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由业主所享有的专有部分的所有权、共有权和管理权三项权利所组成的一种复合性权利。我国《物权法》的颁布标志着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我国的正式确立,未来我国应制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对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方式具有重大深远的影响,成为物权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专有所有权、共有所有权和成员权,三者密不可分,共同构成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完整内容。  相似文献   

3.
试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住宅的商品化和高层建筑物的大量出现,多个所有人共同拥有一栋高层建筑物已成为普遍现象,基于建筑物区分专有权、共有权、成员权而发生的纠纷大量出现。建筑物所有权区分已经成为不动产物权中的重要问题。因此,明确区分建筑物所有权的构成,及与有关专有权人、共有权人、成员权人权利、义务关系,可以减少与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有关的“住宅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作为当代民法一项重要的不动产所有权形式,自十九世纪初叶迄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已为英美法系与大陆法系各国民事立法所普遍确立,①并由此成为各国和地区法制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在调整建筑物区分所有关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物权法关于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尚未达到十分完善的地步.有鉴于此,本文就对该领域中若干问题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5.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几乎是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都要面临的物权法上的问题。刚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简称《物权法》)第一次规定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文章围绕建筑物区分所有权,谈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建筑区划内的财产归属问题以及业主自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四、《物权法》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综上所述,《物权法》第六章“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规定,内容很粗糙、很简陋、很原则,显不足以因应实践之需要,并且还遗漏了一些应当规定的重要内容,仅有管理权的内容较为具体。而建筑物区分所有制度作为物权法上的一项制度,主要是为了确认区分所有权人对同一建筑物所享有的各种财产权利。且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乃立体物权,与传统所有权平面物权者,本未尽相同,民法典之物权法既为物权之基本法,对此自应设有若干规定,以作为此种所有权体系建构之基础。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正式和全面确立了我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并就其权利内容、权利性质以及权利的救济方式等各方面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这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我国物权法中处于空白,本文介绍的这起房屋纠纷案件,反映了在我国建立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紧迫性以及时效制度在不动产权利保护中的适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中的共有权属于特殊的按份所有,其内容包括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对共有部分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我国相关立法应采用列举加排除的方法来界定共有部分的范围,楼顶、楼梯、建筑物基地等在没有另外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则属于共有部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共有部分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0.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近现代民法上一项重要制度,法国早在16世纪初的地方习惯法上即产生了该项制度.1804年法国民法典第664条正式明文规定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完成了这一制度的立法化.此后,至20世纪30年代,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形势对区分所有权制度的需要,法国于1938年6月28日制定了《有关区分各阶层不动产共有之法律》;至1965年7月10日,又制定了《住宅分层所有权法》, 1967年3月17日又以一纸行政命令对该法予以补充完善.法国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发展史表明,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的规定,最初可以简单一些,但到往后则是应当将其详尽规定,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断推出新的规定,最终形成完善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体系.这一点对中国当下的物权法规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是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分为制度实现和经营实现两个层次。集体所有制实现的法权制度就是集体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在本质上是集体成员的共同所有权。但在集体所有制实现的经营形式上并不要求集体成员集体劳动、统一经营,而是可以采取多元化经营形式。对传统的集体经营形式的改革,不是对集体所有制的否定。发展集体所有制,就必须确立集体所有权。在集体所有权基础上,采取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实现的经营形式。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是市场经济对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如何使国有企业顺利进入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模式中良性运做,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国国企改革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国有企业改革中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以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为中心的改革方向,以此探求国有企业及时、平稳、顺利进入现代企业制度模式运行。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实务上之商品房按揭并未转移所有权。鉴于英美法国家(我国香港)对传统意义Mortgage制度之扬弃,淡薄所有权转移观念而趋向大陆法的抵押制度;即便大陆法,不动产让与担保也仅在小范围内适用,故我国不宜规定不动产让与担保。而我国的商品房按揭可作为一种特殊的抵押予以规制,这比让与担保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4.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是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实务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对小区内停车位的产权归属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观点,为了避免现实中的各种纠纷,必须在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5.
所有权的蜕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产,应被区分为若干类型,其上存在着所有权,其主体为行政机关。公产所有权属于行政法上的所有权的观点不可取,以民法所有权来定性公产所有权完全符合法理。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的角度看,没有哪一项法律制度像所有权这样承载着极为厚重的人文价值。人类社会从蒙昧时期、文明时期发展到近现代社会时期,所有权制度经历了从原始的财产支配到个人人性乃至社会整体的精神解放、从等级身份制条件下的公然不平等到形式主义的人人平等、从近现代的绝对所有权到现代社会兼顾实质平等的所有权这些重大的法律价值嬗变。所有权制度的有效性,是法律体系的核心目标,而有效的所有权制度,只有从认真对待民众的自然权利的角度入手才能够真正予以理解。在我国,解放民众所有权上的制度和思想桎梏、建立科学的公共财产所有权制度,应当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所有权制度的社会共识。  相似文献   

17.
职工持股制度是一种融所有权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和企业治理制度为一体的制度创新。我国职工持股制度对产权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参与公司治理,稳定社会起到较大作用,但推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应统一法律规范,建立统一完备的职工持股法律体系,允许鼓励地方企业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8.
物权法对集体所有权的规范沿袭了我国原有立法的规定,但集体所有权存在性质模糊、主体不明的固有弊端,在物权法框架内解决此问题,要把集体改造为集体法人,由集体法人享有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组成集体法人的权力机关行使集体所有权。这种方案实现了立法的衔接,更好地贯彻了集体所有制建立的目的,并且最大限度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