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滚滚黄河水,九曲回荡,浩浩汤汤。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耀眼的华夏文明。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千古绝唱,到民族蒙难时《黄河大合唱》的鸿篇巨制,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荡气回肠的诗词佳作,述说着黄河的磅礴壮丽和古老伟大。进入新时代,如何走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自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诞生后,我自觉得没有什么艺术作品,在对黄河精神的把握上,更令人倾心和神往的了。我不知道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有没有类似中华儿女与自己的母亲河一黄河,这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河流之歌,但我笃信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在《滔滔黄河》一书里的一段话:“一条河流对一种文化、一个民族或民族集合体、一个国家产生如此巨大而长远的影响,一条河流孕育了一种如此灿烂的文化、一个如此人口众多的民族、一个如此幅员辽阔的国家,那就只能数黄河了。”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黄河大合唱》已经问世60年了,可她…  相似文献   

3.
壶口看黄河     
曾经无数次地跨越黄河,可又好像从来没有见过黄河。在山东、河南看见黄河,冬天,恬静得像条小溪,即使是夏天,也难得见它浊浪涛涛。在青海,乱山丛中,山岩支离破碎的峡谷中,黄河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这是一条坚毅、苍凉的河,在困苦与磨难中,顽强地撞出一条生路。空旷的峡谷里,唯有黄河的浊流发出静寂的回声。然而,无论如何,北方的黄河没有南方的长江的汪洋恣肆,气贯长虹。但是《黄河大合唱》里那“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的意境却在我的脑海中盘旋着,这条象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河,应该有它不寻常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前,抗战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走上抗日战场。冼星海当年的学生严良堃便是伴着“黄河”的歌声,成长起来的中国著名指挥家。冼星海谆谆告诫严良堃“音乐比其他艺术更能够直接地感动人,指挥者、表演者必须要有感情,才能打动人。”直至今日,严良堃仍记忆犹新,他感慨地说:“这是星海教我的最重要的一点。” 1940年,年仅17岁的严良堃在重庆首次指挥了《黄河大合唱》,这也是《黄河》在重庆的首场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1946年,为纪念冼星海逝世一周年,在重庆的江苏同乡会馆举行了纪念音乐会。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及爱国民主人士郭  相似文献   

5.
赵辉 《台声》2006,(9):70-74
15年前当赵传作为第一位站在北京舞台开]唱会的台湾歌手,让每个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也让每个人都记住了那些感动了你我的歌,从《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我终于失去了你》、《我是一只小小鸟》到《爱我就给我》、《勇敢一点》、《那个傻瓜爱过你》。上个世纪,磁带机里转动着的,是赵传,在街头的小店铺中传出来的,是赵传!十九年的光阴,在言谈挥指间就这样过去,那些逝去的爱情与泛黄的记忆,都已长出厚厚的茧。然而在每一个需要感动和温暖的夜晚,只有赵传的声音,穿透了充满了灰尘隔膜的内心.那种粗悍狂野的温柔,那种直白纯粹的述说,除却拐弯抹…  相似文献   

6.
已是傍晚时分,但是嘉兴市南湖区文化馆大楼还回响着昂扬的歌声。在辅导老师、嘉兴市人大代表、南湖区文化馆馆长周礼平的指挥下,南湖合唱团正在排练。近50人的合唱团,音色鲜明而和谐。从《黄河大合唱》发出的怒吼,到《走进新时代》的铿锵脚步声……每一位在场的人都受到了合唱艺术的感召。  相似文献   

7.
我出生于塞外古都大同。北魏王朝的背影在一千五百年前消失于洛阳古道上,只给我的出生地留下巨大的石窟,以证明昨日并非虚无。多少代王朝的悲喜剧在这里上演,刀光剑影和鼓角争鸣都在这里远去,我童年的脚印里,充满着厚厚的历史尘埃。这使我一直思考我们的民族:我们为什么会经历那么多苦难,又为什么总是顽强地生活着?世界上多少古代文明消亡了,而我们却留下了自己的火种?直到1988年我来到黄河的壶口,才感觉到历史的答案其实早就跳荡在这条母亲河里。黄河怀抱着她的子孙,黄河文化淌过祖祖辈辈火热的生活。壶口瀑布,以汹涌的身…  相似文献   

8.
去年二月的一天,在北京中央樂團團長、著名指揮家嚴良堃先生的家裏,來了一位台灣客人——著名指揮家杜黑先生。兩人一見如故,互相介紹了海峽兩岸音樂界的情况。嚴良堃是屈指可數的指揮《黃河大合唱》的權威之一缭谝痪潘摹鹉?他在武漢“孩子劇團”時,就指揮過《黄河大合唱》,那年他才十七歲。杜黑先生此次不遠數千里輾轉來訪,就是爲索求《黄河大合唱》的總譜,嚴良堃即刻答應了他的要求?痪?嚴良堃把他在一九七八年主持修訂的“黃河”總譜,託人經香港轉送到台灣脑聲r,台灣成明合唱團也託人來要一份《黄河大合唱》的鋼琴伴  相似文献   

9.
“八荣、八耻”教育中,“以爱祖国为荣”排在做人的第一位。这使我不由想到了冼星海,想到了由他谱曲的《黄河大合唱》那气壮山河、扣人心弦的旋律,想到了冼星海那激荡着人们心灵的炽热的爱国心……  相似文献   

10.
书为媒     
<正>当《山楂树之恋》最初以网络小说的形式传播的时候,原本不喜欢网络阅读的我,竟然一口气读完了这部虽然结局残酷但过程却不乏理想的爱情小说。伴随着男女主人公的脚步,我为他们那种清涩却又执著的情感而情不自  相似文献   

11.
深情     
1985年的冬天异常寒冷,但对我来说,这个冬天却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因为,这年的11月,我光荣考取了天津市人民警察学校。 警察的生活虽然单调而辛苦,但我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依然快乐地在我们的思想中飞扬。到校不久,我很快被班里的同学推选为团干部,主抓全班的文体活动,譬如组织运动会、出黑板报、指挥大合唱等等。如此,我也成了班上的公众人物。  相似文献   

12.
我捧起的是一部八十年历史巨著如饥如渴,一目十行字字记载争自由与反压迫的斗争行行论证真理与谬误的对撞为勇往直前铺路的是那必然的挫折与悲壮在心田编织绿洲的是那恸撼的精彩篇章我和你心中珍藏的著作是一轮灼热的太阳心中太阳毋须包装所有光照和辐射属于朋友们共享八十年可歌可泣催绽了民族新绿抖落了衰败枯黄在记忆长河里从呐喊《打倒列强》到黄土地上《东方红》的豪放从《春天的故事》洋溢的幸福到《走向新时代》的铿锵然而,消逝的昏天黑地是泪的控诉,血染的国殇剪除丑陋愚昧长辫时换来竟是军阀混战,国人沮丧反动派屠刀血腥侵略者…  相似文献   

13.
弹指一挥间,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已整整30年。风雨30年,高考的记忆随着时光的变迁而沉淀,变幻着不同的时代特征,书写着无数中国人的喜怒哀怨。30年来,对于千百万高考经历者来说,高考依然刻骨铭心:“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个泥瓦匠”,“如果没有邓小平,我现在还是赤脚医生”,“高考为我的人生带来更多机遇”……说话者的身份在变,不变的是话中的追忆和感激。30年前,高考使一代中国读书人“乌鸡变凤凰”,命运轨迹发生重大转变;30年后的今天,高考依然左右着千百万年轻人的命运,但“大学生”的“名片”价值已是今非昔比,“一考定终生”的高考制度也开始受到人们的质疑。但是今天,我们依然感谢高考,崇信高考。因为,一个国家,需要建立必要的考试制度,以选拔人才,壮大国力;一个社会,需要为公民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帮助他们提高就业率;一个家庭,尤其是贫困家庭,更需要国家建立一种制度来为他们提供改变命运的机会……高考,在一如既往忠实履行着历史使命。而高考制度,也在人们善意的鞭策下,悄悄地进行着改变。  相似文献   

14.
3  连日阴雨绵绵、到处湿湿漉漉,只觉得心也找不到一片晴朗的地方。   夜里听着雨轻一声浅一声地敲打着窗玻璃,那声音就像催人在记忆里快快穿行的鼓点,午夜里独自一个人站在阳台上看雨,远远的桔黄的灯光里雨幽幽怨怨地飘动着,我忽然想起翠叶跟岑海在另一个雨夜里曾说过的话:“我要是这赤条条来去无牵无挂的雨就好了 !”那个声音飘飘忽忽的,一定是有什么沉重的东西磨蚀着她,很久远的一种磨蚀吗 ?那种久远跟她今天的恨有什么样的关联呢 ?雨丝丝缕缕让我逐渐看到一些清晰,我在记忆的小路上沿着渐近透明的思路找到了一些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冒着七月的流火,我去了罗马。罗马太具吸引力,所以我要去看看罗马的老城,看看传说中的恢宏、博大,看看为什么历经了千百年沧桑的罗马依然保持着人类的文明和挺直的民族脊梁。印象中的罗马是伟大的,这次来到这里,才觉得真的唯有这个词语可以形容如此一座古城。当我站在古罗马广场上看到建造在帕拉提诺山、首都山和埃斯奎琳山之间这些历史长达数个世纪的建筑时,那些阳光下跳动着的淡褐色的古建筑足以令我激动到窒息。罗马老城的伟大并不是张扬奔放的,他那种气息是慢慢透过每一扇旧窗、每一块古砖、每一道雕纹溢出来的。罗马的伟大是刻在人们心…  相似文献   

16.
一位文友发来短信:祝新的一年每一天都快乐得像煤炉上的水壶一样,虽然壶底被烘得滚烫,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口哨,冒着欢笑的泡泡,升腾着快活的气雾.我也祝福朋友们:新年365日天天快乐.  相似文献   

17.
快乐新年     
一位文友发来短信:祝新的一年每一天都快乐得像煤炉上的水壶一样,虽然壶底被烘得滚烫,但依然吹着开心的口哨,冒着欢笑的泡泡,升腾着快活的气雾.我也祝福朋友们:新年365日天天快乐.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阐述了"中国梦"。他指出:"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寄托着中华民族永不褪色的集体记忆和昂扬向上的意志情怀,昭示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目标理想和美好的未来",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企盼和夙愿,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利  相似文献   

19.
写《特别谍案》一书,与我写其它 作品不同。写《沧海风流》,主人公胡征是我的大学老师,与李辉与胡风案件有点相似,他是“胡风分子”贾植芳的学生,历史把两代文化人安排作师生关系,就有了后来的文化人对上一代文化人命运思索。写《百战将军·肖永银》,是因为我要替我的老师还一份历史情债,因为当“胡风分子”胡征沦落在陕西最偏僻的陇县山中的时候,他写了数百封求助信均石沉大海,是当年他在战场上被俘时的旅长肖永银救拔了他的苦难。写《黄河大移民》和《天国葬礼》,我都是追寻着一个信息很快地见到了我笔下的主人公们。吕出情报…  相似文献   

20.
徐畅江 《今日民族》2010,(12):17-23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今日民族》30年来,不论是当年的牙牙学语,还是现在的亭亭玉立,每一代杂志人为了她的成长,始终坚守和践行着这一信条,始终割舍不去对她的感情和关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