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东方》2017,(4)
南海争端使潭门渔民走入公众视野。潭门渔民为捍卫我国南海权益做出的特殊贡献不言而喻,但是基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渔民对于综合效益的追求,以及潭门镇高速发展的新形势,潭门渔民转产转业已成为大势所趋。潭门渔民的特殊性使其转产转业不仅要寻求渔民利益与生态环境的平衡点,还要寻求渔民安全与维护南海权益的平衡点。因此,潭门渔民的转产专业需要做出合理的产业规划方向,走出一条潭门渔民转产转业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2.
国函[2012]181号海南省人民政府、海洋局: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审批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 1-2020年)》(以下简称《区划》)。二、海南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海洋省份和最大的经济特区,战略地位重要。全省管辖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环境优越,海洋生态系统多样。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合理配置海域资源,优化海洋开发空间布局,实现规划用海、集约用海、生态用海、科技用海、依法用海,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以南海开发为依托 为可持续发展奠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海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的决定》。《决定》围绕科学发展观, 从宏观层面确定了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确定了“以海带陆、依海兴琼,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发展战略,这是海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加快海洋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海南省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加发展后劲,从而为海南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与东盟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和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为稳定南海局势、开发南海资源、构筑地区安全奠定了基础。海南的发展必须在南海开发中寻求新思路、新途径。海洋资源、热带岛屿、区位优势、国家安全的天然屏障、21世纪我国潜在的能源基地,这些都是海南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尊贵”,围绕这些题目做文章,海南的“过人”之处和战略地位将会逐渐显现出来,海南省以海洋开发拉动的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大发展亦将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4,(1)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张本 《新东方》2014,(1):25-29
海南建设热带海洋特色鲜明,海洋科技先进、海洋经济发达、海岛环境优美、海防坚固的海洋强省,战略构思是以港城为依托建设沿海经济带,以油气综合开发业为主导建设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以旅游为龙头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保护环境建成热带海岛型"生态省",加强海防建设将海南建成我国走向世界海洋强国的战略基地。重大举措是加快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构筑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推进经济与环境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海洋科技、教育和文化创新体系,为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加快三沙建设步伐,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创新海洋管理体制机制,为海洋经济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省第五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指出:“发展海洋经济,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建设海洋经济强省”。这是顺应国内外海洋经济发展形势和海南自身发展状况与特点做出的科学决策,对开发利用南海,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6,(6)
油气仍是世界范围至本世纪中叶的主要能源供应方式。自2014年以来,世界原油、成品油市场低迷,上游产业受到巨大冲击。南海是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南海地缘局势再次撩动世界的敏感神经,中国正处于经略南海的关键时期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笔者对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南海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思路,认为通过国际油气产业合作和经济手段实现对南海的有效管控,是营造和平之海、合作之海、友谊之海新局面的有力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云亮 《新东方》2014,(5):34-39
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发展海洋经济。促进南海海洋经济发展,不仅将极大地维护我国南海主权,而且提升我国开发海洋资源技术实力。南海海洋经济有其特殊性,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产业政策也具有特色,海南结合南海发展海洋经济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台相应的海洋产业规划政策及其配套措施:如创建南海海洋经济的保障基地建设管理等相关法律制度,寻求扩大南海海洋服务领域;制定鼓励发展南海海洋经济的一系列地方法规、政策和措施,制定《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条例》等。  相似文献   

9.
『失海』渔民权益保障问题的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祥 《政策瞭望》2006,(10):27-29
一、渔民面临的“失海”问题与危机海洋经济是浙江沿海特别是舟山渔区的一大优势和亮点。近几年来,渔区的各级政府在加速和发展区域经济中,利用海洋这一区位优势,积极与国内和国际接轨,对海洋实行了多途径的开发。但是,由于开发与保障工作缺乏有机结合,目前对海洋渔业捕捞已构成了较大的影响,其中,直接对长期从事海洋渔业捕捞的渔民正在造成“失海”和潜在性失海的危机与困惑,归纳起来,渔民正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失海”问题与危机。(一)国家通讯现代化建设用海而造成渔民大面积捕捞性“失海”。据向海洋与渔业部门了解,目前,国家现代化通…  相似文献   

10.
张建刚 《新东方》2014,(3):10-13
近年来,中国在海洋维权方面形势喜人,但在海洋开发方面相对不尽人意。海洋的"权、利"二字不能分离,海权维护与海洋开发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二者只有紧密结合才有长期效能。只有把握"主动、善谋、强势"的三要素,"南海开发"才有实效。笔者认为必须加大对南海经济开发的投入,实现南海及三沙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南海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国际政治、军事和外交斗争的舞台,是世界格局中增强大国地位与政治、外交发言权的重要领域。目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争夺海洋资源、控制海洋空间、抢夺海洋科技“制高点”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国际海洋权益斗争,呈现出日益加剧的趋势。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管辖面积。南海是一个半闭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我国渔业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是繁忙的海上通道,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油气资源。南海的和平与稳定、开放与开发攸关我国崛起为海洋强国,也决定着海南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和国际旅游岛的成败。鉴此,《新东方》从本期开设《南海瞭望》栏目,希望国内外海洋专家学者关注南海、研究南海,共同将《南海瞭望》打造成为南海学术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2.
毕华 《新东方》2010,(5):I0001-I0001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高标准规划建设海洋、热带雨林等旅游主题公园。”可见,海南热带雨林旅游与海南热带海洋旅游同等重要,两者都是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历史性时刻,发展热带滨海旅游的同时,大力推进海南热带森林旅游开发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关海峡两岸海洋(尤其是南海合作)资源合作开发与保护的讨论越来越多,尤其是2014年内已举办多个类似的研讨会,也提出许多建议与主张。然而,在残酷的两岸政治现实面前,海峡两岸海洋资源合作开发与保护却没有太大进展,总体呈现“官冷民热”、“台冷陆热”、“东(海)冷南(海)热”的态势。目前海峡两岸海洋资源合作开发与保护依然面临许多困难与障碍。  相似文献   

14.
南海是我国最大的边缘海,也是我国海洋资源最为丰富的潜在开发地区,在我国海洋总体战略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开发和利用南海资源是突破我国未来面临的空间有限、资源短缺和环境约束等发展瓶颈的战略选择和重要出路。海南、广东两省背靠南海,区位优势明显,两省的海洋经济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合力打造海洋高端产业聚集的蓝色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15.
制定南海发展战略 加快南海区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南海诸岛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南海拥有丰富的油气能源资源、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海洋旅游资源,又是国际贸易的主要航道。维护南海权益,开发南海,事关国家主权和尊严,事关我国核心利益,是中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早已明确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但中国至今尚未全面展开海洋开发特别是南海开发。前段时期,南海局势日趋紧张和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概念的基础上,以南海为例,针对当前普遍存在重陆轻海,海洋国土和海洋权益观念淡薄,南海海疆地图表达的欠缺,以及其他存在问题,笔者提出应大力加强对广大干部、公民的海洋意识教育,树立正确的海洋观,为此宜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海南的优势来自南海,海南的战略地位亦来自南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全面开放、开发南海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海南应充分借助滨海优势,从战略、产业和理念三个角度,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明确海洋发展战略,把海南建成南海综合开发战略服务基地,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整体提升海洋经济,树立"开放、包容、顽强、绿色"八个字的海洋发展理念.于此同时,大力促进与海洋文化相关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以产业大开放推动区域开放.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实现旅游房地产的突破、实现国际购物中心建设的突破,促进国际旅游岛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正>怎样的自然赐予和人工雕琢才能成就琼海大美!琼海的美,在山、泉、河、海、湖,一草一木,处处入画——泉石激韵,碧海浮天,云霞雕色,草木拢翠。琼海的美,在一代代勤劳善良勇敢的琼海人,奋斗不止,自强不息——举世闻名的红色娘子军,在万泉河边写下了中国革命和妇女解放运动最富传奇色彩的篇章;凝聚千百年来潭门渔民耕耘南海智慧的《更路簿》,为国家南海维权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时代背景下,琼海人更是凝心聚力、励精图治,绘就一幅幅幸福的  相似文献   

19.
刘明秋 《今日海南》2008,(12):49-49
我国南海素有“世界第三黄金水道、海上丝绸之路”之称。西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和,海水透明度最高达40米;海域珊瑚种类繁多,千姿百态;其间栖息着鱼、虾、蟹、贝、藻等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构成了奇特的海底奇观,素有“珊瑚世界”、“龟鸟乐园”等美誉。  相似文献   

20.
海洋型民俗文化具有海陆交融性、历史传承性、休闲娱乐性和功能多样性四个特征。在此基础上,应当采取开展民俗文化项目的发掘整理和保护、完善民俗文化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民俗文化市场化工作、实施民俗文化品牌战略等对策,以更好保护、传承和发展海洋型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