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以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国都举办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以鼓励人们阅读——西班牙:图书与玫瑰一起送世界读书日起源于西班  相似文献   

2.
《求实》2014,(Z1):273-274
<正>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呼吁,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1995年,又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每个角落每个人都能读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10年两会召开之前,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时提出:"书籍本身不可能改变世界,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生,人可以改变世界。读书关系到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修养,关系到一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一个  相似文献   

3.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诺贝尔文学奖创设117年来,中国籍作家首次获此奖项。莫言获得诺奖,不仅是对他多年努力的一个肯定,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中国文学的一个肯定。谈获奖:"作家最重要的还是作品,不是奖项"瑞典当地时间10月11日13时,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彼得·恩格隆德宣布:2012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虽然整个宣布只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这一分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沙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2019世界图书之都",这无疑肯定了沙迦酋长国在过去40年来,致力于成为文化和书籍中心所做出的努力。爱书的城市遍布世界各地,其中,沙迦和仁川更是与书有着奇妙的缘分,它们是怎么营造城市书香的?"文化无国界"给每个家庭发放图书1995年,联合国宣布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又称"世界读书日"),并在此框架下于2001年发起世界图书之都计划,以提高公众对阅读的兴趣和促进图书出版。  相似文献   

5.
4月23日,是著名作家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的辞世纪念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5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世界读书日”,鼓励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发现读书的乐趣和意义。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亟盼全民读书活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书’万‘书’梨花开”。  相似文献   

6.
作家叶兆言先生在1997年7月4日的《南方周末》上发表文章,再次为曾经受到过批判的读书做官论鸣冤叫屈。这倒促使本人对读书做官论和学而优则仕的老问题再次进行必要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下期话题     
正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思想家蒙田说:"如果我静坐不动,我的思想就停滞;我的腿若不迈步,我的想象力本身就发挥不起;所有学习的人若无书本就同此情形。"读书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读书的要义,则在于坚持,只要坚持"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就必能出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奇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2014年的政府工作  相似文献   

8.
世界有个读书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有个读书日,这就是每年的4月23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西班牙等国的建议,通过决议:在原有“走上阅读社会”号召的基础上,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12,(11):49-49
2012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当天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莫言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相似文献   

10.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江西各地纷纷举行活动,赣鄱大地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这一天,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亚平前往省图书馆、青苑书店和光明社区参加了世界读书日活动,与普通书友一起畅聊读书的心得,分享读书的喜悦。每到一处,姚亚平都反复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扶持书店发展,繁荣图书市场,为把江西建设成为文化强省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11.
青年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伟大抱负韩泰华“改造中国与世界”,这是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逐步形成并不断明确的伟大抱负。在20世纪初,当青年毛泽东登上政治历史舞台的时候,正值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处于岌岌可危的存亡之际。当时还在湖南读书的青年毛泽东,面对中国日...  相似文献   

12.
闲话读书     
李明 《前线》2010,(4):60-61
1995年10月25日至11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上,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世界读书日",旨在向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推广阅读和写作。这一天也是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逝世纪念日。  相似文献   

13.
正为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职工群众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用好书的习惯,促进职工群众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4月21日,七师一二九团开展"书香满团场·2019世界读书日"主题活动。据了解,该团各连队通过周一升国旗、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世界读书日",让大家了解"世界读书日",并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学习、交流、分享活动,  相似文献   

14.
华夏在线     
《党的建设》2012,(9):43-43
8月6日,曾创作出《荒原与人》、《小井胡同》等作品的著名剧作家李龙云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他是老舍之后第二个写北京市民生活的剧作家。8月16日,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在美国宣布,将首届东方文豪奖颁给中国著名作家蒋子龙;同时将首届东方文豪终身成就奖颁给中国著名老作家马识途、王火,借以表彰他们为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世界读书日到来前夕,我们特意选了7篇名人谈读书的文章以飨读者。这7篇文章或谈读书的意义或谈读书的方法,从"两个不要忽视"到"三个境界",从"多读书"到"读好书",长长短短,不一而足,然皆是肺腑之言,独到之见,可谓度人金针,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以色列有着非常悠久的阅读传统,这个国家的文盲率极低,且人均阅读量常年高居世界榜首。优秀的读书文化为以色列带来了丰硕的知识成果,尤其是在高新科技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让以色列获得了"创新的国度"和"第二硅谷"的美誉。以色列人为什么热爱阅读?以色列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盖伊·芬克尔斯坦介绍,以色列是一个从灰烬走向繁荣的国家。这里没有石油,没有黄金,也没有其他丰富的  相似文献   

17.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提出“让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让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的4月23日,在世界的五大洲.在不同语言的角度里.人们不约而同地做着同样的事情——读书  相似文献   

18.
国事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瑞典文学院10月11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彼得·恩隆德说。中国作家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瑞典文学院认为,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1972年与苏联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简称《反导条约》)。说是退出,实际是单方面撕毁条约。此决定一经宣布,世界舆论一片哗然。这意味着维护了世界30年和平的《反导条约》已成为一纸空文,意味着世界又将重新回到无序而危险的核竞争时代,意味着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和不扩散机制面临崩溃的危险。 美国总统布什为美国执意退出《反导条约》给出了三个理由:抵制“无赖国家”;防范恐怖主义;抛弃“冷战的最后遗物”。同时,他  相似文献   

20.
速览     
青春盛会缔结五洲友谊精彩中国,再献体坛精彩盛会;青春鹏城,汇聚五洲青春健儿。8月12日晚,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在接下来的12天时间里,中国的青春之城与世界青年共赴青春之约,同享青春欢乐。来自世界152个国家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