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2年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进入二次创业阶段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最快的税源之一。本文在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产权、资金、人才、管理和政策等,并提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民营科技企业特性与现行金融体制存在矛盾,风险投资是解决民营科技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为此,应建立有利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股份制是民营科技企业改造和发展的方向兼论陕西民营科技企业﹃二次创业﹄贺新宇1.进入90年代,我国民营科技发展速度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总数、技工贸总收入、上缴利税、出口创汇及从业人员等,每年都以较快速度增长。陕西民营科技起步晚,但发展迅猛。八五...  相似文献   

4.
民营科技企业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民营科技企业主要从事的是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征,在进行研发和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等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目前,融资困难成为制约民营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基于调查访问和数据分析,论证了民营科技企业的融资困境.以及影响企业融资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进而提出大力发展担保业、尽快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90年代,湖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实力迅速增强,效益明显提高,在国民经济和科技进步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但也面临着环境有待改善、政策待遇不公、筹资渠道不畅等问题。加快湖南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需要采取七个方面的措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企业创新,拓宽融资渠道,搞好产业孵化,壮大人才队伍,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今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批复对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关系重大,标志着我国民营科技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因而对我国的改革与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为进一步推动民营科技企业健康发展,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有关问题的批复,7月13日至14日,民进中央议政调研部、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全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和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在京联合发起召开了“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近百位民营科技企业家、经济理论界专家、学者,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同志参加了研讨会。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进中央主席许嘉璐出席研讨会并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勇于创造,把我国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的讲话。  相似文献   

7.
吴正扬的“积极推动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人才创业”一文指出:上海民营科技企业从创业到发展,成效显著,贡献巨大,态势良好;上海民营科技企业造就了一支文化素质高、特质好的创业人才队伍;上海民营高新技术人才创业在政策推动中创生、在政策完善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普陀区科技党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和大力推进具有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民营科技企业党建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高党的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民营科技企业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绩效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创新服务体系的优化程度,陕西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面临来自区域创新服务体系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障碍。文章从创新服务的政策体系与实体组织体系两个层面分析了陕西在服务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出了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民营科技企业是一支异军突起的力量,它的迅速成长和辉煌业绩,成为深圳高科技产业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特区的市场经济越是发展,民营科技企业越是呈现出勃勃生机。可以预见,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民营科技企业将在特区科技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可低估的贡献民营科技企业是指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科技先导型企业。它由科技人员按自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创办和经营,以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的技术密集产品的研制、生产、销售为主要业务。它的诞生是所有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一个民营科技企业的成功,有其成功的个别理由;而一批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一定有其崛起的普遍原因。其中的奥秘就是市场机制所产生的压力和动力能够最直接、最有效地传递到民营科技企业之中,它使民营科技企业迅速成长,也培养了他们抗御风雨的能力。市场用无情的选择塑造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品格,而民营科技企业用强烈的进取精神获得了市场的偏爱。走近民营科技企业,分析一下他们的行为特征,我们可以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功原因归结为八个意识:一、竞争意识新地网络公司是从事计算机网络产品开发、生产、经营的高科技企业。走进新地公司办…  相似文献   

12.
发展西部不能走渐进式的路子 ,而应采取超常规的发展模式。东部沿海省份改革开放 2 0年的实践证明 ,民营经济是带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 ,加快西部发展 ,必须首先突破影响西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特别是要扶持发展民营科技企业。只有这样 ,西部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跟上东部沿海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民营中小科技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相对大中型企业包括上规模的民营科技企业,民营中小科技企业的经营环境和市场竞争条件更为严峻,但它们的经营机制灵活,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灵敏.  相似文献   

14.
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哪里的市场发育程度高,哪里的私营经济就发展快,而那里的综合经济实力就一定会比较强.现阶段,民营科技企业的兴起,更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作者通过对尚志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调查,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尼科尔的这句名言道出了机遇与成功者的关系。改革开放为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诞生提供了沃土 ,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为民营高科技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不竭的动力。始于 80年代初的民营高科技企业 ,在 2 0年风风雨雨的奋斗历程中 ,凝聚了多少创业者的梦想与激情 ,也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与坎坷 ,终于铸就了民营高科技企业今日的辉煌。目前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已达 2 0万户 ,从业人数 490万人 ,去年技工贸总收入首次突破 1万亿元人民币 ,全年实现净利润6 83亿元 ,出口创汇达 15 8亿美元。民营高…  相似文献   

16.
文化企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民营文化企业,融资难是制约文化企业尤其是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以陕西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现状为切入点,从企业自身、金融管理体系、信息支撑体系及政府政策四个层面深入研究陕西民营文化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并结合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特点,提出有效的融资对策以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法律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 市场化程度的逐渐加深,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国家积极推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的大背景下,民营科技企业异军突起,发展极为迅猛,并逐步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它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新的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和我国战略的实施,民营科技企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我国发展知…  相似文献   

18.
民营科技企业是以科技人员为主体,按照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成立,从事技工贸、技农贸一体化经营的科技机构或科技先导型企业。“民营”既是与传统的“国营”相对而言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大概念,也是对其共同拥有的全新经营机制的高度概括。统计资料表明:到1997年底,我省6783家民营科技企业中,国有企业有443家,占6.5%;集体企业3354家,占49.8%;股份制企业1564家,占23%;私营、个体企业1117家,占16.5%;其它企业(三资、联营)305家,占4.5%。这不但构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科技创新,着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2001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全区国民经济的比重已达20%以上,出现了10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多家民营科技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西湖区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相似文献   

20.
与中部及周边省份相比,山西省经济结构偏重而且产业单一,消费内需相对不足,投资总量不大而且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大、环境成本高,科技教育经费投入较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推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更好地实践转型跨越发展,山西必须全面实施多元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地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全方位创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建立健全科技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