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我国经济法制的进一步强化 ,在新的统一《合同法》中 ,首次引进了预期违约制度。比较《公约》、英美立法和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可以看出它们既有相同 ,又各具特点和不足。为准确、恰当地适用预期违约制度 ,我国有关立法部门应适时作出相关的司法解释 ,保证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良好司法运作。  相似文献   

2.
预期违约制度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独有制度 ,我国新颁布的《合同法》在大陆法系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上 ,也吸收和借鉴了英美预期违约制度。但我国预期违约制度与英美预期违约制度相比 ,在预期违约的时间 ,违约的概念、救济措施方面不完全相同。本文主要阐述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预期违约制度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渊源于英美判例法的预期违约制度对许多国家的合同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合同法也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完善。 一、英美判例法中的预期违约制度 在英美判例法中,预期违约(anticipatorybreach,又称预期毁约)是指合同一方当事人在他的履行期到来之前以言语(words)或行为(con—  相似文献   

4.
李先波  刘翱 《时代法学》2007,5(2):101-108
毁约性违约作为判定非违约方可否享有解除或终止合同权利的核心标准,是英美合同法中的重要制度。在对其内涵、构成及形态等几种特殊情况进行探讨的基础上,认为我国应借鉴英美国家对违约解除制度作出系统规定的经验,确立类似于毁约性违约构成合同解除权的概念。  相似文献   

5.
论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预期违约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违约是英美合同法上的特有制度。由于该制度基于合同法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对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对其作出了规定,我国《合同法》也规定了预期违约制度。本文分析了公约的规定,将公约与英美法的预期违约进行了比较,并阐述了它们对完善我国合同法预期违约制度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韩逸畴 《当代法学》2015,(2):95-107
传统观点认为,争端解决提高违反国际法的声誉成本。但声誉并不是一切国家行为的完整解释。国家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可能旨在促进有效违约,而不是阻止违约。WTO争端解决机制允许国家利用救济制度作为履行的替代,从而起到定价机制的作用。通过以某种价格出售违约的选择,争端解决机制为政府履行它们的国际义务提供很大的灵活性,并可能因此降低它们的声誉损失。  相似文献   

7.
预期违约的认定及其法律适用董国庆预期违约也称事先违约、提前违约、先期违约或预期毁约,它是英美法系国家所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从功能比较学的角度讲,大陆法系国家有“不安抗辩权”制度与之相对应,但前者不及后者灵活,适用范围也较小。由于预期违约的行为在经济合...  相似文献   

8.
众济周知,国际金融市场的银团贷款协议多选择英美法为准据法,违约条款是国际银团贷款协议中最主要的贷款人保护性条款,本文在引有针对性地结合英美合同法违约理论,探讨其中交叉违约条款的主要问题。在国际银团协议乃至所有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协议中,违约事件不仅是指当事人违反贷款协议中的有关规定,而且指在违约方得到违约通知或警告后于规定的宽限期(GracePert.。d)内仍未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制止,从而造成违约的继续发生。违约事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做实际违约事件或称违反协议的违约事件,是指借款人在协议履行期限到来时…  相似文献   

9.
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标志着以规则和制度为基础、以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力量的新型国际安全格局的确立。在这种国际安全格局中,国家经济安全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中发挥基础性作用。WTO多边贸易体制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宏观和微观方面的影响,放大了国家经济安全原有的风险因素,并增加了新的风险因素。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下,国家经济安全的最大风险来自于因制度冲突而产生的制度风险。能够在多达程度上减少乃至避免这种制度冲突和制度风险,决定了主权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能够从WTO多边贸易体制中得到效益的程度,进而决定了其在维护本国国家经济安全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各国关于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制度的不同规定 导致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产生,那么,英美国家 的长臂管辖则加剧了这种管辖权争夺的激烈性。但是,也是英美国家率先在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情势下,寻找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鉴定人的资格、诉讼地位和作用、鉴定的启动程序和选任鉴定人、鉴定结论的审查程序等多个层面,分析了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的异同,进而指出,随着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趋于融合,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应主要以大陆法系国家的鉴定制度为参照,并适当吸收英美司法鉴定制度中的一些合理因素。  相似文献   

12.
根本违约制度的核心认定在于把握它的构成。在比较两大法系有代表性的国家立法、司法实践以及国际立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合同法的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如何借鉴根本违约制度进行了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3.
期前违约规则若干基本概念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说的期前违约 ,就是目前一般所称的“预期违约”或者“先期违约”。在英美法系 ,英国 1 85 3年的霍彻斯特诉德·拉·图尔案 (Hochsterv .DelaTour)被公认为期前违约制度的开端。自此之后 ,该规则传布到其他英联邦国家、地区以及美国。大陆法系没有作为一个统一规则的期前违约制度 ,甚至没有“期前违约”这个法律概念 ,但是德国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履行不能、履行拒绝等规则在事实上给予了类似的法律救济。在国际合同统一法运动中 ,期前违约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罗马国际统一私法协会的《国际商…  相似文献   

14.
预期违约理论(Anticipatory breach of contract)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合同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由于预期违约是合同实践中客观存在的一类合同违约类型,因而随着我国法制环境的优化和合同法的逐步完善,在我国国内合同法中引入“预期违约”责任制度也实属必然。研究预期违约理论,不仅对我国涉外经济合同预期违约救济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完善我国国内合同法也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廖标 《法制与社会》2010,(35):84-85
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央明确提出发展节约型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在发展节约型经济成为当前唯一正确选择的中国。本文认为效率违约减少了社会资源在各个环节的浪费,对社会资源进行了最优配置,提高了资源的整体利用率,是符合节约型经济发展要求的;同时对节约型经济下的效率违约进行了成本、收益分析,进一步证明了效率违约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肯定了它的经济价值。“违约”本来是法律上的一个概念,效率违约在司法界也尚未被认可,但法律最终是为经济服务的,所以本文认为从经济学角度讲,效率违约应该被我国所接纳,进而探讨性提出了效率违约在节约型经济发展下的引入和走向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根本违约的评判标准问题,尽管各国立法不同,实践不一,但国际合同领域的立法却存在趋同之势。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各主要国家和国际条约对根本违约评判标准的规定,在此基础上,评析了我国合同法对根本违约评判标准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合同法中关于根本违约评判标准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预期违约也称事先违约、提前违约、先期违约或预期毁约,它是英美法系国家所持有的一项法律制度。从功能比较学的角度讲,大陆法系国家有“不安抗辩权”制度与之相对应,但前者不及后者灵活,适用范围也较小。由于预期违约的行为在经济合同纠纷中大量出现,我国立法在这方面的滞后,致使这类纠纷被不合理的处断。笔者注意到我国合同法(意见稿)已采纳了预期违约制度,但规定又不是很明了,故本文拟就预期违约的认定及其合同法来颁布前的法律适用陈述已见。一、预或违约的概念预期违约是指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规定的履行期到来2前,明确表示或…  相似文献   

18.
周永胜  田凌 《山东审判》2004,20(5):100-103
预期违约 (prospective breach或Anticipatory breach)是英美合同法中重要的违约制度之一,它是为 了解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前发生在合同履行上的危险 而设立的,体现了合同法之诚实信用原则及公平原则, 对于平衡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利益具有重要意义。预期 违约救济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违约所造成的损失,而 且还可以及时地解决合同纠纷,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 免社会资源的人为浪费。鉴于此制度的合理性与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违约救济领域存在着多种模式,理论上较为完善的有大陆模式、英美模式以及国际模式三种。我国在借鉴的过程中,不仅要分析这些模式本身的利弊,还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和需求。鉴于大陆模式更有助于培养诚信意识、建立交易秩序并且对法官的依赖较少,所以应当成为我们主要的制度渊源。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时代与金融化时代之后,国际金融法在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金融纷争时的作用正变得越来越大,而国际金融法也呈现出了不同于以往的发展新趋势。本文在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认为国际金融法在全球化的视野下,金融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的发展途径主要有:不断完善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围绕当代全球金融危机之特点进行相关制度设计、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所具有的独立性、拓宽国际金融法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