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读《毛泽东论科学发展》一书,深感始终贯彻着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思想。 首先,人是发展的终极目的。我们无论怎样谈发展,这只是手段,目的是改善人民的生活。如果只谈手段,不达到目的,我们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两次就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主要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的讲话充分肯定了社会科学在认识、改造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总体上说,警察科学属于社会科学。同样具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时代正迎面向我们走来的世纪之交时期,李洪志及其“法轮大法”所散布的歪理邪说居然还能迷惑为数不少的人,这实在应该引起我们多方面的反思。就拿他反科学的荒谬胡诌来说吧,几乎完全近乎梦呓与疯话了。李洪志宣称:“现在的科学不算科学,因为用这个科学这条路永远都测不到这个宇宙的奥妙”;“人类现在的科学实质上是站在一个错误的基点上发展起来的,对宇宙、对人类、对生命的认识都是错的,所以修炼界我们修炼的人根本就不承认现在的科学,认为它是一个错误。”他还胡说地球是大宇宙的“…  相似文献   

4.
事实和价值的关系问题是发展价值论的基础问题。发展观和发展价值观是发展价值论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坚持从传统的以物质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上来,促成了社会发展价值论由崇尚经济发展转向崇尚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幸福的价值世界。构建科学的发展价值论有利于从理性的层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5.
张吉喜 《前沿》2009,(2):156-158
美国达马斯卡教授的《漂移的证据法》和英国麦克埃文教授的《现代证据法与对抗式程序》两部著作都基于几乎相同的理由论证了英美传统证据规则所面临的挑战,但是这两部著作都没有言明未来的证据法将会向何处发展。从制度层面和哲学层面来看,从证据法学到证明科学是未来证据法的发展趋势;在证据法学向证明科学发展的同时,还应当强调时基本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在近日召开的“第二届中日价值哲学研讨会”上,有学者认为,21世纪价值哲学研究的主题,是如何结合环保、全球化、高科技、争取和平和发展的斗争等问题,深入价值论的研究;如何从内外打破学术界限,在不同学科的交叉点上发现价值问题的转化形态,同时做到价值基础理论、伦理与审美价值研究的相互促进。也有学者认为,21世纪价值哲学的主题应回归生活世界,即研究生活中的价值,这是价值哲学的理论品格,也是它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另外,还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哲学”的研究,关注人的生死问题。21世纪价值哲学研究的主题  相似文献   

7.
面对各种各样的价值理论,有人作出这样的断言:“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被普遍接受的价值理论”。这句话的意思,如果指的是对任何一种价值理论都存在着不同看法,那倒也不假;但若以此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无一种可以被称作是科学的价值理论,则不符合事实。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即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的理论,尽管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但谁也无法改变或者否定它作为一种科学理论的客观存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继承和发展17、18世纪古典学派政治经济学而来,其自身也是,而且还会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  相似文献   

8.
<正>我从哲学层面与大家重点谈三个概念,一是哲学价值问题,二是价值,三是价值观念。(一)首先要理解价值问题是个什么问题,从哲学上看,两千多年以来,我们的哲学思维和我们传统的习惯思维方式都不是关于价值问题的思维方式,而是  相似文献   

9.
李道志 《求索》2007,(3):66-68
从历史起源上看,科学与人文原本一家。科学与人文在以下方面有共同的基因:从经验出发,不迷信权威,勇于创造;以理性为依据;对想象力的依赖;对审美的追求;受伦理的制约;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发展。科学与人文的再度融合,有利于克服狭隘的专业意识,促进科学和人文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克服人的信仰缺失,促进人的自我健全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利于作出人类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决策。  相似文献   

10.
无论从当下现实世界所面临的问题,还是从中外思想家对马克思思想的认识、解读、阐释、运用、丰富与发展;无论是从马克思理论本身的宗旨,还是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在各个学科的渗透,我们都可以断定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资本主义在全球的扩张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越来越显示出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的生命力和时代价值。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有观点都不会过时,任何一种理论都不可能永远是科学、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而对经典文本现实意义的挖掘、对理想和现实的社会主义模式的探索、对现时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都是我们将马克思主义向前推进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让科学精神注入我们的文化”这个题目实际蕴含了两个大的前提:首先,它假定科学精神是一种人类的普适价值;其次,它认为在今天中国文化需要用科学精神进行一番改造。对这两个前提我都是认同的。下面就这两个前提中更为丰富的内涵展开谈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一)科学发展是全球发展的历史性要求科学发展是一个时代的命题,不只中国存在科学发展问题,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面临科学发展问题;不只是国家层面存在科学发展问题,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城市、区域等层面,包括个人都存在科学发展问题。实际上,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  相似文献   

13.
蒙昧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对万事万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和广泛,也就是说,我们离“无所不知”是越来越近了。这是很值得人骄傲的——很久很久以前,人怕狼,一听说狼来了就落荒而逃,只恨上帝少给造了两条腿;而有一天情况发生了变化,狼怕人了;再有一天,人要为狼划地为牢提供庇护,因为狼在人的围剿中已丧失了物种存活的可能。   这一切是从人的直立行走和会使用工具开始的;历史证明,人的强大应该拜科学所赐。   所以我们要:学科学、爱科学。   但神话和谎言还大有市场;更可怕的是,它们甚至是以“科学”的名义出现。市场上有大量…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科普 从形式上讲,科普是人与人的双向交流,是人对人的工作。从内容上看,科普工作主要是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宣传身体的科学,这对每一个人都是必要的、适用的,包括医疗卫生、健康保健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二是宣传身边的科学,因为我们每个公民在社会上所处的具体环境不一样,那么他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也是不一样的,在具体的科普工作中就要针对这种差异来组织开展相应的科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展大趋势,我相信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关注的事。我常常跟大陆的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朋友说,你们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一群人:第一,你们亲眼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最巨大的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崛起;第二,你们不但亲眼目睹了,还基本上都亲身参与到这个崛起的过程中来;第三,最重要的就是你们基本上都分享了这个巨大崛起所带来的利益。但是我想...  相似文献   

16.
从农业产业化角度研讨“兴发现象”,势必要在两个极为重要的层面上理解“兴发”十年来创业实践的真实价值和深刻内涵。一个是从中国农业发展大趋势和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层面,审视“兴发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另一个是在操作层面,考察“兴发现象”所展出的...  相似文献   

17.
20年前,举国上下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无论从理论和实践上看,留给我们的启示都是极为丰富和深刻的。20年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在思想理论上的最大收获之一,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其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走向价值观与真理观的高度统一。为了贯彻十五大提出的深入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要求,本文就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从社会主义价值观与真理观的统一角度,谈一些初没看法。社会主义思想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以单纯的价值构想为特征的空想社会…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一方面加速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使科学理性进一步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的过程。由此而言,科学理性似乎已成为判定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尤其是在今天的全球化背景下,更需要一种理性的精神作为我们深层次的观念支撑,因而对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理性状况的研究就成为必要。什么是科学理性?在一向缺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资本逻辑批判与人全面发展理论具有密切相关性,体现为共同的逻辑出发点、理论分析批判视角和价值目标。在逻辑出发点上,二者都从科学的实践观切入;在理论分析批判视角上,二者都采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其自身关系的三维分析批判视角;在价值目标上,二者都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这些相关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20.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里的“本”是指人应当成为我们一切行动的目的、发展的根本手段与考虑发展的出发点。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方针要以人及其需要(扩展为最大多数人的多层次需要的全面协调)为发展准则,社会经济制度安排和生产、分配、消费、交易、管理行为都应当把人的需要作为目标并依靠人力资源来提升科学发展的水平。例如,生产过程中要有健康、愉快的工作环境,以体现和尊重劳动者的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