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层动态     
《南风窗》2009,(21)
胡锦涛: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9月22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说,不能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超越发展阶段、应负责任、实际能力的义务。从长期看,没有各国共同发展,特别是没有发展中国  相似文献   

2.
《南风窗》2005,(9)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23日在雅加达表示,中方维护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方针没有改变。胡锦涛在结束与日本首相小泉的会见后作了上述表态。胡锦涛说,他已提出五点主张,希望尽快扭转中日关系发展的困难局面。五点主张分别是:  相似文献   

3.
国是     
《南风窗》2012,(7):19-20
高层High Level胡锦涛增进台湾同胞身为中国人的认同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3月2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胡锦涛说,两岸虽然还没有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确认这一事实,符合两岸现行规定,应该是双方都可以做到的。同时,两岸双方可以通过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宣导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理念,增进台湾同胞身为中国人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高层声音     
赵义 《南风窗》2010,(19):16-16
<正>胡锦涛:发展经济离不开对外合作8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吉林省长春市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发展经济既要靠自力更生,也离不开对外合作。这是顺应时代潮流、加快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5,(9):9-10
胡锦涛会见小泉纯一郎国家主席胡锦涛于亚非峰会后在下榻的饭店会见了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针对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困难局面,胡锦涛希望应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从维护中日友好、维护亚洲的稳定和发展大局出发,深刻反思和妥善处理,并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了5点主张。小泉表示,日方愿根据胡锦涛主席提出的5点主张的精神,积极推进日中友好合作关系。胡锦涛最后表示,希望双方以此次会晤为契机,采取切实措施,化解分歧,克服困难,努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张最早提出是在2005年。这一年4月29日,胡锦涛与连战在北京举行会谈,就促进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及两党交往事宜广泛而深入地交换了意见。会谈后,胡锦涛与连战共同发布了“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此后,胡锦涛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一系列论述,从提出、形成,进入到不断完善的阶段。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论断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以人为本”,这是胡锦涛将科学发展观用于解决两岸关系的最好体现。“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5,(6):11-12
胡锦涛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 3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胡  相似文献   

8.
民主的自信     
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后,针对有关中国民主政治的问题,坦诚地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的判断。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在民主问题上的自信,让世人感悟颇多。曾几何时,一提到民主问题,西方舆论界便占领了某种“道德高地”,把中国描绘成一个“经济改革、政治保守”的独裁国家。胡主席在世人面前坚定地承诺:今后的中国,就是要“依法保障人民享有自由、民主和人权,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使13亿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从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在建设自己的民主政治方面的突破。中国的民主自信已经从排除对西方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9.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6,(2):25-28
元旦前夕,国家主席胡锦涛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发表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在对过去一年中国的发展成就进行回顾后,胡锦涛指出,中国将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  相似文献   

10.
高层声音     
《南风窗》2010,(8):14-14
<正>胡锦涛:农村需要在若干领域加强合作3月21日至23日,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宁夏考察工作。其间,胡锦涛考察了企业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资金互助社等形式带动奶农扩大生产、增收致富的情况。他说,农村劳动生产力发展到目前这么一个水平,既需要保持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同时又需要在若干领域里加强合作,解决农民需要服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是     
《南风窗》2012,(14):17-18
高层High Level胡锦涛深入了解香港市民的生活和期盼据中央电视台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6月29日中午抵达香港赤腊角机场,并在机场发表讲话。胡锦涛说,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一国两制"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央政府愿与香港的各界人士一道认真总结15年来的宝贵经验,团结一致向前看,把"一国两制"的实践不断推向前进。"在未来的两天多时间内,我希望多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香港的发展进步,深入了解香港市民的生活和期盼。"  相似文献   

12.
国是     
《南风窗》2012,(15):19-20
高层High Level胡锦涛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新华社消息,国家主席胡锦涛在7月6日至7日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到2020年应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高层声音     
《南风窗》2010,(14):10-10
<正>胡锦涛: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1日审议并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强调,要  相似文献   

14.
国是     
陈志敬 《南风窗》2012,(5):17-18
高层High Level胡锦涛: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0日下午就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进行第32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  相似文献   

15.
高层动态     
《南风窗》2009,(10)
胡锦涛4月23日,胡锦涛在青岛出席庆祝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及会见29国海军代表团团长时表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在出席海上阅兵活动期间,胡锦涛在山东考察,要求"着力抓好民心工程,真正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好事办好"。  相似文献   

16.
新闻盘点     
《工会博览》2005,(18):10-11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9月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强调,我们隆重纪念那场伟大胜利,就是要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更好地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17.
高层声音     
赵义 《南风窗》2010,(21):10-10
<正>胡锦涛:巩固和加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9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会谈。胡锦涛强调,中俄双方要进一步发挥两国战略安全磋商机制的作用,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在涉及各自国家核心利益的重大问题上继续相互坚定支持,维护国际战略平衡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全面复苏和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8.
应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的邀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对友好邻邦越南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越两党两国关系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了中国党和政府对不断巩固中越传统友谊、发展中越全面友好合作关系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受到了越南党和政府热情、隆重、友好和超规格的接待,受到了越南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9.
时事风     
赵义 《南风窗》2011,(9):22-22
胡锦涛一国内部的事情一国自主办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14日在海南省三亚市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时发表题为《展望未来共享繁荣》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我们应该坚持国家不论大小、强弱、  相似文献   

20.
吴能远 《台湾研究》2010,(2):1-4,15
2008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作了《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讲话。讲话全面总结了大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经验,深刻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规律,指出要实现祖国和平统一,首先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出重要的六点意见。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指引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