荣是一个问题的两面,知耻是对是否知荣的验证,仅有知荣,很可能只是追求虚荣而已。显然,在价值观的范畴内,要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关键在于“知耻”、“有耻”,在于要有“耻感”。耻感作为对善的否定性把握,是对恶的抑止力和为善的激发力,是为善祛恶的内驱力。在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显露无遗的情况下,当应特别重视“耻感”的问题。耻感或羞耻心是人之为人的底线,是人格的基本点,人有耻感,是保持做人尊严的自因,因此,尊重和自重人格,也就是保护和激发耻感,从而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这是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条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论耻感文化的道德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聪惠 《前沿》2008,(9):166-168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文化资源。我国耻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道德教育、道德养成和建成道德社会的基础。耻感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它是道德自律的内在根据,亦是道德义务、责任、良心的特殊存在方式。耻感独具的内外兼修特性使它成为道德内化的重要环节。吸收耻感文化精华,树立正确的耻感观念,抓好耻感环境建设,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涵盖了社会道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以及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但是就其道德要求的指向来说,则是把所有这些道德要求聚焦到一个“荣辱观”上来,集中点击两个字:荣与耻。这是不同寻常的。“八荣八耻”的内容体现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归于个人的荣耻则是对体现三观的每个人的良心的激发。这种良心的激发,按照中国传统道德的理解,可以集中到一点,就是“知耻”。把道德要求集中于知耻,就是直击道德实践主体的主体意识,点击每个人“彻头彻尾地隐遁在自身之中”的良心。这是使人摆脱狭隘…  相似文献   

8.
邹兴平  王芝华 《湖湘论坛》2008,21(1):83-84,105
中华民族有强烈的道德意识和耻感意识,但在目前我国社会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道德失范业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现代道德建设任道而重远。而道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耻感的缺失,耻感教育已迫在眉睫。要从历史渊源、逻辑层面和现实需要等方面解析耻感教育是现代道德建设的基础,探讨如何加强耻感教育,以此促进现代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9.
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本文简要地追溯了我国"耻感文化"的源流,并从顾炎武《廉耻》一文发轫,阐述了党员、干部之"士大夫"的知耻明荣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司马牛 《前进》2006,(7):55-55
谈到如今一些荣辱颠倒、是非混淆的现象,有学者断言,是由于国人耻感的弱化、麻木所致。于是,他们开出了加强荣辱观教育、弘扬“耻感文化”的药方。这也确实不失是一剂济世良药。知耻对于人类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康有为就曾有言:“人之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这也就是说,凡为善之心,皆起自人的正确的荣辱观念;凡为恶之念,皆起自人羞耻感的丧失。但现实的问题是,胡锦涛同志概括的“八荣八耻”,通俗易懂,人人明白。不少人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明白得很,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往往是非不分、荣耻不辨了。个中原因,说到底无非是私欲作祟。细想想,凡是…  相似文献   

11.
“知耻”与道德建设吴君雯"知耻感",即羞耻之心,是人类所特有的精神文明之一,同时又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善恶观念、美丑观念。是非观念的综合反映。古代先哲的"知耻者近乎勇",就把中华民族的知耻感和雪耻的勇气高度体现出来,成为信条。自古以来都是国有"国耻...  相似文献   

12.
罗诗钿 《理论月刊》2012,(10):160-164
当前,社会无耻现象有蔓延之势,不少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和教育者对此深怀忧患意识,并极力倡导耻感教育。然而,什么是耻感教育,耻感是否可教,如何开展耻感教育?学界并没有一个一致的意见。文章在澄清以上问题的同时,提出:必须根据耻感的道德层次开展耻感教育,根据耻感的形成机制开展耻感教育,重视反面教育在耻感教育中的作用,以提高耻感教育乃至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人生的品牌     
康朗 《现代领导》2006,(7):47-47
“道德者.行也。”实践是人生德性教育的平台.是道德学习的源泉.是习惯养成的课堂。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目的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要起而践行.把学习成效体现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在点滴养成中.体现在生活细节中,做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如果人人都能明荣辱之分,扬浩然之气,并知荣而为之,知耻而拒之,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规范思想行为、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就一定能够在全社会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氛围,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促进全体人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全面发展。正如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说的:“士皆知耻,则国家永无耻矣;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  相似文献   

14.
孟庆湖 《前沿》2011,(18):168-170
时下,社会道德的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且不道德的现象已经泛化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道德滑坡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现实社会道德滑坡的根本原因是"耻感文化"的内涵在社会转型的推力作用下发生了蜕变,造成了社会成员的集体心理迷失。重塑"耻感文化",扶正"耻"的路标,是当前道德建设之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重义轻利,存荣去辱”是中国传统荣辱观的主流,古人是从耻辱方面来阐述荣辱观念的,而羞耻感的产生恰恰是源于对荣誉的追求;“先义后利”、“见利思义”、“以公为义”都是被古人所称道的,这种荣辱观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曹治平 《前沿》2013,(1):56-59
底线伦理从人的有限性出发,强调一种关注人的现实生活世界的世俗道德,从一种"神性"的道德高标"退"守属人的道德底线。它是对"革命"道德和"动员式"道德的反思、解构与超越,主张确定合理的、普遍平等的道德义务;它是对道德虚无主义的阻击,主张培养伦理底线耻感,践行基本的道德义务;强调社会底线正义以及政府的相关义务,有助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现代道德范式构建,实现社会道德进步。  相似文献   

17.
唐涛 《求索》2008,(2):77-79
道德冷漠是一种病态的道德心理现象,是个体在道德生活中呈现的一种麻木、冷漠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具有相当的聚合性与持久性。道德冷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和疏远;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冷淡、不信任,甚至彼此排斥和否定。本文认为,以往对道德冷漠现象的分析范式缺乏对个体内在体验的反思.忽视对社会主体健全的道德人格和交往型现代人格有意识的培育,而仅仅注意社会成员被动依赖社会系统的整合这一面,势必进一步削弱人的道德实践能力。本文试图弥补这种分析范式的不足,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探索“沉默”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观点,是社会对人的行为所进行的一种包含褒贬意义的道德评价以及人们对这种评价所产生的自我感受。荣辱观包括荣誉和耻辱两部分。荣誉,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之后,社会对其进行道德上的褒奖和赞扬,以及人们自身对这种褒奖和赞扬产生的一种个人道德情感上的满足与自豪感。  相似文献   

19.
论“耻”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中,作为德目的“耻”系指羞耻心、知耻心。所谓羞耻心,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情感意识。  相似文献   

20.
刘衍永 《湖湘论坛》2002,15(1):30-31,67
所谓个体道德,是指在一定社会生活中起一定社会作用的个体,为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而具备的且指导自身行为的道德准则的总和。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从其表现形式而言,可以从社会和个体的层面、角度相对地区分为社会道德和个体道德。社会道德表现为道德的宏观层面,个体道德体现为道德的微观层面。个体道德建构也就是个人道德上的实现过程,它是通过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道德内化来完成的。通过这种内化,个体确证自我作为道德主体的存在,显示自我的道德个性。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通过对社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将其转化为自身内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