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1925年12月,湘潭籍青年共产党员贺尔康从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毕业回到长沙。1926年2月,被委派到衡山担任农运特派员,随即到柴山洲(今衡东县境内)一带开展农民运动。他一边发动农民组建农协;一边帮助农民从经济上摆脱地主的高利贷剥削。4月,成立了“柴山洲特别区第一农民银行”。  相似文献   

2.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下,广东西江地区的地方党组织、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的纷纷建立,一大批优秀的西江籍农运干部在农民革命运动中不断涌现,从而推动了西江地区农民运动的全面发展,在广东省乃至全国都颇有影响。另一方面,西江地区农民运动所取得的胜利,又为全国的农民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民运动干部,解决农运干部与农民运动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倡议下,国共两党于一九二四年七月——一九二六年九月,在广州举办了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一大批农运骨干,对农民运动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在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前夕,为了“适应北伐战争的发展,培养各地农运干部”而举办的,全国二十个省(区)的三百二十七名学生参  相似文献   

4.
周廷光 《湘潮》2005,(4):4-7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是大革命时期继广州农讲所之后,由中国共产党倡议,国共两党合办的又一所培养农运骨干的学校。同为农运领袖的毛泽东、方志敏在武昌中央农讲所有一段鲜为人知的交往。  相似文献   

5.
正广宁地处广东省西北部,位于北江支流的绥江中游,是广东著名的革命老区,是西江地区农运模范县,是广东四大农民运动领袖之一的周其鉴的家乡,也是进入中央领导机构西江籍第一人薛六的家乡,是西江地区建立最早、时间最长的革命老区。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宁涌现了无数的革命先烈,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诗篇,成为西江革命斗争的中心地区。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世纪以来,学界对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兴起和失败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与农民运动的关系、国共两党的农运政策及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近十年来学界关于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的综述,有利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艺术家,大家会很自然地想到一类人:他们长发披肩、衣着另类,行为乖张、脸上笼罩着或颓废或落寞的气息,常常旁若无人,愤世嫉俗,世人皆不入其法眼。  相似文献   

8.
《湘潮》2021,(5)
正衡山是千年古县,素称"文明奥区",更是革命老区。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1927年1月,毛泽东历时10天9晚,深入衡山乡村实地考察指导农民运动,点燃衡山人民的革命热情,书写衡山农运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北伐战争的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迅猛发展,其势如暴风骤雨,沉重地打击了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国民党右派和土豪劣绅诬蔑农民运动"糟得很""破坏了社会秩序""妨碍生产""妨碍税收",  相似文献   

9.
袁晓磊 《世纪桥》2020,(3):42-45
澎湃是我党早期的农民运动领袖,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他在早期形成的农运思想,为他在后来领导海陆丰农民运动和建立海陆丰抗日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他在实践中领导海陆丰地区进行农民运动,创立抗日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为我党后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和其他根据地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深刻地剖析了大革命时期江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阐述了波澜壮阔的江西农民运动的兴起、发展、低潮等发展历史脉络;总结了江西农运对开创井冈山、赣东北、东固等革命根据地,培养和锤炼革命干部,支援北伐的历史功绩及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1.
正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不畏白色恐怖,以武装斗争来回答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领导了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仁化暴动便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仁化暴动不被党史界所关注,笔者认为,仁化暴动不能被忘却,要进行深入研究。一、大革命时期仁化农民运动蓬勃开展,为暴动打下深厚的基础1924年1月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后,在共产党人的推动下,广东各地农民运动快速发展,尤其是东江地区。  相似文献   

1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心任务是北伐战争,农民运动配合、服务于北伐战争,其支援力量和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但毋庸讳言,农民运动中的一些过激行为也给北伐战争带来了某些消极作用。很长一个时期,农运主流是健康的。但一经发动起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过火”、“幼稚”举动。特别1927年上半年,湖南提  相似文献   

13.
本文深刻地剖析了大革命时期江西农民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阐述了波澜壮阔的江西农民运动的兴起、发展、低潮等发展历史脉络:总结了江西农运对开创井冈山、赣东北、东固等革命根据地,培养和锤炼革命干部,支援北伐的历史功绩及其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4.
于洋是望奎县的农民,他的表弟李龙在县城学习汽车修理.2002年3月,李龙找到于洋,说自己想开一个汽车修理部,急需一笔资金,请表哥帮忙借一借,"抬"点儿款,并表示愿意支付一定的利息.于洋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程辉.  相似文献   

15.
1927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衡山考察农运时,一直奔波忙碌。临走的先天晚上还在整理材料。鸡叫了,当时衡山地委书记向钧请毛委员休息,并要求他多停留一天,一起谈谈家常。地委陈新宪、贺尔康等其他同志也极力挽留。贺尔康说:“老师来了,弟子尚未及招待。”向钧别号素我,是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亲表弟,自幼常来常往;贺尔康化名过激,先后在湖南自修大学和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过,是毛泽东的学生。当时陈  相似文献   

16.
党的一大至三大期间,彭湃在海陆丰地区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农民运动。党的早期农村政策对海陆丰地区农民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党的一大期间,彭湃开始在海丰县向农民宣传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党的二大重视农民强大的革命力量,大会结束几天,彭湃就组织了"六人农会",后发展为赤山约农会、海丰县总农会,再到惠州农民联合会,会员近20万人。党的三大通过《关于农民问题的决议案》,海陆丰农民运动也发展成为广东省的农运中心,成为全国农民运动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周其鉴是广东农民运动的四大著名领袖之一,是我党早期开展武装斗争的先驱者之一。他为北江地区的农民运动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促进了广东以至全国的农民运动的发展。 北江地区包括由江、英德、清远等15个县,粤汉铁路纵贯南北,韶关是北江地区的政治中心,历来是兵家重地。1924年1月,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促进了广东农民运动的开展。这时,共产党员周其鉴遵照党的指示,出任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1924年,广东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周其鉴、阮啸仙、罗绮园等先后到北江进行革命活动,为开展北江农民运动打下思…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革命斗争史上,第一个为农民运动而献身的是共产党人周水平。毛泽东在先于《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8个月发表的《江浙农民痛苦及其反抗运动》一文中,介绍了周水平的事迹。周水平被反动军阀杀害已85年了。  相似文献   

19.
杜俊华 《四川党史》2003,(1):32-33,31
大革命后期,毛泽东作为第6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所长,为四川农民运动培养了一大批农运骨干,促进了四川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四川许多地方都建立了农民协会和自卫军。在与敌斗争中,农民自卫军贯彻毛泽东的对敌斗争策略,牵制和打击了四川的反动军阀和团阀势力,支援了国民革命军的北伐和四川的顺泸起义。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浅析毛泽东与四川农民运动的关系。一、毛泽东为四川培训了一大批农民运动骨干大革命后期,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农委书记,曾先后主持了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和武汉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彭绍辉,湖南省湘潭县上七都瓦子坪(今属湘潭韶山区)人,1906年9月6日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从22岁参加平江起义开始,他征战戎马,历经血雨腥风,由一个农民子弟逐步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并被授予上将军衔。在战火纷飞的岁月,彭绍辉沙场驰骋,弹雨如沐,失去左臂,人称"独臂将军"。平江起义,革命生涯开启1926年,湖南的农民运动蓬勃开展,湘潭的农运更是轰轰烈烈,农民们贴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