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康》2021,(9)
正作为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最近频频进入人们视野。根据国际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具体要从保持原貌、挖掘文化、突出教育和强调休闲四个方面进行考虑。作为黄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最近频频进入人们视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沿黄九省区。国家文化公园和国家公园在字面上的不同之处在于"文化"。  相似文献   

2.
国家文化公园是一项系统性重大文化工程,是凝聚国家共识、传承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发展文化旅游符合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目标要求,也是促进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协调推进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标国家文化公园的独特属性,可发现其与文化旅游的协同发展在形象塑造、空间统筹、双效统一、监督评估等方面的矛盾。由于国家层面的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尚未发布,故结合地方已有实践,围绕文化价值认同、文化生态系统、文旅产品体系等方面思考黄河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期对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乃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家文化公园是表征中华文化精髓的文化地理媒介景观,其空间叙事的宏观性与文化的广域性,决定了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建设需要从“人文意义”“场景载体”“延伸载体”三个层面展开。具体而言:深挖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内中华文化内涵与价值意蕴,注重国家文化公园空间的意义凝练与内容表达,建构其“人文意义层”;促进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丰富化多元化,构建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在地性消费的“场景载体层”;推动“主题文化+”媒介化传播,强化国家文化公园空间内容的溢出效应,建构国家文化公园空间的“延伸载体层”。  相似文献   

4.
贺云翱 《群众》2023,(5):49-5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长江江苏段全长433公里,岸线总长1169.9公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2022年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长江江苏段被列为重点建设区。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成为重要的时代话题与责任。“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促进文化繁荣,提升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举措与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5.
<正>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依托长城、大运河、黄帝陵、孔府、卢沟桥等重大历史文化遗产,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形成中华文化标识。大运河江苏段是全线历史最为悠久、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活态利用最好的段落,具备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试点的良好条件,应  相似文献   

6.
王健 《群众》2022,(9):19-20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规划建设一批国家文化公园,成为中华文化重要标识。通过国家公园和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发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聚焦代表国家形象的文化主题,打造中华文明的新标识。  相似文献   

7.
曹劲松 《群众》2022,(5):35-36
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是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展现中国文化风貌和精神价值的重要载体和标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启动,对于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标识的传播度和影响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意义和文明实践意义。长江江苏段流经中国沿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发达地区,悠久的长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新形态交相辉映,既能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注入丰富的历史内涵,又能彰显长江文明生生不息的时代意蕴,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标志性、文明标识性和创新成长性。  相似文献   

8.
在中小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问题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好看的不好用、好用的不好看等问题。要提升公共文化空间的品质,国家文化公园为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公共文化空间形态或模式。城市国家文化公园要在文化基因、文化标识、城市高度、城市形象等方面达到水准,把"好看"与"好用"结合起来。建立国家文化公园,已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美丽中国的迫切需求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群众》2019,(24)
<正>强化全球视野、中国高度、时代眼光,打造民族性世界性兼容的文化名片,是《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简称《方案》)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的重要指导和根本遵循。在国际上,国家公园已有100多年历史,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相关实践,在管理体制、财政体制、文化遗产保护机制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为我国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及管理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路璐 《群众》2023,(14):53-54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在传承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新,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路径、标志性成果的形成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高水准国家文化公园,需要充分把握其文化创新中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挑战。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区域不平衡现状我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从概念提出,到实质性的建设阶段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即概念提出—文化改革规划设计—专项建设方案—国家“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长城等专项建设保护规划—省市专项建设保护规划—项目实施。就发展的时间阶段和工作进程而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处于建设的初期阶段,目前呈现不平衡发展的特征。这种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陈爱蓓 《群众》2022,(17):31-3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和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江苏拥有700多公里的大运河干线和400多公里长江岸线,长江、大运河一横一纵,构成江苏发展的坐标轴,中央把江苏确立为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的重点建设区。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文化公园具有国家性、公共性、系统性和超级文化空间等主要特点。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分级管理、分段负责”的建设原则,在宏观层面上,国家已经完成了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念构想与空间布局;下一步,在中观层面上,省级地方政府及相应机构单位将要肩负起辖区内公园的建设和管理任务;在微观层面上,市(县)各级地方政府及职能部门将要具体落实公园建设的项目任务。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总基调已经确立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张长金 《群众》2023,(23):59-60
<正>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7月初,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赋予江苏“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同时要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扬州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大运河长江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座谈会精神,系统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扬州段建设,全力打造江河交汇“好地方”。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9,(24)
<正>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重要批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彰显中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创新表达和促进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创新探索。推进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从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到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恢复、再到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发展,以让大运河带给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为追求,中央到地方、各行业以及社会各界都在群策群力,充分发挥创造力。  相似文献   

16.
<正>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资源众多,内涵丰富,涉及的空间范围较大,流域九省(区)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内涵与特色,这使得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面临复杂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目前,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和边界范围缺乏统一认定。”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柳锋波表示,  相似文献   

17.
郭新茹  任文龙 《群众》2023,(10):25-26
<正>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是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最终目标。该战略既是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精准研判,也是对文化生产创新提出的新要求。对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建设而言,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可以强化长江文化价值链与创新链的“双链驱动”,推进长江文化生产业态创新与效率提升,推动长江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双向赋能与提质升级,构建“硬核支撑、数智驱动、多维融合、协同联动”现代长江文化产业体系,实现长江文化产业、文化事业从“圈地自萌”到“破击出圈”,赋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高质量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维娜 《今日海南》2006,(10):21-21
海南文化公园位于海口市国兴大道,东临南渡江,西接美舍河,项目规划建设用地3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文化公园集图书馆、博物馆、歌舞剧院等文化设施于一体,将形成资源共享的、具备现代化水准的大型文化艺术片区。目前,海南省图书馆已落成;投资  相似文献   

19.
尚荣 《江苏政协》2023,(8):23-24
<正>7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江苏考察。习总书记指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苏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建设长江和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要大力发展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扎实开展城乡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现代文明程度。  相似文献   

20.
潘娜  马升红 《创造》2021,29(9):66-73,82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深入挖掘云南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云南作为红军长征史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征文化在云南党组织恢复重建、获得群众支持、补充革命力量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保护和利用好长征文化资源,就是要积极担负起党中央赋予的这一崇高使命,站在国家顶层设计的高度,致力于建设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