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学文  郑虹 《奋斗》2001,(4):4-6
从2001年到2005年,中国即将实施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不仅是中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后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也是中国第一个面临更加复杂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计划。制定这个计划的难度可想而知。您认为中国在“十五”期间主要面对的问题有哪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关键环节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九届四次会议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是一次例会,更是一个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审议并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3.
刚刚结束的“两会”审议和通过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这是我们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十五”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  相似文献   

4.
《前线》2001,(5)
学习主题:“十五”计划纲要 自学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2、《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及 关于〈纲要〉报告的决议》 3、《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朱镕基 (以上均见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一书) 参考文章: 1、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主任 曾培炎人民日报 2001年3月19…  相似文献   

5.
刚刚闭幕的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这一计划是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愿望、意志和根本利益,必将成为进一步宣传、动员、组织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的行动纲领。   当前,摆在各级党委宣传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认真抓好“十五”计划的宣传教育。各级党委宣传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一…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九五计划”实施和制定“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又恰逢历史进入新的千年的新的世纪,在此特殊时刻,回顾总结前九个“五年计划”制定和实施的经验教训,对于“十五”的制定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2000年,是共和国建设中实施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回眸共和国历史上从1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起的这九个“五年计划”,经过50年的艰苦奋斗和创造,将一个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繁荣的社会主义新中国。50年中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光辉业绩,无一不是与“五年计划”联在…  相似文献   

7.
晓夏 《新湘评论》2005,(11):58-62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2005年),是我省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有条件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关键的五年计划。深入分析我省面临的新形势,认真研究改革和建设中带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问题,科学谋划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制定一个切实可行而又鼓舞人心的“十五“计划,对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在新世纪初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正确认识面临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9.
“十五”计划,是我国迈入新世纪后制定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开始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1951年3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陈云作第一个五年计划报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中国编制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的框架体制,已有50多年的历史,共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一五”计划(1953-1957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一个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壮丽蓝图,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纲领。《建议》明确指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并确定“十五”计划  相似文献   

12.
“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省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做好下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于维护和促进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进一步振奋精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学习“七一”讲话,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各…  相似文献   

14.
何燕 《支部生活》2010,(8):52-53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特别是土地改革任务的完成,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具备了基本条件。1951年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重大决策,决定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历经1951年到1954年,我国五年计划的首次编制初步完成。全国各地也随即一边编制一边实施,拉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5.
近期政要     
“十五”计划纲要及纲要报告的决议获得通过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经过认真审查和审议,决定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朱(?)基总理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会议认为,《纲要》和《报告》对“九五”时期的工作总结是实事求是的,提出的今后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一、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2001年是我省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80 周年。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于维护和促进全省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保证“ 十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坚持以邓小 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五大、 十五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省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不断引深反腐败三项工作, 进一步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强化责任,狠抓…  相似文献   

17.
国事要闻     
《新视野》2000,(6)
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 2000年 10月 9日至 1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朱基同志就《建议》草案作了说明。   全会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 20多年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相似文献   

1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1953年起,山西开始组织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开始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至今已半个多世纪.2005年是山西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之年.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我国新世纪初的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继续发挥农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是顺利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农业的基  相似文献   

20.
《实事求是》2000,(6):8-9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是在世纪之交我国即将完成“九五”计划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刻召开的。全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科学全面地分析了新世纪来临之际的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 ,高瞻远瞩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规划了中国新世纪发展蓝图。“十五”计划是我国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是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商品市场供求关系、经济发展体制环境和对外开放经济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