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施全方位文化安全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文化与经济的发展融为一体,文化的产业化程序进一步加大。而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进程中,本民族的文化产业与世界的文化产业之间难免存在着各种矛盾,文化全球化削弱了民族文化,侵蚀了民族国家的主权。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要维护国家的民族文化利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保持自身文化独立,制定国家文化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2.
在发表于《史学月刊》2010年第1期的《美国“国家安全国家”的创生》一文中,作者牛可指出,“国家安全”理念是二战后美国政治意识形态和国际关系理念中的一个新的要素,是“国家安全国家”的意识形态和观念基础。“国家安全”理念的特性是对外部威胁的强烈感知和强调,对“安全”和“利益”含义的广泛的、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国家利益观是涵盖政治利益观、安全利益观、经济利益观、文化利益观等在内的随其革命实践而不断丰富、发展的全体。在政治国家与民族国家内在张力作用下,孙中山国家利益观的核心从追求民主共和理想转向建立统一的现代民族主权国家。孙中山国家利益观的演变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安全利益的认识 ,具有显著的国家本位主义特征。在概念上 ,国家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中关系到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基本制度的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等国家生存利益的部分 ,它是国家利益的主要成分和重要基础。在目前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 ,我国的安全利益着重体现为 :1、主权独立、领土完整与国家统一 ;2、基本制度与文化意识形态的保持 ;3、反对民族分离势力和宗教极端势力 ,保障各民族和睦共处 ;4、维护经济安全。中国国家安全利益主要集中在亚太地区 ,是多元化的 ;既有传统的安全利益 ,同时新型安全利益正在变得越来越突出。从内容看 ,政治安全利益、军事安全利益、经济安全利益是中国在亚太地区安全利益的核心成分。政治安全利益内容广泛 ,包括政治稳定、主权独立、国家统一、民族关系稳定等 ;军事安全利益着重表现为维护领土完整、捍卫祖国统一、防范军事威胁以及军控和防止核扩散 ;经济安全利益涵盖金融安全、稳定的资金来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资源安全特别是能源安全、市场安全、运输线安全、海外投资安全等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和”、“仁”、“义”、“易”为代表的价值观念、情感哲学和思维方式,是中国民族国家认同的精神源头和逻辑起点。文化认同是民族国家认同的内核。民族国家认同是全球认同的基础。弘扬民族国家文化,夯实民族国家认同基础,是抵御西方文化霸权扩张的有效手段。中国优秀的民族国家文化因其积极的价值情感、非霸权性质以及开放性思想空间而内在地具有先进性,它所具备的兼容、博爱、奉献、变通的品质是构建和谐世界、推动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思想宝库。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赵英在《政府采购与国家经济安全》(载《中国招标》2007年第4期)一文中提出,要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严格限制。他认为,国家经济安全相对应的是国家经济利益。能够提到国家经济安全层面来认识,并由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甚至采取强硬手段予以支持的,只能是国家经济利益体系中的重大国家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7.
陈宇宙在《天府新论》2008年第6期发表的《文化软实力与当代中国的国家文化安全》一文中认为,国家文化安全就是国家之间文化软实力的比较优势,是指国家为了防止异质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渗透和侵蚀时.保护本国人民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社会制度等不被重塑和同化,免受外来强势文化威胁和危害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当前南北问题成为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而随着冷战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南北问题增添了很多非经济的色彩,文化安全成为南北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交往中的国家利益之争、软权力学说的发展以及文化霸权给弱势国家带来的主客观上的威胁使得文化安全成为影响当今国际政治中南北关系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殖民主义”的侵蚀,发展中国家应树主强烈的文化主权意识,在创新和发展本民族的先进文化的同时,争取建立国际文化新秩序,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棘手的问题和严峻的挑战。国家文化安全实际上就是国家文化主权的安全。能否保护好国家文化安全是关乎一个国家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对我们来讲,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必须首先具有文化上的危机意识,必须意识到弘扬民族文化、增进国家文化安全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论》是文化统战的经典之作。从“综合国力”到“文化软实力”战略的提出.凸显出文化统战对21世纪中国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构建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先进的、和谐的、中华的文化。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坚持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统一;坚持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统一:坚持传统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坚持国内文化统战与海外文化统一与同际文化统战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秦嗣毅在《基于安全利益:我国提升国家竞争优势的策略研究》(刊载于《学术交流》2011年11期)一文中提出,从国家安全利益的视角构建的国家综合竞争优势包括:国家经济竞争优势、国家政治竞争优势、国家军事竞争优势、国家外交竞争优势和国家文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国家安全的具体所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但有三个要素或者说是层次,即利益维持、利益分配和利益追求。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家经济安全显得尤为突出。当前,中国的国家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除经济安全外,中美矛盾、台海危机、南亚问题以及地区民族分裂主义,都对中国国家安全构成了现实或潜在的威胁。中国在这些问题上,既要坚定立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又要着眼大局和未来,灵活地处理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是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优势所在。抢抓桥头堡战略机遇期,以全面开放的姿态融入到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趋势之中,在不断吸收外来先进文化并改造民族文化,以保持自身文化既具有民族特质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先进性的基础上,才能维护民族文化安全,如期实现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4.
WTO政治哲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金瑞 《理论前沿》2002,42(12):12-13
我国加入WT0,是融入全球化浪潮,在与其他国家的协作、竞争、互利、共赢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重大战略抉择。“入世”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觉行动,只有确立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哲学理念,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恰当决策、才能将由加入世贸这一契机带来的谋求超越性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本刊发表的一组笔谈,分别侧重从哲学、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对于“入世”应具有的哲学理念进行探讨,对于我们牢固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交互主体性观念,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全方位平等交往和竞争合作中谋求发展进步,当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主体性到交互主体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湛 《理论前沿》2002,42(12):8-9
我国加入WT0,是融入全球化浪潮,在与其他国家的协作、竞争、互利、共赢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重大战略抉择。“入世”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觉行动,只有确立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哲学理念,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恰当决策、才能将由加入世贸这一契机带来的谋求超越性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本刊发表的一组笔谈,分别侧重从哲学、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对于“入世”应具有的哲学理念进行探讨,对于我们牢固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交互主体性观念,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全方位平等交往和竞争合作中谋求发展进步,当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信礼 《理论前沿》2002,9(12):10-11
我国加入WT0,是融入全球化浪潮,在与其他国家的协作、竞争、互利、共赢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重大战略抉择。“入世”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觉行动,只有确立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哲学理念,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恰当决策、才能将由加入世贸这一契机带来的谋求超越性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本刊发表的一组笔谈,分别侧重从哲学、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对于“入世”应具有的哲学理念进行探讨,对于我们牢固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交互主体性观念,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全方位平等交往和竞争合作中谋求发展进步,当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孙晶 《理论前沿》2002,(12):13-14
我国加入WT0,是融入全球化浪潮,在与其他国家的协作、竞争、互利、共赢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重大战略抉择。“入世”是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觉行动,只有确立一种带有根本性的哲学理念,在重大问题上头脑清醒,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恰当决策、才能将由加入世贸这一契机带来的谋求超越性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本刊发表的一组笔谈,分别侧重从哲学、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对于“入世”应具有的哲学理念进行探讨,对于我们牢固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交互主体性观念,在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全方位平等交往和竞争合作中谋求发展进步,当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如果依照《韦伯斯特大字典》中“文化是一个民族通常生活所包含的各种项目的清单”,①给“文化”的概念界定,那么作为人道之始的婚姻实是这个清单中关键的一项内容。早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就已明确指出人类社会的生产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  相似文献   

19.
孙中山构建“五族共和”中华民族的根由是借鉴某些国家民族融合的经验,结合我国各民族在辛亥革命中团结对比的实际提出来的;基础是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最大最文明最具有同化力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内容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合众共志达到和谐大同;措施是把民族工作纳入《建国大纲》、《十月计划》、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20.
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需要一种包容而不是排斥传统安全问题的非传统安全思维。非传统安全思维不仅体现在国家安全学科10多年来的建设进程及编写出版的《国家安全学》教材中,还体现在一系列的创新性观点中。系统安全观的提出及其在国家安全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中的运用,是非传统安全思维的重要体现。把文化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纳入国家安全学体系,把国民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和国家安全活动的根本目的,把文化的先进性看作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均反映了非传统安全思维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