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15世纪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郑和下西洋所体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国家意识、献身精神、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作用。我们应该而且可以从郑和下西洋中,发掘传统美德,丰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吸收传统美德,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具中国特色;弘扬传统美德,展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和本质;传播传统美德,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加强高校民主党派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俞锡扬杨启藩(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既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败...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翠芬 《前沿》2002,(11):85-86
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之一 ,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历史悠久 ;对中华民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我们要继承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华 ,提高国民素质 ,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中,我们不仅需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需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职业道德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倡导良好的社会公德一样,既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经之路,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对于规范人们的言行,净化社会风气,提高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水平,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在党的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强职业道…  相似文献   

5.
孙彬 《群众》1996,(11)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宝库中的传统国宝。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优秀的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和浩然正气,这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掘其丰富内涵,对促进当今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杜学文 《前进》2011,(11):35-3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奋斗目标对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现实针对性,又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7.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在这场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精神文明。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伟大革命,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促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新的伟大革命的需要。这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向我们阐明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一个由多方面和多层次的理论内容有机结合、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中,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是这一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实践的基本方针。只有深刻理解它的重要时代价值,我们才能从更高的层面学习和把握邓小平整个特色理论的精髓。本文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时代价值作粗浅的分析。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众所周知,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恩格斯不可能对社会…  相似文献   

9.
张志芳 《前进》2013,(10):47-48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可以追溯到他在革命战争年代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论述。如1941年邓小平就提出,我们必须“在文化上主张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华民族解放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得到进一步的丰富。而邓小平系统、完整性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在他领导改革开放实践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这一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1977年邓小平复出至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着重从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上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作了阐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萌芽阶段;二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集中体现为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核心,对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思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阶段;三是从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至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结合新的实践与新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深入与丰富阶段。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他多次强调,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遵照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党的十五大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任务并列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  相似文献   

11.
一文化作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规定着人们的生存发展模式,标志着我们中华民族在整个世界所处的实际状况和地位。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国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现代文化开创了中国文化新生的契机,当代先进文化则开辟了一条新时代中国文化创新的发展道路。在世纪之交,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自觉地把握现在及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忠实代表。面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五大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是中国共产党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业的开端。先进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体讲,是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的文化:一是主导性文化。文化就其广义而言,包含物质形态的文化和精神形态的文化。我们所说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一致的文化。代表先进文化,首先表现为掌握思想文化的主导方向。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文化也呈多样化、多元化发展态势。中国文化是固守传统,还是听任“西化”?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文化发展史告诉我们,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一批先知先觉的革命知识分子在当初西方各种思潮涌入中国时,把...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和世界文化格局的巨人,邓小平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邓小平理论的“中国特性”正反映了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肉联系。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事业,从根本意义上说,是要使中国历史从传统社会的文化背景中走出来的民族文化的自我变革与发展。在把中国推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现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他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正确区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正负面效应;二、确立了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对待传统文化的理论原则;三、邓小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观点,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文化理论的发展,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跨世纪的指导作用。一邓小平理论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传统之中,它表现为邓小平理论在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再一次强调指出:“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调发展的伟大事业。”所以,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是建设…  相似文献   

14.
《松州》2007,(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明确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大任务,这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的文化自觉。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继承中华民族"和合"文化传统,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大力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和谐文化,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未来15年,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在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将以一个什么样的综合素质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同样地也关系到我们海南特区以什么样的形象展示在国人面前的重大问题。我们要进~步认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再创特区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人类文化发展史。我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悠久的道德传统。这一道德传统,尽管混有不少封建性的糟粕,但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有价值的精华。今天的中国是对历史的中国的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批判继承和吸收中华  相似文献   

17.
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达  王力 《求索》2013,(9):90-9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支撑。应强调文化建设的人民性和先进性.着眼于丰富世界文明多样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出发,加强文化建设的谋划和引导,加快科技应用和制度建设。抓住凝聚力、创新力、整合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些关键。不断提升我国文化实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精神文明建设刘伟忠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如何更好地坚持、体现、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对于确保思想道德文化建设的健...  相似文献   

19.
以中央文献研究室选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为视角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的丰富和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内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个演变过程从两位一体逐渐演变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和五位一体。把握其全面发展的历史和理论逻辑,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观理解,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自信。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内容。它不仅是保障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妇女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妇女教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内容、形式都力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并与之同步发展。实践表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妇女教育提供了发展契机。一、妇女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文明是指一个社会在思想道德、文化建设、人际关系、社会风尚、生活习俗以及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等等有关人的精神存在方面的发展状况和水准的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