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朝的《笑史》上记有这样一个故事:宋朝神泉县张县令为显示其“廉政”,贴出了一张告示:某月某日是我的生日,各级各类人等,都不要送贺礼,望互相转告,众皆知悉。众人领悟其意,备好了礼品。生日那天,全县的官员士绅纷纷赶到他的府第,送去数不清的绫罗绸缎、金银财宝,张县令都一一笑纳了。  相似文献   

2.
“一钱斩吏”之断想马良德宋代,崇阳县张县令发现库吏偷了一枚小钱,遂杖之。谁知这吏不识时务,竟在衙上质问知县:“我不过拿了一枚钱,犯不上这般打我,难道你能杀了我不成?”张知县闻之勃然大怒,遂拔剑刺之,那吏当真被张县令杀了。这是宋人罗大经编写的《鹤林玉露...  相似文献   

3.
献礼     
老纪检干部杨大爷因心脏病住院快两个目了。一天,他对小儿子兴苏说:“我要出院回家。”儿子一惊:病还没好,回家干什么?“回去过生日,提前过!’儿子还是疑惑:过生日?这大热的天。杨大爷果断地说:‘什么也不要问,给建国、振亚、惠民打电话,就说6月30日爸爸要过生日。不用回来,不要寄钱,也不要买吃的,每人送一份爸爸喜欢的礼物就行了。”到了这天晚上,杨大爷一家三口围坐一桌,生日宴会就开始了。菜不多,中间是一个大蛋糕。杨大爷用颤抖的手点亮了75根小蜡烛,让儿子斟满了酒。“下面开始献礼。”明白了父亲的心意,兴苏主动…  相似文献   

4.
廉政效应     
时下,“效应”一词使用甚广。愚以为,为官者的“廉政效应”最为重要,实在应当身体力行才是。为官者的“廉政效应”有哪些具体表现呢?以史为鉴,略谈二三。首先为表率作用。古人曰:“贪者,民之贼也,廉者,民之表也。”客观事实确乎如此。清康熙年间,卫慎之出任庐龙县知县,庐龙地处南京北京两地的必经之道,驿使未来往往,卫公都亲自经营办理,从不发生骚扰百姓的事件。魏敏果公巡察京都辖区到庐龙县,衙门安排好的东西他不吃,只喝了一杯水。别人问之,他回答说:“卫县令只喝了庐龙的一杯水,我也只喝卫县令的一杯水吧。”请看,这…  相似文献   

5.
“打草惊蛇”出自宋朝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惊蛇’。”说的是贪官县令王鲁,在看到百姓联名状告自己手下主簿贪污时的判语。  相似文献   

6.
善待其宝     
近偶读《左传·襄公十五年》中子罕拒礼的故事,感触颇深。文曰: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相似文献   

7.
聊天时,朋友阿存苦笑着告诉我:“我爸每年过生日,我都要送他一台电视机。” “都不换一下?”我说,“也太没创意了。” “我本来也想换个花样,”阿存说,“但是,他常看电视越看越生气,气得拿东西砸电视,所以他的电视常坏掉。上个月,他看某某人的评论节目,又拿酒瓶砸电视了。这样也好,我完全不必为送什么伤脑筋。”  相似文献   

8.
骗局双趣     
赵进一 《检察风云》2011,(23):48-49
记者揣摩拉翁的本意是:聪明人被骗,是一件趣事;反之,骗子被回过神来的聪明人所骗,更是一桩趣事,此谓“双重趣事”。当然,聪明人之“骗”,应建立在符合法律的基础之上。这样的“骗”,不但幽默,也是同骗子斗智斗勇的—种方式。  相似文献   

9.
“公不私谢”和“公必私谢”赵玉琴明代江陵县令范理因为清廉,被当朝扬宰相推荐,提升为德安太守,范理受到重用,同僚劝他应该重礼感激宰相.范理答曰:"宰相为朝廷用人,我为朝廷出力,皆是为公办事,并非私人之交,公不私谢嘛,如果重礼酬谢,岂不亵渎了宰相的仁爱?...  相似文献   

10.
“留一生廉洁给自己,送一份幸福给家人!”日前,山西省襄垣县审计局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家中均有一张写着这一警句的“家庭亲清联系卡”。“家庭亲情联系卡”共列出10项监督内容,主要包括:是否承担抚养教育子女和赡养父母义务;是否在家自学专业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是否利用手中权力参与宴请及其他娱乐活动;是否参与不正当的社会交往;是否参与封建迷信、赌博、色情活动;是否插足他人婚姻,追求糜烂生活方式;是否违反规定收受礼金、有价证券及跑官要官;是否利用升迁、生日、婚丧等事宜收敛钱财;  相似文献   

11.
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不仅武艺超群、威震华夏,而且忠肝义胆、美名远扬。那么关羽受贿又是怎么回事呢?这得从一个传说谈起。据说关羽死后掌管阴阳。一日看见判官在审一个新鬼,便问:“此鬼何罪?”判官答曰:“此鬼犯谄罪,一生阿谀奉承,拍屁逐臭。依律应割其舌,入地狱,不得超生!”关公听罢大怒:“关某生平恨谄者,其人害忠良,惑主乱国,速速推出行刑。”小鬼高呼:“世人皆言关大人明察秋毫,功德无量。我只谄了几个浑官,何以不得超生,请关圣帝君明察。”关公闻:“明察秋毫”、“功德无量”。“关圣帝君”之言,遂大悦,令将小…  相似文献   

12.
阿碧 《检察风云》2010,(11):30-32
最近,江西省宜丰县公安局抓获了一伙利用世博会在网络上行骗的骗子。这些骗子创建了假冒的世博会网站,网站首页页面与“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网站”基本一致,栏目设置也相同,只是比官方网站多设置了“幸运用户”领奖区。骗子也是能与时俱进的,他们往往也能采用一些新技术来进行诈骗。早先骗子利用报刊、电话和手机进行诈骗。  相似文献   

13.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分数揭晓,几家欢乐几家愁。高考所透出的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气氛,依然在招生过程中延续。各类招生骗子也开始“粉墨登场”,为了达到骗人钱财的目的,可谓极尽所能。这些骗子的目标只有一个:骗钱。为了能让孩子上一所理想的学校,许多家长“病急乱投医”。  相似文献   

14.
论“高帽”     
论“高帽”王志平明·刘元卿《贤弈编》中有一则典故《悦谀》,大意是讲粤地一县令喜人奉承,每颁布一政令,下属均众口一词赞誉,县令非常高兴。一衙役知其所爱,故意与旁人耳语:“凡是当官的,大抵都喜受人奉承,只有我们主人不这样,对别人的赞誉看得很轻!”县令听到...  相似文献   

15.
谢文英 《方圆》2021,(8):70-73
这一天很巧——4月23日,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也是我国著名诉讼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先生91岁生日。在先生的寓所,记者送上一束鲜花,向先生祝寿,表达由衷的敬意。下午的阳光很好,先生的书房里很暖。先生说,自己一生都在读书、写作,是读写的一生,也是追求“立言者”的一生。  相似文献   

16.
“黄帝李法”辨李明德《汉书·胡建传》记载:“《黄帝李法》曰:壁垒已定,穿得不由路,是谓好人,好人者杀。”苏林注云:“狱官名屯。”盂康注云:“兵书之法也。”颜师古注云:“李者,法官之号也,总主征伐刑戮之事也,故称其书曰《李法》。苏说近之。”关于胡建的事...  相似文献   

17.
郭舞云 《政府法制》2009,(14):57-57
今年,山西省阳城县人民检察院将连续坚持了5年的为干警过生日由礼仪公司送一个生日蛋糕、一份生日礼品的做法,改为在机关局域网上送一份温馨提示,送一句祝福语,赠送一张购书卡。  相似文献   

18.
清人石成金《笑得好》中有一则笑话:某农人在儒学殿前撒粪一堆,学师闻知,怒送官衙。县官斥责农人“秽触圣人”,问:“愿打愿罚?”曰“小人愿罚。”县官遂判“纳银一两五钱。”农人取银三两一铁,县官接过纳入袖中,对农人曰:“这锭银子不必剪开,准你明天再到学殿前出一次大恭罢。”罚款的目的,是为了惩戒和制止“秽触圣人”,而罚款的结果却是“准你在学殿前出一次大恭”。这当然是笑话。然而这样的笑话在生活中却是会常常遇到的,且看,见诸报端的两例:在一次计划生育检查中,某乡的书记乡长因该乡超生问题就地免职,该乡长气呼呼…  相似文献   

19.
(一) “诸葛”表弟献损计刀割脖子“砸杠子”“把他绑起来送派出所!这么大把年纪还出来花嫖什么?”公元1994年4月26日下午,在齐国故都临淄的一家农舍里,刘  相似文献   

20.
《法律与生活》2009,(1):61-61
专门找“老乡”行的美国籍“骗子保罗”3日被墨西哥警方逮捕归案。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总检察院3日发布新闻公报说,这名美国骗子使用多个化名,在墨西哥城重要旅游景点以美国游客为主要对象行骗达十几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