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慧君 《小康》2023,(28):57-58
<正>民宿经济突破了传统农业生产的范畴,也突破了简单的乡村观光旅游局限,是融合了乡村休闲、体验、度假、教育等诸多功能的新产业形态。近年来,民宿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地区乡村发展的新赛道和新热点。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不少地区将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环节,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在适合的情境下,借助多元协同促进乡村民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思路。近年来,我国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存在着要素融合保障机制有待完善、产业融合缺少集聚效应发挥作用的基础、制度融合存在制度性差别、空间融合存在城中村和空心化村庄、治理融合存在治理资源匮乏、治理结构固化和公共产品供给低效等困境。对此,城乡融合发展必须明确改革的大方向大原则,找准利益共享机制改革的突破口、用好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两个抓手、走好"试点—总结—推广"路径、重点落实四项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宁波市人民政府刚出台的《关于加快民宿经济发展推进农旅文深度融合的意见》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和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产业发展政策。《意见》有三大主要特色:一是方向明。围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规范发展、创新发展和强村富民、"名城名都"建设的总要求,进行了部署。二是重点明。明确以发展民宿业为基础,以培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冲击,中国农村农业产业日益面临着衰败与边缘化,农村逐渐空心化,针对当前农村、农业、农民存在的问题,党和政府以及学界都开出了药方。学界目前有两种比较流行的观点,一种是以资本主导的绅士化的道路,另一种是自治型的草根化的道路。莫干山民宿产业的发展则为乡村社区建设提供了一条多元主体互动机制的路径。在莫干山的乡村社区建设中,民宿产业何以成为切入点、相关主体如何行动、他们的行动有何特征?本文从市场、政府与社会多元主体互动机制来探讨其过程。莫干山的社区产业营造,是以"洋家乐"的市场驱动模式为开端,外国人首先在莫干山开始经营民宿,并带来了民宿热;政府发现了生态旅游的契机后,在生态保护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民宿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与规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市场与政府双重力量的作用下,莫干山村民踏上民宿热的浪潮,在社区精英的带领下,成立"探庐者"民宿联盟,并激活社区资源,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这为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正甬政办发[2018]44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直及部省属驻甬各单位:为进一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经市政府研究,现就我市加快民宿经济发展,推进农旅文深度融合,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民宿经济发展总体要求(一)重要意义。民宿经济是以民宿为载体,以乡村旅游为纽带,带动观光农业、文化创意、娱  相似文献   

6.
<正>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指出:"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城景深度融合,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完善现代特色产业体系"。推进农旅融合发展,是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美丽乡村,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重庆市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的融合,打造了一大批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和乡  相似文献   

7.
《今日浙江》2021,(16):后插4-后插6,封3
近日,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六大领域的28个试点.其中,嵊泗县入选缩小收入差距领域试点. 近年来,嵊泗县坚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加强政府引导、规范行业管理、完善配套服务等措施,高质量发展民宿产业,推动民宿产业引领发展、富民增收,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探索形成民宿产业发展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互促共进的融合模式.  相似文献   

8.
做好“农旅融合”这篇新文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旅融合是农村产业融合的重要路径,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农旅融合存在形式单一、特色不足、水平不高以及主体不力等问题,对此,应该从体制、政策、企业、农民等多方面着力,深化农旅融合,共同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为推进两岸民宿产业交流合作,3月24日,浙江省温州市举办了2018两岸民宿高峰论坛,海峡两岸民宿业界200多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两岸民宿发展经验,并为温州民宿业发展"指点迷津"。主题突出共谋发展论坛以"融变与共享"为主题,邀请了台湾乡村民宿发展协会、空间民宿、文创民宿、景观民宿和浙江省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温州大学旅游研究中心、温州市旅游联合  相似文献   

10.
赵影 《新东方》2022,(1):17-20
乡村旅居是以乡村资源为载体,促进当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与游客的旅游休闲度假融合发展的新型休闲旅游方式.海南应充分利用广大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乡村文化资源的优势,因地制宜,坚持旅居一体理念推进农旅融合,将旅游业作为推进乡村发展的延伸产业和增值产业.近年来,海南乡村旅居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公共服务供给,是推动产城融合发展的先决条件。但目前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仍存在空间失范、结构失衡和时序失调等问题。因此,必须在公共服务供给空间、供给结构和供给阶段上作出合理的配置,以实现产城融合中公共服务与产业发展、城市功能提升相匹配。  相似文献   

12.
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村发展第三产业和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举措。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文化创意产业融入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对此,我们应进一步强化工作创新,完善配套措施,推进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3.
包咏菲 《群众》2023,(22):56-57
<正>民宿是旅游住宿业态中的新业态,它为游客提供了一种对地方文化和自然环境更加融入的体验形式。作为面向当代人精神和文化的一种诗意的栖居,民宿日渐受到人们的追捧,也因此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抓手。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动乡村民宿提质升级”作为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内容。文旅部等十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乡村民宿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服务优质的乡村民宿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4.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也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在内涵意义上,产业高质量发展在于突出县域产业优势、深化流通体系、发挥关键技术支撑,使其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三重逻辑基础可阐释为:以农民为主体的人力资源基础、以村镇为场域的空间发展基础以及以特色产业并予以双向拓展的资源融合基础。当前,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包括乡村人才资源的匮乏、金融供给渠道的不足、特色产业链条的短缺、产业经营效益的低下、产业发展基础的薄弱等。因此,优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供给体系应从乡村人力资源的培训制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制度、农产品的价格补贴制度、政府与市场的合作支持制度、村民共建共治共享的参与制度等五个方面着手,从而促进高质量发展,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5.
王际娣 《小康》2024,(2):44-45
<正>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不仅有助于推动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利用,而且有助于带动农民增收、丰富食物供给、提升农业竞争力、促进共同富裕。产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基,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以空间重构为抓手补齐乡村振兴短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重构是乡村振兴实践的动力支撑。当前,乡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业已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助推乡村振兴,应以乡村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重构为着力点,不断振兴乡村产业经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提高乡村生态系统弹性和服务功能,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邢葆青 《群众》2023,(22):54-55
<正>近十年来,国内民宿行业蓬勃发展,民宿已日渐成为撬动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有生力量,同时也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江苏民宿行业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已经成长为江苏乡村旅游的重要支点。民宿行业的兴起与壮大,与美丽乡村建设、创新创业、就业致富、乡土文化复兴等诸多热点交织在一起,成为江苏乡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短租民宿市场持续升温,特别是在线短租日益成为家庭出游住宿的新选择。但是,民宿作为一种介于宾馆和出租屋之间的新兴产物,存在法律规范和行业监管缺失、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在近日召开的安徽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不少代表注意到这一问题,呼吁对民宿行业加快立法,加强监管,促进民宿业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更优供给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民宿经济、特别是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可增加当地百姓收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郭乃硕代表"近年来,国内旅游产业持续升温,一方面拓宽了我国旅游产品种类,如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边境旅游等逐渐成熟,另一方面在拉动国内需求、增加人民福利、缩小地区差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国两会,郭乃硕代表带来  相似文献   

20.
嵊泗县以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缩小收入差距领域试点为牵引,加快构建海岛民宿高质量发展模式,推动民宿产业数字化改革,拓展增收致富渠道,全力打造海岛民宿产业2.0版. 迭代升级,推动民宿成为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构建海岛民宿发展新模式:重构主题民宿、精品美宿、民宿综合体三元架构,设定民宿总量,优化存量、控制增量,探索实践从精品民宿到民宿综合体再到民宿聚落的发展模式;引导普通渔宿升级改造,创新发展民宿综合体,鼓励支持多主体参与、多要素发力、多业态融合自创舟山品牌.构建海岛民宿发展新机制:坚持"可控下的有序发展"原则,推广实践"一个规划设计、一套规则管理、一个平台营运"的"花鸟模式",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构建海岛民宿发展新环境:按照全域景区化的思路,推动自然环境优美、村庄肌理良好、村居存量适度、管理效能较强的村优先发展民宿产业,运用小规模、渐进式、微改造、精提升的"绣花"功夫优化整体风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创成省级集聚村6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