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彦 《理论文萃》2009,(1):48-57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就业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占绝对主流的正规就业模式正日益被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二元化就业模式所取代”。但是对于规模见长的城市非正规就业,城市就业者并非是其从业主体,非正规就业的劳动力供给主要是外来人口,特别是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笔者在2008年上半年就来沪农民工就业状态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凭心而论,农民工对上海城市建设所做出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非正规就业女性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以福州市非正规就业者为样本的调查与分析显示,女性非正规就业群体存在着低稳定性、低收入、低社会保障以及低组织化程度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她们在劳动力市场处于弱势地位,也使非正规就业形式得不到女性的认可和社会的青睐.要改变这种状况,完善女性非正规就业的权益保障机制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城市外来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现象浅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做散工的方式就业,即非正规就业,是当前农民工在城市获取就业机会的一种重要方式.街头非正规就业以其容易进入、较少受到管制而得到一些农民工的欢迎.本文以在福州城区的实证调查为基础,分析了街头做散工的农民工群体的特征,指出农民工街头非正规就业实际上是他们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就业——弱势群体就业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结构性改革、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劳动力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的现状下,出现了一部分易受劳动力市场排斥、就业前景有限的弱势群体.发展正规就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正规就业,对于这些弱势群体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生存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非正规就业:发挥劳动力市场配置资源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非正规就业,指在非正规部门的就业。国际上,非正规部门通常被视为这样一类生产单位,主要表现为自我雇佣、家族企业和微型企业。它们从事的生产或服务活动,没有独立于家庭或家庭成员的单独的法律权利,也没有完整独立的账户,无法与家庭其他活动清楚地区别开来。非正规部门的单位通常在低组织水平上运作,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较少分离或不分离,生产规模小。劳动关系大部分建立在临时性就业、家属或个人和社会关系上,而不是基于有正式保障的合同安排。我们通常所说的城镇中的非正规就业,与国际上定义的非正规部门就业,既有相似之处,也不完…  相似文献   

6.
五中全会把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健全,就业渠道拓宽,劳动者素质普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新世纪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对我们做好劳动保障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下面我就全会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几个新问题谈一点体会。 一、关于建立阶段性就业制度和发展弹性就业形式问题 “阶段性就业”是相对于“终生就业”而言的,是指劳动者在其职业生涯中,自愿退出社会劳动一段时间之后,再次参加社会劳动的一种就业形式。阶段性就业不同于失业,对劳动者而言,失业是非自愿的,而阶…  相似文献   

7.
一、灵活就业的提出及发展趋势灵活就业作为一种就业类型的专用术语是在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之后,在开辟就业岗位、鼓励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鼓励第三产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的实践过程中逐步提出来的。灵活就业顾名思义,就是与传统的正规就业有所区别,表现为用工形式更为灵活,灵活就业的人员既包括如文艺演职人员、自由撰稿人、流动兼职财务人员等,也包括一般劳动者,如家庭小时工、劳务承包工等。  相似文献   

8.
非正规就业对于改善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缓解贫困和降低产品成本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而它在我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我国对非正规就业概念的引入 “非正规就业”的提出源于国际劳工组织。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劳工组织实施了一项“世界就业计划”,在该计划中,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在大中城市许多失业者为了生计,从事一些得不到政府主管部门认可和保护的活动。 在1992年1月第15届劳工统计大会上,与会者通过了关于非经济的国际标准定义:“从广义上说,非正规部门由  相似文献   

9.
《世纪桥》2015,(8)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非正规就业逐渐成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此,高校要作出积极主动的应对,从加强教育引导、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开展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及加强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和实践有关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0.
胡鞍钢:积极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政府应保证就业机会的平等性 从现在起,应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积极的主动的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优先转为扩大就业优先;劳动社会保障政策从社会保障为重点的被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转为创造就业为重点的主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农民进城;主要新增就业渠道从正规就业转向非正规就业;从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转向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不论他(她)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