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未决羁押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高羁押的情况一直没有真正得到解决,是我国刑事追诉中特有现象和突出的问题。新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对于改变目前未决羁押的现状有积极作用,也体现了对逮捕执行情况和未决羁押的监督。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司法实践刚刚起步,从启动的主体来看,检察院、被羁押人员、被羁押人员的律师与近亲属都可以提出申请来启动,审查主体应由检察院侦查监督部门统一行使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权力,可采取书面审查并听取各方意见及对被羁押人进行询问(讯问)的方式展开,同时丰富羁押替代性措施,并借鉴美国羁押审查标准、方式和内容,为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朝克图 《前沿》2007,(2):109-111
德国的刑事羁押制度在保障刑事程序正当运行及保护犯罪嫌疑人权益、防止不当羁押方面保持了比较合理而理性的平衡,并对刑事羁押之目的、功能、司法审查及司法救济等方面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法律制度。本文重点对德国的刑事羁押制度进行了介绍与评议,并提出了在中国建立对审前羁押的程序性控制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非羁押诉讼既是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是犯罪结构变化下诉讼结构调节的必然结果,也是凸显审前分流价值、修复社会关系的重要载体,更是减少羁押措施的适用,进行诉讼分流的重要抓手。受办案理念存在偏差、分流作用落空以及配套措施不完备等因素影响,非羁押诉讼的实际运行状况存在一定问题。对此,应当转变诉讼思路,积极探索建立三层过滤审查机制和配套制度,构建完整的非羁押诉讼体系。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拆迁决策必须基于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结果对违法建筑拆除的整个程序都有重要参考意义。从风险评估角度,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城市尚未实施的违法建筑拆迁项目进行拆迁决策的风险评估,分析违法建筑尚未拆除时面临的安全问题,辨别拆除难度较低的违法建筑,从而提出违法建筑的治理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城市环境,而违法建筑则如同一个“毒瘤”,影响着城市的规划、环境以及居民的生活与安全。  相似文献   

6.
《中国保安》2013,(4):79-79
编辑老师: 你好! 2012年6月份,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保安员,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我和另外4名同事被公司派驻到一家小型工厂从事保安工作,同年7月9号上午,我在门卫室执勤时,恰好碰到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前来公司检查。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安》2012,(16):63-63
编辑老师:你好!今年6月份,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保安员,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我和另外4名同事被公司派驻到一家小型工厂从事保安工作。7月9号上午,我在门卫室执勤时,恰好碰到有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前来公司检查。他们非常礼貌地向我出示了证件,并说明了前来的理由,进行了必要的登记之后,我就让他们进去了。但没成想,事后单位保卫科的负责人找到我,将我批评了一顿,还告诉我以后再碰到工商、税务、卫生等单位的人前来,一律说负责人不在,能不让进厂就不让进。实在不行也要想办法拖延时间,并及时告知他。如果下次再直接放行,就扣我工资。我总觉得按他说的办法工作是不对的,但是又怕厂方以此克扣自己的工资,我该怎么办呢?读者李强  相似文献   

8.
何艳芳  詹鹏 《前沿》2006,(8):118-120
现代刑事诉讼强制措施非常强调人权保障、司法审查以及若干制度的完备,我国由于受刑事诉讼职权主义的影响,在很多方面是有缺失的,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上由于广采诸国之立法精华,有着较为完备之规定,这对我国正在进行之刑事司法改革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保安》2012,(16):65-66
编辑老师:你好!我在公园从事保安工作,今年7月14日下午,我和另外3名同事执勤时在公园草地上发现一个黑色钱包。在原地等了一会儿不见有人前来寻找,我们就将钱包交到了公园办公室。在办公室工作人员陪同下,我们打开钱包发现里面除了1100元现金外,还有几张银行卡和一些名片,按照名片上提供的联系方式,我们找到了失主。2个小时之后,失主匆匆前来,在确认无误之后,我们将钱包还给了他。事后,同事王某开玩笑说:“看这人这毛躁劲儿,如果咱不联系他,他说不定还不知道钱包掉哪里呢。”另外一名同事李某则说:“不联系人家怎么行,咱要把这这钱昧起来,岂不是犯法了。”王某则反驳称钱是捡来的,又不是偷的,怎么能算犯法呢?听到他们两个争论,队里的其他人也参与进来,有人同意王某的说法,说还不还是良心的事,跟犯不犯法没关系;有人则同意李某的说法,但犯了什么法又说不上来。总之,讨论半天谁也没有说服谁。我想请教一下。捡钱不还是不是犯法?读者王斌彬  相似文献   

10.
拆除违法建筑的行政强制执行关系到政府对良好发展环境的营造和百姓切身利益的维护。针对拆违过程中行政强制执行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应从法律上明确强制执行机关及其权限,确立行政强制执行程序,建立行政强制执行的相关制度,规定法律责任与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11.
拆违工作事关百姓利益、城市形象。去年6月25日,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上海市拆除违法建筑若干规定》,并于同年8月1日起实施。随着拆除违法建筑步入正规化轨道,本市的拆违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违法建设的治理一直是困扰城市发展的毒瘤,引入违法建设治理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是新形势下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北京市制止和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联动管理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中,对违法建设和违法占地的治理信息化建设正式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严格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的要求通过信息化手段,创新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工作机制,打破原有壁垒  相似文献   

13.
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是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刑诉法)的一项新规。对于新增法规和职能,其立法精神和立法价值的实现需要司法实践的运行和检验,而如何运行并实现其价值则是应当及早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基层检察机关司法实践的视角,在阐述相关法律规定、分析新法实施以来各地采取的做法及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尝试提出检察机关应当如何建立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以期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具体法律适用和职能履行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刑事犯罪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为适应刑事司法新需求,刑事诉讼模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其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就是顺应这一变革的制度创新,它不仅有助于推进公平正义和刑事司法效力的统一,还能够促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有利于降低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所承担的改造成本,也有利于减少羁押场所内的交叉感染等负面影响,节省羁押资源,同时亦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对羁押措施的认识和接受度。但目前公安机关适用非羁押性强制措施仍存在适用率低、适用标准不明确、监管难、相应权利救济制度的缺位的现状及困境,要破解羁押比居高不下、羁押负面效应积聚,亟需广大执法办案民警转变办案理念,坚守谦抑的立场,需要有关部门完善制度规范,完善监管体系,提高诉讼风险防控能力,设计完善的权利救济措施,共同推进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  相似文献   

15.
分析认罪认罚从宽正式运行后某基层法院作出的5104份盗窃罪判决与1350份故意伤害罪判决发现,认罪认罚案件整体羁押率低于非认罪认罚案件,但不同罪名羁押率降幅存在差异;认罪认罚逮捕转取保候审的案件比例高于非认罪认罚案件,但强制措施转化的总体适用率不高。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认罪认罚案件拘留羁押期限较非认罪认罚案件变化不明显,部分认罪认罚案件的拘留时长甚至超过非认罪认罚案件;认罪认罚案件的逮捕羁押时长明显低于非认罪认罚案件。剖析其成因,主要缘于认罪认罚仅作为羁押必要性考量的“末位”因素、拘留功能与定位发生“异化”以及审前羁押时长高度依附于办案期限。为完善认罪认罚下审前羁押适用,应确立“双阶层”的逮捕必要性判断标准,恢复拘留的紧急到案功能,构建认罪案件“非羁押化”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查处高档违法建筑的环境存在法制不完善、取证难度高、执法阻力大等问题,致使高档违法建筑业主在政府、权力与经济利益的博弈中逃避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今后,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实施有效的问责制规范权力,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使行政执法部门更好地履行职责,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军政 《人民论坛》2010,(11):86-87
基于财产权的自然权利属性,即便是违法建筑,也应首先由建造人取得私法上的所有权,此后才由行政权力依据公法对该所有权进行限制或剥夺。依法行政要求严格区分公法效力和私法效力;行政权力重点关注的不应是财产权的产生是否合法,而应是其剥夺是否有据。  相似文献   

18.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规范了强制措施的适用,加强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其中,对逮捕的必要性进行了细化,同时增加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时讯问犯罪嫌疑人和听取辩护律师意见的程序。但是,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审前羁押制度的规定还有很多方面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现行《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立法上的模糊性和现实诸多因素,导致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的发展遭遇"瓶颈"。针对当前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一要扩大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适用范围;二要构建由建议性审查转为决定性审查的机制;三要确定相对独立的羁押必要性审查部门;四要制定羁押必要性审查的具体程序和规范;五要制定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的考评政策。  相似文献   

20.
6月14日,绿洲比华利花园内仍在建的14户违法搭建遭遇到了整治“重磅炸弹”,不仅一天之内被全部拆除,而且拆除的违章建筑面积达到了千余平方米。实施拆除的是由松江区规划局、房地局、公安局等8家单位70多名成员组成的联合执法大队。由区政府组织对高档小区进行强制拆除违法搭建,并且规模之大、行动之快,在上海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