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熙 《法国研究》2010,(1):36-42,82
法国作家让·科克托的艺术创作涉及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诸多领域。俄耳甫斯神话成为贯穿其毕生的重要题材,他的多部作品都与这一题材有关。我们主要以科克托的电影《俄耳甫斯》为例,考察他以电影语言重写俄耳甫斯神话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俄斯力图维护在中亚的传统影响和主导地位,因而希望中国的介入有助于实现它的这一目标,但如果中国势力在中亚的上升反而削弱了俄在中亚的地位,则中俄在中亚发生摩擦就难以避免.  相似文献   

3.
俄苏"红色经典"在当代中国的接受程度及其产生的影响超过任何一种外来文化。然而,究竟是以中国当代现实政治的立场来"改造"俄苏"红色经典",以期让它更有针对性地为中国当代现实政治服务;还是凸显俄苏"红色经典"的本来面目,尽可能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作出不牵强附会的现实阐释,这是俄苏"红色经典"在当代中国接受史中一直存在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科索沃危机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北约关系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危机。本文首先考察了科索沃危机对俄北双边关系的冲击和考验,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这次危机对俄北双边关系未来发展以及欧洲安全建设的影响和涵义。科索沃危机打破了俄罗斯和北约寻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以及"制度化合作关系"的神话,为日后俄北合作机制的调整和变革埋下了伏笔;这次危机也再次强化了美国和北约在欧洲安全新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俄罗斯在这一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危险进一步加剧了。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出乎意料地促成了俄美欧关系的靠近,但它们都抱有不同的目的,俄罗斯经济发展需要美欧的支持,所以,"9·11"事件正好成为俄与美欧改善关系的契机,欧洲希望借此机会,建立一个"完整"的欧洲,美国则从反恐需要出发,认为没有俄罗斯的支持,反恐战争是难以取胜的,所以,基于各自战略的考虑,俄美欧走到了一起.  相似文献   

6.
90年代中期以来,俄印经贸合作得到恢复,其主要原因是两国解决了遗留的债务问题,俄罗斯开始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以及印度对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今后俄印经贸合作将进一步发展.其主要促进因素是俄罗斯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印度经济在信息产业发展的推动下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俄印两国日益增长的经济互补性以及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7.
"韩流"与"华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韩国的“酷龙组合”,以《摆脱城市》这种无论在内容还是演唱风格上,令中国青年耳目一新的韩国流行音乐,成功敲开了北京文化市场的大门。尔后,HOT、神话、天使等组合相继来到北京,伴随着这股韩国流行音乐热,韩国电视剧、韩国的电影也开始抢滩中国。电视剧《天桥风云》、《爱情是什么》等纷纷在中国的电视台播出;2000年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韩国电影及学术会议、2001年10月中国电影资料馆等单位在北京、成都、上海举办的《韩国电影回顾展》……这种大规模的涌入,被中国媒体称之为“韩流”。  相似文献   

8.
英俄纷争问题探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英俄两国围绕利特维年科事件发生的纷争,其激烈程度几乎可以与冷战时期的同类冲突相提并论,两国关系由此陷入低潮.英俄之间的这场纷争是长期以来两国关系演变的结果,也是战后东西方势力较量的缩影.造成英俄产生纷争的主要原因有:两国对于重大问题的立场存在分歧;在双边关系方面不断发生摩擦和冲突;仍在进行针对对方的间谍活动和驱逐行动;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不够,其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实力的迅速恢复和增强以及随之而来的国家目标、国策和战略调整.英俄纷争的走向,在短期内尚难看到缓解的迹象.但从长期来看,英俄关系不大可能因这场纷争而发生剧变,其负面影响应当较为有限.  相似文献   

9.
在俄罗斯对外战略中,"后苏联空间"一直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整合分散的"后苏联空间",最大程度地推动以俄罗斯为主导的次区域一体化,是俄罗斯多年来一贯推行的方针政策.在"后苏联空间"中,哈萨克斯坦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俄哈关系构成俄罗斯重塑"后苏联空间"的一个重要环节.俄罗斯追求在世界上"最大行动自由"与哈萨克斯坦确保自身"自主性"的互动过程中,俄哈之间构建出特有的安全模式.通过对俄哈之间存在的三种复杂安全模式进行全面的梳理,同时以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安全模式为参照系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可以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俄哈两国的战略关系,并有助于评估俄哈安全合作的现状及前景,以及这种安全模式对整个欧亚格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8月9日,一向以有惊人之举而闻名的俄总统叶利钦,在突然解散斯捷帕申政府时宣布,俄国家杜马选举将于今年12月19日按期举行,并正式推举普京出任俄总理,作为他的“接班人”参加明年俄总统大选,从而拉开了四年一次的俄新一届国家杜马和总统选举的帷  相似文献   

11.
苏庆先 《新民周刊》2012,(27):70-71
脸上的表情不是忧伤也不是欢喜,只是坐在那里,好像真的在沉思什么。也斯罹患肺癌的消息已在文友中传开,但眼前的他,却丝毫显不出遭受病痛折磨的痕迹。记者在香港会展中心一间会议室里见到他时,他一身格子西服,头戴鸭舌帽,就那么温文尔雅地、安静地坐着。  相似文献   

12.
俄欧能源:冲突还是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欧之间的能源合作有其历史基础和现实需要,尽管俄罗斯同乌克兰、白俄罗斯之间发生油气争端,但并不意味俄罗斯试图放弃同欧洲的能源合作.乌白两国作为管道过境国,在俄欧能源对话中将扮演支点作用.俄罗斯的能源战略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俄日和平条约谈判和北方领土争端是二战后苏联时期遗留的历史问题。苏联解体后,俄日两国试图通过谈判解决北方领土问题,签署和平条约,为俄日关系的全面发展扫除障碍。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法律和政治原因,俄日双方在北方领土问题上仍存在严重分歧。俄罗斯曾提出在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基础上,以妥协方式彻底解决北方领土问题, 日本则坚持全部归还北方四岛的立场。由于俄日立场的截然对立,使俄日在签署和平条约和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上深深地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4.
虽然在文艺创作中,作家与哲学家的界限有所区分,程抱一先生的文学语言却处处力显其人生哲学。旅法半个多世纪的他是法语文学界成功的文化摆渡人之一。熟谙中西方文化精髓,程抱一通过其文学作品成功地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在经历了大部头的文学艺术评论、小说、诗歌创作之后,晚年程抱一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对"死亡"的思考上,而这一初衷是为了通过"死亡"来探寻生命的意义。观其作品与语言,西方"俄耳甫斯之道"与东方的佛教禅学,道家的生死观与基督教的生死观对其均有着深刻的影响。"超越死亡去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成了他孜孜不倦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二战结束后,苏联发布了1945年11月20日与1946年1月20日两个恢复中国俄侨国籍令,以彻底解决中国俄侨问题.苏联恢复俄侨国籍的多重目的及其在解决俄侨问题上的一系列不正当做法,直接构成了对中国国家利益及国民党自身利益的重大威胁与损害.为此,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外交上尽量予苏联以合作和便利的同时,进行了暗中的抵制与反击.然而,弱势的国际地位和"恐苏助共"的致命伤,使其抵制与反击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作用不大.苏联恢复中国俄侨国籍的目的基本达到.中、苏双方围绕以苏联恢复俄侨国籍为中心的中国俄侨问题而展开的交涉和斗争,是该时期双方关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格俄关系的走向,主要由俄罗斯政府及其政界对格鲁吉亚所持的态度决定.俄地政治家的思想和观念长期形塑着俄罗斯的政策,他们的核心主张是抑制格与西方的接近,分裂格鲁吉亚,最终消除俄在南高加索地区的障碍.在格鲁吉亚方面,虽然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但恢复其领土完整是不变的目标.俄格不同的定位,使得后苏联时期双方的关系异化,并导致了2008年的冲突.糟糕的是,这场冲突并没有改变俄格任何一方的立场,反而强化了各自固有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法兰西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虽然一个位于欧洲的西部 ,一个位于欧洲的东边 ,但他们都是背靠大陆、多面临海的大陆性国家 ;历史上都是农业比较发达、以陆军为主的军事大国。尽管在 1 81 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发动了侵俄战争、攻下了莫斯科城 ,而且在此前后法、俄之间多次交战。但有趣的是 ,无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法、俄两国都是作为同盟国反对共同的敌人——德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俄罗斯 (前苏联 )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成为世界的一级 ;法国则成了北约重要的一员。然而 ,仅仅半个世纪 ,苏联军队土崩瓦解 ,俄罗斯几度衰落 …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以来,法国对俄政策摇摆于大西洋主义和戴高乐主义之间,游走在价值观和利益之两端。2000年以来法国三任总统治下的对俄政策变迁,基本上沿袭的是传统的平衡战略,但逐渐由利益导向转变为价值观导向。法国的对俄政策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欧美俄大三角关系、欧盟北约双东扩、法国战略考量以及国内精英对俄罗斯、对法俄关系的认知等。当前,马克龙治下的法国以欧盟建设为核心依托,以多边主义为战略手段,在美俄中三国间奉行均衡原则,以实现其"法国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21世纪“中印俄”战略三角结构是一种新型的非结盟关系,并通过分析该战略三角关系的现状、潜在问题和发展前景,指出三角关系结构实际上是不对称的,会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俄白联盟建设的动因与过程,介绍了西方及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两国对俄白联盟及其前景的评估,重点分析了俄白联盟进程中的问题与难点.本文认为俄白联盟的建立首先是出于地缘战略利益的考量,两国一体化任重道远.但无论出现何种政治变化,俄白都将致力于推动两国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