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美国拥有世界上先进的医疗卫生体系,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表现不尽人意。美国公共卫生体系受到执政者短期政治利益牵制,疫情防控工作深陷政治化漩涡,错过了疫情防控的最佳时机。联邦体制下的联邦与各州、各州之间公共卫生体系缺乏必要的协调行动,只能采取零敲碎打式疫情防控。美国公共卫生体系严重受制于既有疾病的相关疫情防控经验,迟滞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有效推进。  相似文献   

2.
杜创 《人民论坛》2020,(6):78-81
2003年“非典”疫情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明显提速,特别是新医改以来国家加大了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初步搭建了“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筹资机制”的制度框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应看到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响应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网底作用、政府购买服务中的竞争机制等方面存在短板。下大力气补短板,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体制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3.
王长青  姚俊 《群众》2020,(8):15-16
公共卫生事件与应急管理之间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这次应对疫情中,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短板,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因而,如何健全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当前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解决的紧迫性问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但又远远超出单纯的医学范畴,整个管理体系涉及到公共管理、应急保障、舆论宣传等若干社会治理分支领域。  相似文献   

4.
必须坚持党对重大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公共卫生责任,完善公共卫生管理体制,细化横向纵向事权和职责划分,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效能。为提升应对重大疫情和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持续增强作为首善之区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公共卫生事业公益性,加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就加强完善疫情防控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明华 《群众》2020,(9):54-54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落实这一要求,既要聚焦重点领域,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又要创新和完善配套制度,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制度体系。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实践看,信息公开是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需要,必须更加注重提升信息公开质量,并以此为基础加强风险交流和公众参与,努力释放信息公开在疫情防控中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6.
新冠肺炎疫情骤然暴发,迅速蔓延全国。防控疫情已成为当前全国的头等大事。能否骤然加之而不乱,有效防控和战胜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和医药卫生体系的考验,而且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考验。  相似文献   

7.
熊光清 《人民论坛》2020,(10):24-26
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率先创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在公共卫生方面投入巨大,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预防在先、主动服务"的原则.英国公共卫生体系有其特点及优势,在传染病防控方面曾取得显著效果.当前新发传染病呈现出新的特征,全球疫情的蔓延对英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英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分析,提高防控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同时,针对新发传染病的特点,发挥优势和特长,适时调整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8.
陈少贤 《人民论坛》2020,(6):142-145
2003年爆发的全球SARS疫情使得各国对原有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危机管理进行了反思和改革。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引起人们对公共卫生危机管理的高度重视。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突发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和管理方面带有一些共性的做法,如开展早期预警监测、部门协同和资源准备、科学的管理体系、及时到位的科学研究以及不断更新的防控理念和手段,其中有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李国平 《人民论坛》2020,(23):18-21
"新发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市迅速响应,以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防控方式将此次疫情狙击在了暴发"萌芽期",体现了强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各级部门快速反应、分级精准防控措施、医疗和检测技术支撑、以及广泛的全民动员,是打赢本次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基础。作为大国首都和超大城市,北京市有责任以最高的防控标准为全国城市树立典范,引领建立更加高效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新冠疫情治理需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公共卫生外交是促进各国进行公共卫生合作、建立疫情全球防线的关键举措。通过开展公共卫生外交,一方面,中国争取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满足了中国抗击国内新冠疫情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中国凭借丰硕的抗疫成果在全球树立了典范,通过对国际社会进行疫情通报、经验沟通、技术合作和医疗援助,推动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传播,守护了全球疫情防线。同时也应注意到,国家层面公共卫生安全战略的不完善、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国博弈旧思维,以及各国公共卫生治理理念与能力的差异等问题对中国当前的公共卫生外交提出了挑战。对此,中国应尽快完善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战略,秉承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大力推进全球公共卫生外交并积极贡献卫生公共产品,以巩固新冠疫情防控的全球战线。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筑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平战结合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为此建议:绷紧防控应急之弦。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要站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高度认识把握,树立全周期的城市健康管理理念,完善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机制,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要立足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实际思考研究,内防反弹、外防输入,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是当务之急,也是重中之重,更是务实之举。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21,(2):31-33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全球带来公共卫生安全的严峻挑战。以社区为主要防控区域的面源防控成为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社区工作成为联防联治的前沿阵地。广大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勇敢逆行,成为疫情防控最为坚实的力量之一。然而,此次疫情也暴露出社区工作者任务重、人员少、压力大等问题与短板。为切实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效应对公共突发事件,本文对吉林省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14亿中国人民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全力以赴,迅速掀起了一场防控阻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有效地遏制了疫情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蔓延。肯定战疫成绩的同时,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所暴露出的短板和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正视。譬如在疫情早期,疫情防控机制监测、预警工作效果不理想,疫情信息公开严重不足以及信息误导,对妨害新冠肺炎等乙类传染病防治的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及时惩治等,不一而足。种种漏洞导致错失疫情最重要的预防时间窗口和控制疫情的黄金时间,最终造成“小病酿成大灾”的严重后果。“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只有抓紧从法律制度的设计入手,完善修改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以及刑法第330条关于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的规定,推进疾控机制变革,真正构筑起公共卫生安全的法治屏障,才能完全化解这场公共卫生危机,避免在有些方面重蹈2003年SARS灾祸的覆辙。从这个角度讲,这次公共卫生事件既是对中国法治的一次考验,更是中国法治成长的一次契机。我们期待通过公共卫生法治建设,将国家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最终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4.
崔晨 《北京观察》2020,(5):10-11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长远角度看,这次疫情是对现有卫生和疾控体系的一次"大考",其所带来的教训和启示是全方位的。形势严峻、时间紧迫,容不得疫情过后再痛定思痛。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是积极应对疫情和防止类似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再次发生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5.
他山之石     
《公民导刊》2007,(8):5-5
北京人大:为促进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近期将征求市民对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据介绍,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一个机制、四个体系”,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扩散至全国,并迅速演化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既是对政府治理体系和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各级领导干部公共危机领导力的考验。这次疫情危机也启示我们:在步入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同时,我国也逐渐进入公共危机的高发期,危机情境的公共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破坏性,对领导干部的公共危机领导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日渐常态化的公共危机治理,领导干部应具备怎样的领导力?又应如何提升自身的领导力?  相似文献   

17.
资讯     
《北京观察》2020,(5):4-5
市政协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5月8日上午,市政协召开年度提案办理协商会,就"健全公共卫生机制,推进健康北京建设"有关提案进行办理协商。市政协主席吉林讲话。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委员们通过提案对疫情防控提出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共收到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提案58件。市政协将"健全公共卫生机制,推进健康北京建设"作为年度协商议题,组织委员开展实地调研。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0,(11)
正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全球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对各国医疗卫生体系也提出了重大挑战。防疫功夫在平时,那么国际主要国家疾控体系建设有何特点,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多个国家蔓延。3月20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每一天,新冠肺炎疫  相似文献   

19.
常非凡  林坤 《人民论坛》2020,(14):104-105
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社会治理体系等领域的一次突击大考。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短板和症结,应精准施策、对症下药,实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的转变;应优化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加强疾控体系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生物医药应急研发以及快速生产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一、出台《关于加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建设的指导意见》的主要考虑是什么?社区防控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坚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键靠社区"。村(居)民委员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以下简称"公共卫生委员会")是组织群众参与做好社区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