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缅两国曾设想协商解决缅甸华侨的"双重国籍"等一系列问题,但最终没有达成双边协议,形成了既默认遵照缅甸法律、又基本实现平稳过渡的特殊结局。缅甸华侨国籍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国际背景下新中国的侨务政策、中缅两国关系的发展态势与缅甸华侨社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新中国的周边安全形势和缅甸华侨社会的转型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着眼于建立平等的新型外交关系,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总结近代中外关系,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边倒"外交战略,并积极付诸实践。"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实施确保了新生政权的安全与巩固,开创了中国外交新格局。毛泽东个人对于"一边倒"外交战略是基本肯定的。实践和历史也证明,"一边倒"外交战略确实是当时历史条件下最符合新中国国家利益的一项外交选择。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建立初期,周恩来主持制定了国内外系列侨务政策:确定华侨是人民政协组织的组成部分;领导组建新中国侨务机构;主持制定、颁布有关侨务法规条例;保护和维护国外华侨的正当权益;解决长期遗留的华侨双重国籍问题;为新中国建设事业招纳海外人才。他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侨务思想:华侨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妥善地照顾在国内的侨眷和安置归国的华侨";华侨要遵守侨居国法律制度、不参与当地政治活动;鼓励华侨华人和当地民族融合。周恩来为我国侨务事业奠基开拓,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为改革开放时期制定侨务政策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4.
构建和谐世界是人类的共同愿望,数千万海外侨胞是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中国与他国和谐相处、两岸和平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必要条件,而华侨华人是中国和平外交、两岸和平统一的桥梁与纽带、是承载和传承中国和谐文化的使者,华桥华人的资本也是和谐的经济基础。因此,华侨华人对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中国外交、两岸和平统一和和谐世界的构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年初南方雪灾,华侨华人慷慨援手;近日圣火传递受阻,华侨华人挺身而出;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灾难,又一次让他们日夜牵挂…… 祖国有难,华人共援!赈灾"集结号"已经在全世界华人中高亢吹响!  相似文献   

6.
年初南方雪灾,华侨华人慷慨援手;近日圣火传递受阻,华侨华人挺身而出;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灾难,又一次让他们日夜牵挂…… 祖国有难,华人共援!赈灾"集结号"已经在全世界华人中高亢吹响!  相似文献   

7.
潮龙起  朱平 《理论学刊》2004,(10):110-111
现当代 ,华侨华人一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每当中国革命和建设处于紧要关头 ,他们总是挺身而出 ,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不朽贡献。众所周知 ,2 0 0 3年春夏之交 ,中国经历了一场“非典”磨难。当一种被称为“非典型肺炎”的可怕传染病肆虐中国、“非典”疫区不断扩大、感染人数不断上升、社会经济受到重创之时 ,华侨华人作出了怎样的反应 ?他们以何种方式参与了中国这场抗击“非典”的战斗 ?这个问题目前尚未引起有关学者的注意和重视。本文拟在对这一时期海内外媒体的有关报道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 ,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剖析。…  相似文献   

8.
王勇 《党史文汇》2004,(5):16-17
周恩来总理在主持新中国的外交工作中常常讲到"外交无小事".的确,外交工作事关国家利益,涉及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容不得任何的大意和疏忽.在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中,也曾有过一些因工作失误造成的事故,发生在"文革"期间的"雅典事件",就在当时的外交界轰动一时.  相似文献   

9.
海外华侨华人问题,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中国共产党的“侨务政策”和“侨务工作”问题,也始终是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一个学术“热点”。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针对1978年以后海外华侨华人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全面调整了对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工作的整体性思路,“与时俱进”地制定新的“侨务政策”,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全国自中央至地方的各级侨务工作机构和侨务工作系统、建立健全保护海外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的立法和法律系统、高度重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为新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高度重视利用海外华侨华人的“爱中华民族的心、爱中华民族的情”为新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服务等几个方面,使“侨务工作”迅速打开了勃勃生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黄晓坚 《新视野》2015,(3):117-123
华侨华人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关系源远流长。自汉代以来,海外潮商经历了行商、"海盗"、米商、南北行商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或延续做出了很大贡献。不仅如此,他们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带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促进了侨居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对于中国、西方和东南亚来说都是双赢的结果。在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中,应该重视并善于发挥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睦邻友好、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的外交方针.在建国前夕最终确立之前,它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以其非凡的智慧和出色的谋略,在"联苏"和"抗美"问题上与大国针锋相对,成功解决了革命胜利后新中国所要解决的重大外交问题,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朝霞 《理论学刊》2004,4(4):80-83
“一边倒”不是新中国的一贯外交方针,它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而逐步确立起来的。从“使中国成 为沟通美苏之桥梁”到“放弃中间地带论”,再向苏联“一边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外交方针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华侨、华人热心捐助新中国公益事业,这是他们对祖国(籍)作出贡献的一种重要形式。影响华侨、华人捐助新中国公益事业的因素有:1.对祖国(籍)的强烈责任感。华侨、华人虽在异国他乡拼搏,但割舍不断的是对祖国、对家乡的血脉和情感。对他们而言,捐款赠物、造福桑梓,既是对祖国(籍)的一种奉献,也是维系和祖国(籍)情感的一种特殊纽带。  相似文献   

14.
二战后,美苏从战时合作走向了对抗局面,世界被划分为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新中国需要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和援助,所以必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本文通过分析提出"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原因以及评价,来说明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巩固新生政权,我们必须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当时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后来的外交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略述建国初期的侨务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制订正确的侨务政策,对于建立和发展新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增进祖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扩大新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促进广大侨胞和侨眷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等方面意义重大。本文拟就建国初期我国的侨务政策作些粗略的探讨。一、各种侨务条例和法令的颁布新中国建立伊始,百废待兴,许多工作都得从头做起,侨务工作也是如此。这时期,党和政府对侨务工作很重视,把“考虑和制订有关华侨的各种政策,作为国家总的政策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当时中央人民政府、中央统战部、中央人民政府华侨事务委员会(简称中  相似文献   

16.
历史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中国外交思想和外交实践背后所依托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积淀,就是文化传统中的"和"思想."和"思想,是贯穿于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外交思想的整个发展过程的一条主脉.从文化精神价值角度出发,理清中国外交思想发展过程中对"和"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对于研究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的国际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丽娜 《新视野》2005,(5):68-7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社会现实出发提出的治国理念,而笔者认为,它不仅对于中国社会的内部治理有意义,而且从外交层面看,也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表达中国与世界各国合作发展的良好意愿;表明中国从传统社会向开放社会迈进的坚定信心;塑造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增加世界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相似文献   

18.
《探索》2015,(5)
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在具体的外交布局和政策落实方面展示出一些不同以往的与时俱进,包括合法国家利益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指导性地位愈加凸显;新型大国关系体现了党中央处理中美关系的新思路;"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新形势下中国经略周边的外交新战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带来了安全外交的新形势。这些外交政策的与时俱进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利益,塑造了有利的周边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构建了中国外交"新常态"。  相似文献   

19.
军事外交是我国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军事外交战略经历了以意识形态为主的"一边倒"战略到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战略,到十八大后全面推进,展现大国风范的转变。新中国军事外交战略逐步发展成熟,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提升国际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国际社会的很多矛盾都在抬头,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日益加深.在"实力"外交遭遇困境的背景下,"软实力"外交在国际关系实践中开始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中国也越来越重视"软实力"外交,并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应对大量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屡次兴起的"中国威胁论",使中国和平发展外交之旅任重道远,中国的理性应对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