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论第三部门与社会管理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期的中国需要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是社会管理职能发挥的唯一和最好主体 ,文章阐述了第三部门参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具有的功能、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进而原则性地提出了充分发挥第三部门社会管理职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以来,乡镇职能的演变历程经过了1949年至1958年的乡镇职能初步确定,1958年至1983年的乡镇建制受挫、乡镇职能丧失及1983年以来的撤社建乡、乡镇职能恢复和发展三个时期。乡镇职能的演变与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新形势下,强化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既是社会转型背景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乡镇行政生态环境改变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践中,强化乡镇公共服务职能困难重重,主要是:压力型体制下事权与责任高度集中,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匹配,政府、市场、公民社会关系失衡,乡镇政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因此,急需通过清楚界定乡镇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加快财政体制改革,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加快乡镇政府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3.
焦存朝 《学理论》2010,(15):76-77
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政府、农村社会组织和农民构成了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体。由于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素质、领导体制、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缺陷、农村基层政府在管理理念、职能定位、管理机制等方面上的偏失,农村社会组织的不健全不完善,农民自身素质和能力上的欠缺,造成了农村社会管理水平提升的主体困境,要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水平,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领导水平、强化农村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社会组织、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相似文献   

4.
我国基尼系数、公共支出与政府的社会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尼系数的增长深刻反映出我国社会公平性的严重失衡与政府社会职能的缺失.政府用于民生方面的公共支出的不足进一步折射出这一点.为此,中国政府应该通过加大公共支出中关于人民群众生存权利、发展权利方面的部分来强化社会服务职能.政府在保证自身承担责任的基础上,也需要不断为社会其他主体在这一过程发挥作用提供制度保证与支持,从而为社会效率与公平达成新的均衡创造积极条件.  相似文献   

5.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是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营造政府与社会的协作机制,旨在使政府的社会管理由全能型政府向提高公共事务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职能水平的有效型政府转型。为实现这一转变,应强化服务职能,把服务置于中心位置,以公民利益为中心,以公众的满意度来衡量自身的行为,并不断提高社群自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来,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较改革开放以前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开始由改革前的管制型政府向今天的服务型政府转变,而且,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政府行政管理职能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转变的过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由经济职能的调整与强化开始破题,并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不断完善政府经济职能的基础上,经历了社会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和民主建设职能不断凸显的逻辑进程.  相似文献   

7.
袁萱 《学理论》2014,(7):43-44
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调整国家内部各结构与功能,从而实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达到国家与社会系统的均衡、和谐至关重要。政治结构功能主义对于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面临的关键任务——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具有一定的价值。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无论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纵向关系还是从地方政府与其他社会主体的横向关系来看,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产生和转变都存在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政府社会管理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下,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那么,在中国,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究竟包括哪些内容?政府应该遵循怎样的理念和以怎样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组织方式去履行这些职能?这些问题,既是公共管理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政府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更是中国政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的比较紧迫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形式之一,在当下中国,民生政治参与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渐进发展和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具有较之其他途径更大的优势。基于紧贴民生问题、注重沟通协商、具有持续性和连续性的特性,民生政治参与不但可以营造政治文化转型所需的稳定环境、提升政治文化转型所需的政治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有效地激发政治生活主体的主体意识。因此,需在把握民生政治参与限度的前提下,强化政府对民生政治参与的引导和推动、加强公民的政治参与教育与实践、优化民生政治参与的社会生态环境,以及拓宽民生政治参与的内容和渠道,以期更好地推动民生政治参与的优化和政治文化现代转型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李军鹏 《行政论坛》2013,20(1):12-17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对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为此,要全面履行政府经济管理、政治管理、文化管理、社会管理、生态管理职能,统筹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中央与地方关系改革、事业单位与社会组织改革,推进法治政府、效能政府、阳光政府与廉洁政府建设,加快改善民生、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公共需求,建设一个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1.
社会管理创新,对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尤为重要.传统的社会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手段、管理方法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困境日益显现.落实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创新,需从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社区建设、更加突出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公正合理且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及利益协调机制等多个角度入手.  相似文献   

1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和政府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在历经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思路逐步清晰。服务型政府打破了"全能主义"政府模式对一切事务的大包大揽,既遵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运作程式,也响应民主化思潮对政府工作的透明、高效、民主、法治以及积极吸纳公民参与的理念,并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主要职能。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在中国政治与行政尚未完全分化的情势下展拓的,其理论架构、构建程序和运行方式等,既关涉政治议题,又勾连社会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的六次政府机构改革虽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名,但多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之实,服务型政府在这两种态势下运行,必然脱离不了政治和行政的干系。审视政治体制改革抑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在转变政府职能、改革政府组织形式和规模等方面推动着服务型政府的构造,而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中表征的民主、法治、公正、公民参与等理念均彰显政治体制改革内容的光辉,从一定程度上对政治体制改革起着倒逼作用。在全球化、民主化以及社会自治强度扩张的情势当下,建设服务型政府既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实际,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府建设路径进行,也要处理好诸如服务型政府规模、结构以及与传统政府模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各级政府是社会管理职能的履行主体。政府进行社会管理的主要任务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这些社会问题是由于长期以来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就是要以问题为突破口,强化社会管理职能,调节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社会舆论引导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从而达到提升政府社会管理水平,完成社会管理任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绩效评估可以提高政府效率,促使政府更好地承担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对于地方政府,外部民主评议模式比传统的上级政府外部监督模式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中国现阶段通过民主评议的方式可以扩大民泉有序地参与政治,推动地方政府更积极地承担地方建设发展责任,而不是一味靠上级政府的压力与刺激进行地方治理。  相似文献   

15.
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和促进行政改革,以构建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的政府与社会的新型关系,这就必然要求建设一个适应社会管理需要的善治型政府。(1)善治型政府应当是一个适度型政府。一方面,应当准确定位和全面把握政府职能,在"宏观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体系中,更加强化政府的社会职能;另一方面,应当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准则,保持政府管理的适度。(2)善治型政府应当是一个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6.
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是政府公共管理和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迫切需要,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使政府的社会服务更具有可选择性和向"公共服务"的治理理念转变。网络技术的虚拟性和隐蔽性,导致辨别网络政治参与信息真伪的困难性、非理性化发展对国家公共管理职能的不利影响。积极引导和培育公民社会、非政府组织等民间组织,转变政府管理社会的职能,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形成与公民政治参与的良性互动回应机制。  相似文献   

17.
政府改革的民生指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立 《理论视野》2008,(4):40-41,26
倍受关注的大部制改革随着两会的召开,终于拉开了大幕。这次政府体制改革的突出亮点是,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彰显民生。这不仅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合理定位政府职能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8.
贾冰 《党政论坛》2010,(9):29-30
近年来中国网络舆情空前活跃。人们通过网站、论坛、博客、QQ、MSN等空间积极参与对政治时局、政府管理、社会民生等热点问题的讨论,利用网络虚拟性、隐蔽性、扩散性、渗透性和互动性等特点,畅所欲言,对贪污腐败、道德沦丧、社会不公等现象群起而攻之。网上群体性事件随之出现并迅速增加,其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物质生活有较大改善。然而,在民生建设方面,农民得到的改革红利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农村民生问题仍然突出,且有不断加剧趋势。农村民生发展困境的根源在于农民权利资本的贫困,受制于基层政府民生职能的缺位和不到位,亦与农民利益诉求与基层政府协商机制缺失有关。改善农村民生的关键在于农村社会治理的转型。当前,亟须加快以民生为重的民生型基层政府建设,优化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民意采集和利益传导的功能,更新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互动机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村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社会,为市场经济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大政府”与“小政府”之争实质上是西方国家问题意识在我国的延续;我国政府职能的根本问题是要在后全能主义政治环境中创建市场经济的运行制度条件;“强化市场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理想模式;当前,建设“强化市场型政府”必须进行行政管理制度的改革,发展公民社会以及进行宪政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