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但由于土地流转涉及国家政策、农民权益、社会稳定等多重因素,推进难度较大,各地成功经验鲜见。慈溪作为土地流转的先行者、实践者,与其它模式相比具有土地流转规模大、流转率高、农民收益多等特点。慈溪土地流转的探索及其经验为其它地区推进土地流转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昆山模式:集中土地,引进业主经营,把农民变为现代农业工人。 2005年前,昆山村与所有农村一模一样,农民从事传统农业种植,人均年纯收入2000多元。2005年后,昆山村开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民收入成倍增长,到2008年已迈过7000元大关。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引进业主,昆山村有了特色产业,既富了业主,又富了村民……  相似文献   

3.
2021年3月,正值春耕,绥化市北林区双河镇西南村村民王立柱就开始谋划外出打工了。前几年,他还放不下自家那大半亩小园,"种点啥儿都能有收成,撂荒了多可惜"。让王立柱能撂下自家小园、安心外出打工的,是滨北正大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员任秀波带来的"小园工程"——2016年5月,任秀波从西南村遍地闲置的小园中发现了商机,就与全体村民签订了庭院土地流转合同,让各家小园告别撂荒状态,重新长出希望的绿色。于是,王立柱以每年每平方米1.5元的价格流转了自家小园,这样每年能收入810元。"钱虽不多,可总比撂荒没收成强。"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农地流转",是指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前提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的交易活动。促进农地流转,是实现农地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2002年的《土地承包法》规定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他方式流转,扩大了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和使用权限。与此同时,还逐步完善了国家对农民土地的征用办法和程序以及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办法。在新的土地制度变革过程中,还应进一步确保农民对土地的产权、完善征地制度和规范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6.
正"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我省始终将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临近春节,泸县龙华村七组村民余世辉的农家乐坐满了客人。2012年他开办了农家乐,2013年我省试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他抓住机遇将自家土地流转出来入股专合社,空余时间全家还在专合社打工,这样一来每年就有了4笔收入。2015年他算  相似文献   

7.
创新来自于实践,问题解决于实践。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才能保持事业发展的活力源泉。2012年5月,宁阳县鹤山乡大胆探索乡域土地"全流转",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合作组织、集体经济"四位一体"工作统筹推进,激活了农村生产力。鹤山乡党委书记纪维建的调研日记,无论对于农村工作改革创新,还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于佩常 《奋斗》2013,(10):48-50
土地流转是指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入股、转包、转让、出租等形式,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向种粮大户、专业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目的是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以适应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客观需要。中央明确指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里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做好“引导”工作,也就是要充分认识当前土地流转的重大意义,破解土地流转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积极推动农村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半年来,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但仍有不少难题亟需解决6月11日午后,骄阳高挂。在简阳市莲花蔬菜专合社基地,五六名务工村民正把刚摘下的大棚茄子装框打包待运。丰收的景象让专合社负责人陈华容颇感欣慰:"今年的收成不错,行情也很好。银行的100万元贷款一到账,我们就立即启动实施草莓种植项目。"陈华容所说的贷款,正是当前我省试点推广的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截至目前,资阳市的简阳、安岳两县(市)共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5笔,贷款总额665万元。今年1月,我省在成都、德阳、资阳等8个市的9个县(市、区)试点开展农村土地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根本.当时代大潮呼唤着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出外闯市场时.他们对离开自己生存的土地有不少疑虑:一些农民想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而又害怕就此失去土地.因此选择协商代耕、临时性转包等简单流转方式.部分农民怕土地转包出去后自己丧失了土地经营权.没有了生活保障.因此外出打工后.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转包出去.另一方面.一些干部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不支持、不引导.顺其自然,无所作为.针对这个实际.化隆回族自治县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1.
<正>自贡市借助7年统筹城乡省级试点改革实践,创新土地流转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了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目前在我们公司打工的村民已经有170人,他们每天工作8小时,每个月有1500元的收入。"在国际富顺豆花文化产业旅游园,四川天翔豆花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益莲说,"产业园一期工程流转黄泥、高石、山林3个村1000多亩土地,这得益于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富顺县土生土长的企业家,王益莲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2.
兴庆区通过延伸组织服务链条,编织农村致富网络,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党员示范户+合作社+公司+基地",调整产业兴农。通贵乡通南村与昊王米业公司联手,以马建旭等40多名党员示范户和致富能手为骨干,成立昊御现代农业产业合作社,建成黄河金岸万亩优质米示范基地。土地流转后,吸引300多名村民在企业务工,年增收0.8-1.7万元,近400名村民外出务工,已实现劳务收入130多万元。"支部+功能党组织+基地+资金",发展经济富农。按照  相似文献   

13.
土地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保留承包权,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可以盘活资产,使得单位面积土地的价值成倍增长,增加农民的收入,加速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正湄潭自1987年成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先后取得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均衡减负、户户减负"等改革经验,为统筹城乡发展增强了内在动力。近年来,在加快统筹城乡发展中,用地需求急剧加大,土地瓶颈日益凸显。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湄潭以创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农地流转、土地资源市场配置"三项机制",控制土地总量、挖掘土地存量、盘活土地流量、用好土地质量,抓好土地利用与城镇  相似文献   

15.
正案例一在流转的土地上挖河沟行不通2012年1月12日,大山铺村19户村民与某公司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约定该公司流转19户村民共计40余亩耕地,用于绿化苗木的种植并建造阳光棚等设施。土地流转协议签订后,承包商很快支付了2012年度土地流转租金,开始平整土地。当年3月初,村民们发现,承包商在地上挖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农村中,五保户低保户将其承包地进行流转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束缚、基层组织支持力度不够、频繁发生土地流转纠纷等因素的影响,仍有不少人出于各种顾虑不愿意流转土地。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应积极开展宣传动员工作,发挥好引导作用,在坚持自愿、依法和有偿的原则下,协助五保户低保户顺利地实现土地转让。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对于北票市蒙古营镇大巴沟村的村民来说又是一个"丰收年"。他们通过与辽宁联达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农户不用种地每亩可以得到800至900元土地流转收益,同时为大巴沟村带来了12.5万元的集体收入。像大巴沟村一样,目前,北票市共有8个村级党组织通过土地流转模式累计增加集体收入100万元。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9.
纳雍县老凹坝乡平寨村土地肥沃,农民种一年粮食够吃两年。尽管粮食单产高,但村民们并不满足,他们相信土地的价值空间还大有潜力可挖。在保证吃粮的前提下,村民大胆转型,在农民讲师吴儒文的带领下打造出了"果+X"种植模式,一种果树,二种蔬菜或其他,以"长"补"短",以"短"养"长",原产出  相似文献   

20.
在土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依照法律规定,农民对自己依法获得的土地承包使用权,依法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进行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充分利用土地,对于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农业经济有积极作用,因此,国家政策和法律都对土地使用权流转给以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