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四年前,本刊曾报道过一名叫张小雨的"草根志愿者"——自己身无长物,却带领志愿者团队为一个身患白血病的女童街头募捐,经过一年的艰辛努力,筹集110万元善款,挽救了一条生命、一个家庭。在刚刚过去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一次活动中,笔者再次见到张小雨。谈及他们当年全力救助的女童近况,他很欣慰——孩子已经康复,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令他更为欣慰的是,志愿者的社会价值正在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志愿活动的社会氛围更加浓烈,志愿力量也更加壮大,"不再是草根青年单打独斗"。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4,(7):34-34
在我离开家之后,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那足一个爱的世界,一个让人无限憧憬却又追求无望的爱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听朋友介绍,去书店买了一本《白石精华》。回家后反复翻看,爱不释手,有一段文字让我记忆深刻:“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大地.爱大地上的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这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所追求的就是和平。”  相似文献   

4.
周翔 《学习导报》2010,(10):24-24
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是教育的经典老歌。做班主任工作7年多时间,我一直揣着爱心,将爱深刻地融进每一个教育行为,7年来,我的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感激。  相似文献   

5.
周翔 《新湘评论》2010,(10):24-24
爱是教育的主旋律,是教育的经典老歌。做班主任工作7年多时间,我一直揣着爱心,将爱深刻地融进每一个教育行为,7年来,我的班主任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也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感激。  相似文献   

6.
装作看不见     
隔壁的一对夫妇,无论什么时候,两人脸上都溢满笑容。那份幸福感辐射过来,让我更加感到我婚姻的不幸,我和老公每天都为着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一天,我出去买菜,很巧,她也是一个人出门买菜,因为她老公出差了。我不禁向她诉说我婚姻中的种种不快,听我说完后,她问:“你还爱他吗?”我想想说:“应该还爱吧,如果他把那些毛病改掉的话。”她呵呵笑了:“爱了,就装作看不见。”  相似文献   

7.
耿海林 《当代贵州》2013,(24):58-58
爱读书的我,从小有一个愿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房,珍藏自己心爱的书籍,但对于一个80年代初出生的农村娃儿来说,这也只能是埋藏在心底的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8.
我爱大柳河     
我爱大柳河□爱群在我的家乡吉林省梅河口市,有一条童叟皆知的河——大柳河。家乡的人民一提起大柳河就联想到奋斗、丰收、希望……我从小在大柳河边生活,童年时代幼小的心灵里就深深地爱上了大柳河。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大柳河的爱也与日俱增,爱得热烈,爱得深切,爱得...  相似文献   

9.
生活之歌     
大家一定要记住,5·12地震的“5·12”说的就是“我要爱”,我们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很多。但是。我们懂得了什么叫爱,怎样才能更好地爱别人。大家请跟着我念一我要爱!  相似文献   

10.
郑丹娜 《党建》2013,(8):53-53
爱是教育的源泉。如何跟孩子心贴心,我想出了一个写悄悄话的方法:请每位学生把心中的小秘密,生活中的小烦恼,对家长的小不满,对老师的小意见,都写在一个秘密的小本子上,我一一回复,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11.
闲话官利钱     
玉羊 《廉政瞭望》2009,(9):52-53
我爱钱。 刚毕业那会儿,一个月挣两千块钱,想挣到五千。后来一个月挣到五千了,又想挣到一万。  相似文献   

12.
林强爱摄影,爱祖国的壮美河山,但他更爱摄影路上那一个个平凡朴实的普通人,爱镜头里那一双双清澈真诚的眼睛。“如果没有林强,我可能现在还生活在黑暗中。”甘孜州藏族老人扎西说起林强总是一脸的感激。几年前,林强关注和帮扶凉山“麻风村”的事迹让人深深感动。今天,林强这个名字又渐渐为四川藏区的群众所熟悉。  相似文献   

13.
德国诗人歌德,以一首小诗概括人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经历:“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7月8日,北京。天还未放亮,天安门广场已是人头攒动。晨曦中,人们屏住呼吸注视着国旗护卫队踢着正步走来,仰望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内心的激动之情被熊熊点燃。升旗仪式结束,人群中忽然响起一个女高音的清亮歌声——"百灵鸟从蓝天飞过,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人们纷纷翘首寻觅,有人惊喜地发现,演唱者竟是《我爱你,中国》的原唱、著名歌唱家叶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2012,(14):26-27
左太北说,我是1940年5月生的,8月份就开始百团大战。所以我实际上跟父亲就呆了三个月,那时候我刚刚三个月大。我并不太了解父亲。到了1982年,母亲突然把父亲在抗日战争中写的11封信给了我,这些信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才真正觉得我有一个爱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16.
刘静 《学习导报》2013,(16):60-61
沈从文说,我走过无数的桥,看过无数的云,喝过无数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题记  相似文献   

17.
李艳颖 《党课》2011,(9):102-103
父亲,你去世两个月了,如我,却如同两个世纪。我是那么深地爱着我的儿子,才知道,你是多么深地爱着我。四岁到七岁,我是跟在你身边一起生活的。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你给我埋下了很多种子。我曾经怨过你,恨过你,跟你争吵过,  相似文献   

18.
讲政治与为人民的统一□张建国最近一个时期,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我理解,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一个地方的主要负责人,讲政治,除了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爱人民、为人民。同时,爱人民,为人民,也要讲政治,否则就偏...  相似文献   

19.
正出生于1961年的我,到了55岁的年龄,不是小孩子了,也许是自幼生活在边塞的缘故,现在依然像小孩子一样喜欢新年。那时候,我爱新年的新日历,我爱新年的新春联;我爱新年的鞭炮声,我爱新年的团圆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一个新年,都是一道不同的风景。戈壁建起了小城镇,柏油路修到了门口,荒地修建了广场公园,生活指  相似文献   

20.
刘秉勋 《湘潮》2008,(2):36-40
自古以来,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飞溅着各种美不胜收的爱的浪花。然而,最崇高、最深沉、最神圣的爱,还是对祖国的爱。这种爱,倾注着人们对祖国的忠诚,它视祖国为生我、养我、教我的母亲。想起祖国,人们的赤诚之心可以燃烧,满腔热血可以为之沸腾。为了祖国,人们可以赴汤蹈火,抛头颅洒热血。黄埔精英、抗日名将宋希濂,就是这样一位深具爱国情操的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