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与国家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上期 )云南跨境民族问题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 ,云南的跨境民族问题没有激化 ,云南不会发生严重的民族分裂行为 ,边疆民族地区是稳定团结的 ,但要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例如 :制定正确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扶持民族经济、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干部……等 ,本课题所研究的问题 ,仅供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2.
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对谋求民族复兴的当代中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而对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议题产生原因的清醒认知和准确把握,是边疆地区"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的关键。有关边疆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学界有"内因说""外因说""内外因相互作用说"三种不同的理解。从反分裂、反恐怖主义的视角来看,境外民族分裂势力、国外反华势力、国际恐怖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等外部因素是边疆不稳定的主要根源,加强对涉外因素的研究,挤压其国际生存空间,切断其对内渗透和联系的渠道,对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是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服务和助推边疆治理现代化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全国统战工作的"大户人家",云南具有突出的边疆、民族特点,统一战线助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现代化要坚持党的领导对云南统战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领域的全覆盖。云南统一战线助力边疆民族地区治理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政治协商实践、民族团结示范创建、宗教中国化实践、助力脱贫攻坚、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取得较大成效,丰富和拓展了统一战线推进边疆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我国民族地区贫困治理的基本目标是实现边疆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与维护边疆长治久安。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运筹帷幄.加速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全面进步。边疆民族地区的基层党建和贫困治理相互联系、相得益彰,必须强化以党治国、政党一群众治理的新模式,才能应对边疆民族地区错综复杂的脱贫攻坚的新情势和新挑战。为实现党和国家领导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宏伟战略,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和合共生"和"多元互动"的边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略。  相似文献   

5.
"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殷切嘱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布局,明确"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民族团结进步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齐心协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不断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全面创建"平安城市、平安乡村、平安社区",开展好"美丽幸福家园""提升人居环境"活动,实施好"兴边富民""边疆美丽乡村示范"等行动计划。云南各地涌现出一批批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和谐发展典型示范,彰显祖国大家庭各民族和睦相处一家亲、"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相似文献   

6.
国家认同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强化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对巩固和增强边疆各民族向心力,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统一具有十分特殊的重大意义。须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分析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要求。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边疆民族地区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面临特殊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和宗教氛围等特殊问题。教育培训工作事关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长治久安,特别是信仰教育、理想教育、文化教育对引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思潮具有重要影响。就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如何针对边疆特点、把握时代特征和突出引领重点,进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给出路径。  相似文献   

8.
试论云南民族发展与边疆变迁间的历史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边疆的形成和民族发展有自身的鲜明特点。以云南为例,云南民族发展的过程就是边疆要素积累的过程,而种种原因导致的边疆变迁又对民族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方向起着明显作用。对二者历史互动关系的研究总结,可以对边疆研究铺展新的视角,也可以为解决边地民族发展中的问题找到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9.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不仅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还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及不同性质的各种非政府组织的挑战,存在着丰富多彩的传统社会管理机制,面临着毒品和艾滋病、民族关系、宗教渗透、社会流动等社会突出问题。在边疆民族地区构建切实有效的社会治理机制,必须因时制宜,在充分考虑边疆和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和发展,以使各种机制的运行真正科学、有效。  相似文献   

10.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论述,必须准确把握中国梦的重大意义、基本内容、本质属性、实现路径和根本保障,充分认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信中华民族必将因自身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边屯文化是指迁徙屯居边疆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在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繁荣边疆、保卫边疆历史进程中,形成以中原文化为核心,以边地区域文化为依托,融汇当地和周边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典型屯垦戍边实民文化特点的一种综合性文化现象。对于永胜县乃至云南来讲,必须充分认识到边屯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弘扬边屯文化有助于动员各族人民谱写好中国梦云南新篇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