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本书是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收录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样体裁文章和部分自绘画作。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了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与人  相似文献   

2.
悦读     
正政治《大勇中国》作者:伍旭升荐言:该书以阐扬"新民族""新文明"崛起为主旨,既反对狭隘激进的民族主义,又张扬当代中国的大勇精神,诠释了"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国家意志。书中提出了一系列新颖又极富冲击力的主张,如"和为贵岂能一厢情愿""以文明连线战胜民主之弧""重塑21世纪中国的绅士文化""不文明,非中国"等。该书或将在中  相似文献   

3.
范永海 《当代贵州》2013,(23):60-60
歌德说:"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拜读完吴官正同志撰写的《闲来笔潭》一书,深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孙永春同志推荐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阅读这本书用心良苦,很有意义。这本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话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休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虚实结合的虚构篇章。看似闲来之笔,潭内蕴涵深意。  相似文献   

4.
好书推荐     
《理论导报》2013,(6):63-63
《闲来笔潭》 本书是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所见所闻、所忆所思、所感所悟的自我记录,收录回忆、随笔、散文、小说、对话等多样体裁文章和部分自绘画作。全书分“岁月难忘”“静思杂记”“读书随感”“春水煎茶”和“少长闲集”5部分,生动记录r作者的童年记忆、求学经历及部分工作回忆,娓娓讲述了许多人生哲理和为政之道,透显出一份至真至深的质朴情感。书中穿插的45幅画作,进一步增添了本书的审美与人文趣味。全书内容鲜活,文理交融,意境别致,是一部非常独特的兼具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个人著作,读来益人心智、怡人心性。  相似文献   

5.
《党员干部之友》2013,(7):61-61
《闲来笔潭》吴官正著人民出版社本书收录了吴官正同志离开领导岗位后创作的随笔、散文、杂记、小说、对谈等文学作品及部分画作。既有青少年时代的生动回忆、工作后的难忘经历以及退后所思所悟等写实之作,又有寄实于虚、寄虚于实、虚实结合的虚构篇章。读来或使人感慨,或令人称奇,或怡人心智,或催人奋进。  相似文献   

6.
党建热线     
吴官正:进一步加强国企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在山东青岛考察部分大型国有企业时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吴官正  相似文献   

7.
陈丕显同志的回忆录,《在"一月风暴"的中心》一书,近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再现了作者在"文革"前担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传奇经历,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这些材料为研究党史提供了珍贵材料。江泽民同志为该书题写了书名。 本文摘自陈丕显回忆录的一个章节。他的回忆有助于我们反思这段历史,总结经验教训,大力弘扬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作风,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8.
好书推介     
正《诗词课》作者:马大勇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内容简介】作者凭自己多年的诗词创作与研究,独出心裁地提出了"五个交通"的诗词新读法,即"内外交通""古今交通""雅俗交通""情理交通""知行交通",辅以众多诗词作品实例,为读者全方位地呈现了"读""解"甚至"作"诗词的方式方法,是一部难得的读诗、解词、明理的佳作。本书有识见、有考据、有性情,角度独特新颖,文笔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9.
满妹 《共产党人》2006,(11):29-32
在胡耀邦同志诞辰95周年之际,我们选编了由胡耀邦的女儿满妹(即李恒)撰写的《思念依然无尽——回忆父亲胡耀邦》一书中的部分章节,以寄托我们对胡耀邦同志的缅怀之情。该书作者以女儿的视角,翔实地记述了父亲最后的日子,作品蓄积多年,和泪而成,字里行间流淌着女儿的无尽思念。该书对于人们了解胡耀邦同志,了解我们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艰辛备尝的岁月,学习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追随他们的未尽之志,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日,吴官正的《闲来笔潭》出版后引起很大反响,书中首次披露了他从政道路上的一些重要经历,从中能够感悟到吴官正决策、为政方面的领导艺术,尤其是批评人的艺术。领导者首先要领方向,使下级明白前进的方向,按照既定的方向前进。当下级的行为与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及时纠正偏差,乃至批评就必不可少了。但领导者纠正下级偏差、批评下级的时候要讲究领导艺术。吴官正批评人,就很妙。一次,吴官正乘车去平阴,看到本来身披绿装的山,被挖得千疮百孔,心情沉重,就问身旁的时任济南市市长谢玉堂:"你知道愚公是哪里人吗?"谢玉堂回答说:"大概是河南人吧?真说不准。"吴官正又问:"愚公的后代现在何处?"大家愕然。吴官正接着说:"愚公是河南济  相似文献   

11.
《回望》     
正凭借《繁花》摘得茅盾文学奖的上海作家金宇澄推出新作《回望》,该书采用了3种不同的叙事方式,分别回忆了他父亲的特工生涯,以及母亲以大量旧照所展示的"时光之变"。"我常常入神地观看父母的青年时代,想到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历史塑人,既在外表,也在内心。作者的父亲是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上海谍报团"成员,这个坚持抗战的中共地下组织因受东京佐尔格小组的牵连被日本特务机关破获。在作者笔  相似文献   

12.
苏悅 《唯实》2014,(10)
正《清流远去》作者张昌华,中国作协会员,资深文学编辑,江苏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致力于文化名人传记创作。其作品曾获第二届、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奖"。该书承袭作者之前已出版的"文化名人背影"系列风格,为现当代文化名流雅士撰写小传式的随笔。全书分三个部分:"旧时月色"、"收藏落叶"和"根深叶茂",时间跨越百年,记录了这些传主人生的吉光片羽,从中反映出现当代文坛的盛景以及文人风骨、文学薪火传承的精神。该书图文并茂,装帧独特,宜读宜赏宜收藏。第一部分"旧时月色"收录的是"俱往矣"的风流人物。自李瑞清始至刚刚谢世的罗孚(柳苏)止,包括李瑞清、蔡元培、史量才、王福庵、马君武等,他们名  相似文献   

13.
正《墨子》一书是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墨翟及其弟子思想的汇编,西汉时期有71篇,目前可见53篇,其余已散失。该书内容广泛,覆盖政治、哲学、伦理、军事等多个领域,体现了墨子及其门人的基本思想主张。学界大多认为其思想可以归结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等10个方面。其中,"兼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治理》作者:罗家德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2020年3月朋友圈、工作圈、兴趣圈……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圈","圈子"之下交织着复杂的关系网络。关系深深地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根基,"讲关系""混圈子""谈交情"成为很多人的生存宝典与登龙之术。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罗家德指出,中国人对"关系"存在着不少误解。这些年来,作者走访调查小岗村、华西村、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由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编辑的《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亲历记》一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该书贯穿以"三亲"(即亲身经历、亲见、亲闻)史料为主的方针,从大量的已公开出版或发表的书刊中精选当年军事调处亲历者的回忆文章汇编成册,共计35篇,广及国、共、美三方人员及新闻记者。其中,中共方面的有24篇,国民党方面的有8篇,美方回忆文章1篇,新闻记者的回忆文章2篇。该书在每篇文章标题之下增写作者简介,并编写了《北平军事调处执行  相似文献   

16.
卢平 《先锋队》2013,(27):52-53
从《正道直行》、《民贵泰山》到新作《闲来笔潭》,退休后的吴官正同志笔耕不辍,遇事从容应对,睹微知著,不断地感悟人生,指引后人。歌德说: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闲来笔潭》就是一部极具特色的领导人著作,文风朴实、感人肺腑,通篇浸透了一个"真"字。阅读此书,心灵得到洗涤,确如正在和高尚的人对话一般,也感觉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闲来笔潭》共分5个部分,有作者成长的艰辛,有从政后为官的原则、为民的情怀,有退休后的心态,也有广泛涉猎图书的观感。细细品味,全书贯穿着一个突出的主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文化中的小说传统:陈文新学术论集》是"孔学堂文库"第四辑(2018年)中的一册,收录了近年来作者撰写的21篇文章。全书采用"辨体研究"之方法,分别对"子部小说""传奇小说""明代章回小说"和"清代章回小说"等古代小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以  相似文献   

18.
新书推荐     
《改革放言录》作者:胡德平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年2月《改革放言录》是胡德平继《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之后推出的另一重磅力作。该书汇集了作者从1984年以来,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关于中国改革问题的文章、讲话、访谈及书信100余篇,是作者对中国的政治思想、历史文化、民主法治、民营经济以及"三农"问  相似文献   

19.
驳第三次“左”倾路线的九篇文章与“历史草案”《胡乔木回忆毛泽东》编写组编者按:《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分“谈话录”和“初拟稿”两部分。这里先发表“初拟稿”中的一篇,以飨读者。在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以后,毛主席写了两个很重...  相似文献   

20.
内容概要:该书是《中国改革》杂志社资深记者、编辑,多家媒体的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马国川所著。作者围绕2004年以来中国改革的大争论展开,客观地总结了"第三次大争论"涉及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