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观察》2020,(8):22-22
生态涵养区在发展适宜产业,特别是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的时候,遇到的突出问题是人、地、房资源要素配置的矛盾。"地"是指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房"是指宅基地和建设用地上的设施建筑。处理好"人""地""房"三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快生态涵养区产业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稳定农民就业增收,同时也降低绿色发展的经济成本。  相似文献   

2.
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为核心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是新常态下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的有力举措,是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三变"改革,可以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厚植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近几年,在农村"三变"改革方面各区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是资源与资产挖掘利用效率需要提高.一方面,目前郊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如土地、林地、山场等都由个人承包,且分散、低效,闲置未利用现象比较突出.早期承包合同不规范,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盘活资源推进缓慢.另一方面,资源变资产过程中,对资源特别是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等价值评估上,缺少比较科学的方法,对有形的经营性资产又缺乏项目包装,使资产的商业价值、交换价值不能充分显现,导致主动接收资源的开发方和承接主体较少,许多资源名义上变成了资产,但缺乏运营而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资产.现金资产因政策因素多数以存入银行获得利息收入为主,而没有有效投入产业发展获取更高回报.  相似文献   

3.
<正>以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为契机,将农村环境和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经济的优势,让改善环境与发展经济相得益彰实现良性互动,这是我区开展"美丽广西"乡村建设的另一条重要经验。全区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把开展生态乡村活动与建设新农村、发展新产业深度融合起来,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生态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一体化发展等同步建设。如依托广西秀美山河及多元民族文化,把特色旅游产业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既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在带领农民种植果树和盆栽绿化村屯过程中,把果树种植和盆景栽培发展成致富增收的绿色产业;通过把畜禽粪便应用于农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聚焦乡村闲置资产资源,大力实施“千村千企”战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沉睡资产”重新焕发生机活力,实现“涅槃重生”,推动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显著增强,农民财产性收入显著增加,形成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三方共赢局面。2022年,全县百家村企整合流转土地8.2万亩、村集体资金3201.55万元,  相似文献   

5.
叶俊东 《群众》2024,(4):26-2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方向,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近年来,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为契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扩展农民增收空间。我们要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我区资源禀赋,在"特、品、融、新"上下足功夫,做实乡村产业发展"大文章",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提升乡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让产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农民增收的有效保障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南宁市青秀区积极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加大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农民致富、乡村振兴。目前,城区37个行政村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吃下"定心丸"。积极推进村级党组织架构建设,建立12个产业联合党小组,吸纳党员致富能人194人,通过"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的形式,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发挥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双带"作用,  相似文献   

8.
2021年,"三农"工作的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振兴的关键点和落脚点就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就北京而言,全市镇村两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超过4000个,乡村人口300余万,集体资产近万亿元,集体经济的发展对乡村振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实现全面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章雪瑶 《今日浙江》2021,(13):104-105
从三门县城往东南方向驱车近一个小时,公路直通最南边的一个村庄——浦坝港镇金家峙村. 三门兼具山海之利,鲜甜的小海鲜更是闻名全国,但金家峙村因没有足够的产业支撑和劳动力,村集体经济近乎为零,曾是个名副其实无资源、无产业、无劳动力的"三无乡村". 2018年,金家峙村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帮促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同年,为改变落后现状,金家峙开始发展"红美人"柑橘产业,各级政策、资金也相继落实.如今,全村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不足7000元增至2020年的1.3万元,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30万元,短短几年,一跃成为全县"共富典型".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乡村振兴,首先要回答的是如何做到产业振兴。前不久,我们调研了江苏省内符合"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要求的39个村(其中苏北8个、苏中6个、苏南25个)。这些村的主导产业无论是一产、二产或是三产,无一例外地都称得上产业兴旺。总体看,这39个村有着不同的产业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一产兴村"型,即通过发展高效高  相似文献   

11.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江 《创造》2017,(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未来乡村描绘出了新的美好蓝图,同时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2.
脱贫动态     
正昭平:粤桂帮扶甩"穷帽""你要把鹧鸪养殖技术教给基地的养殖人员,确保将来我们回去了,这个产业还能在本地持续发展壮大。"7月10日,广东政东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温金才千叮万嘱技术员做好技术指导,帮助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北莱村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转型升级。"我们基地之前养殖竹鼠,如今转型发展鹧鸪养殖,不仅供销和技术都有保障,市场前景还很不错,村集体经济保守估计  相似文献   

13.
正产业不兴旺,农民难增收。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无疑是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广西大力发展富有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村气息的乡村产业,为农民持续增收夯实了产业基础。从2018年到2020年,实施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专项行动,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业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健康产业发展、生态产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产业融合,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更高要求。"共享式发展"则在城乡融合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使农民共享发展资源、机遇与成果。乡村景观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既是乡村资源整合的外在集中表现,也是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素材",同时影响社会宏观环境与生态发展。对山东省而言,从现阶段乡村旅游出现的问题出发,将自然资源与景观表现,社会经济资源与景观表现,技术资源与景观表现代入乡村旅游与乡村景观结合起来,目的是进一步凸显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景观在乡村旅游共享式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实施"幸福乡村"建设,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巩固和扩大"产业富民"成果。积极推动"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着力解决农村经营体制面临的现实困境,激活农村沉睡的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对资源(资产)和劳动力进行重新配置,让资源(资产)物尽其用,让劳动力人尽其能,真正增加农民的资产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振兴乡村,需要合理引导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走内生式乡村振兴之路.所谓内生式乡村振兴是指以村庄内的资源、技术、产业和文化为基础,以村庄内的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最大化实现乡村价值、促进乡村全面发展的模式.实现这样的内生式发展,建设好新时代的乡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好的村干部队伍和好的村庄发展带头人.  相似文献   

17.
正地处桂北的融安县素有"中国金桔之乡"和广西"彩调之乡""文场之乡"的美誉。在"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中,融安县致力打造有文化底蕴的生态乡村,把生态文化、长寿文化、体育文化和旅游文化等全方位有机结合、互相支撑、相互发展,使其成为别具一格的宜居乡村、幸福乡村。生态乡村之健康文化融安县具有独特的山、水、林的资源环境优势,空气质量优良,珠江水系的融江流域水质常年保持在二类标准以上,非常适  相似文献   

18.
正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庄被称为"空壳村"。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三江村,过去没有集体经济收入,集体土地也承包给了个人,是典型的"空壳村"。近几年,乘着政策的东风,三江村盘活土地资源,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社民,成功转变成富裕的"实心村"。土地流转强村富民"上世纪80年代,村里的土地都承包到户,一些集体所有的山塘、禾场、晒场也  相似文献   

19.
《云南人大》2006,(7):1-1
发展目标 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省要达到的重要目标。总的要求是坚持统筹规划、整村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通过15年左右的努力,把我省绝大多数村庄建成:产业稳步发展,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业生产总值翻两翻,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左右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与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路。通过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径、加大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提供人才支持和组织保障等方式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