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11,18(1):2
吴江 1953年生,吉林省永吉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曾历任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2.
行政学人     
吴江 1953年生,吉林省永吉县人,毕业于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政治学博士,现任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行政科学学会副主席、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国机构编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全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会副会长,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曾历任中央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等职。  相似文献   

3.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11,18(2):2
娄成武1949年5月生,满族,辽宁北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东北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东北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文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国家科技政策东北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  相似文献   

4.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10,17(5):F0002-F0002
1963年5月生,重庆人。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央学国家级干部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四川省行政管理学会副会长,成都市人民政府顾问。  相似文献   

5.
廖开泉 《学理论》2010,(5):11-12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行政伦理在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和构建中有不可估量作用。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树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正确的价值观,规范政府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各种行为,建设适应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需要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6.
行政学人     
《行政论坛》2009,16(6):F0002-F0002
陈国权知名公共管理学者。浙江温州市人,1961年8月8日生。1978年考入浙江大学,先后在浙江大学获工学学士、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常务理事、  相似文献   

7.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的行政伦理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提出是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行政伦理失范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构成了挑战。服务型政府视域下行政伦理的重构应包括制度和法制构架以及自律机制构架两部分。在行政伦理的重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行政伦理“他律”和“自律”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坚持行政伦理的最低要求与最高追求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8)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重新进行自身定位,重新建立一整套完备的制度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旧的体制已被打破,但新型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尤其是原有行政伦理范式具有严重的局限性,各类行政伦理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服务型政府视域下行政伦理的含义、原则及功能价值,提出建构我国服务型政府视域下行政伦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服务型政府研究:十年历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倩 《行政论坛》2012,(1):33-39
从2000年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正式提出到2009年,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这10年中,服务型政府研究从热点议题成为中国行政学界最热门的常规主题,其理论成果向实践的投射,又使其成为中国行政学者最巨大的学术贡献和主流的学术话语。在理论研究的带动下,构建服务型政府也成为从地方到中央行政体制改革的实践目标。因此,关注服务型政府研究的头十年历程,既是对这一学术史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将服务型政府建设导向更辉煌未来必须经历的反思,还是服务型政府理论元研究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行政人员伦理困境表现为行政人员"公共人"伦理价值理念较为模糊,行政人员责任伦理在践行中存在困境,究其原因在于客观的行政环境转变划分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导致行政人员伦理价值理念定位纷争,行政人员自身因素导致其责任伦理践行困难。为此,在外部调整中加强行政伦理立法工作,成立责任伦理评议机构等;在内部改造中对行政人员进行伦理价值观教育,使其具备完善的行政人格应是解决行政人员伦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政府数字化转型必然驱动行政文化的转型与调适。文章在耗散结构理论指导下构建具有耗散功能的行政文化数字化转型框架,并以语境化的TOE框架为基础,探讨以信息技术发展应用、政策制度体系完善、社会公众企业等环境主体作为外界系统输入的“能量、物质”,对行政文化系统自觉适应数字化过程的作用机制,理顺上述三组外界输入性能量驱动行政文化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试图从理论层面研究数字行政文化转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曹新 《求知》2007,(11):12-1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行政论坛》2009,(5):F0002-F0002
包国宪 1955年9月生,甘肃庆阳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研究院(深圳)执行院长,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任全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15.
周伟 《理论探索》2012,(1):119-122
随着区域化进程的深入发展,诱发了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其有效治理需要区域政府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需要创新区域行政。现有的区域行政体制由于区域行政合作的动力机制缺乏、法制基础薄弱、政策不适及载体不完善,使区域公共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因此,应加强机制创新,使区域行政合作具备强大的动力;加强制度创新,促进区域行政法制化建设;加强政策创新,致力于以促进区域行政发展为目标的区域公共政策优化建设;加强区域行政载体创新,促进区域合作组织的制度化和参与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与后现代交织的背景下,服务行政作为对现代性反思的理论结果,将重新改变有关社会治理的认识。服务行政模式深刻地回应了生活政治对解放政治置换这一趋势,将公共服务作为判断国家建构和国家治理的正当性依据,是对现代性政治结构关注统治秩序的历史性超越。按照这一视角来看当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的旧与新,其思路是执政党选择服务行政为社会管理的制度工具,将治理—公共服务作为新的意识形态诉求,将人民正义由执政的正当性辩护调整为人民对公共服务的期待和实现。服务行政理论是反思现代性的理论成果,是解决当代中国社会管理模式转换的出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理论和实务界对如何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了,一泛探讨,如井敏的《构建服务型政府理论与实践》。对建设服务型政府进行了系统研究,刘熙瑞,段龙飞等对服务型政府的本质及理论基础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新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概述公共管理所经历的统治行政和管理行政两个阶段或模式的基础上,介绍了全球性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主要理论和内容,探索新公共管理中所蕴含的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并提出了适应这一全新公共行政模式的方向,当代公共行政者必须具备的行政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治理现代化与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其表现为行政伦理现代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内容、治理现代化的前提、治理现代化的动力、治理现代化的标志。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包括观念伦理现代化、制度伦理现代化、人事伦理现代化以及环境伦理现代化。当前政府行政伦理存在着四个方面的不足,即观念伦理上的停滞不前、制度伦理上的执行不畅、人事伦理上的等级较重、环境伦理上的活力匮乏。实现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行政伦理现代化建设与其同步推进,因此,要在治理现代化的作用下,以治理现代化的科学观念引导行政观念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完备制度塑造行政制度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人事管理推进行政人事伦理、以治理现代化的优良环境营造行政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20.
进入21世纪以来,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术语在我国学界和政府中形成并开始发展和流行起来,这就是"服务型政府".随着2005年的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把建设服务型政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经过人大批准而上升为国家意志,可以说,构建"服务型政府"已经是我国政府改革进程中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