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严辨老庄道家之学与金丹道教的方法立场,在当时三教同归的合流思想下,主张与老庄道家之学相融并存,而对明末道教主流道派正一道与全真道,则表现出明确的拒斥态度,视之为非主流宗教类型。面对道教指责佛教只修性不修命的批评,晚明佛教丛林基于佛教心性一元论的基本立场,特别针对全真道所主张的性命双修的丹道炼养工夫展开了思想论辩,阐述了佛教“性本论”的性命不二与道教“气本论”的性命二分之间的义理差异,进而辨析佛教明心见性与道教修身炼性之间的工夫论差异,致使晚明全真丹道趋归仙佛合宗同修共证的思想融通。晚明佛道之辨的现实效应,同时也使晚明佛教吸收道教修命传统的《功过格》形式,加以佛教化的改造,通过“唯心立命”,强调佛教心性智慧与因果信仰相结合,一并落归于现实世间的劝善教化,参与共建中国社会的道德秩序,对后世民众的佛教修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弘明集》记载了汉末魏晋南北朝时期许多释、道、儒三教的争论。在释道的争论中发生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僧人或拥护佛教的学者援引道家经典以回应道教的攻击。笔者暂且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以佛释道”。佛教刚传入中国时,遭到了包括儒、道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强烈抵制和排斥。佛教僧俗从当时实际需要出发,以自己的特有思维方式来阐释道教的思想,其目的在于为自己这样一个外来宗教能在异国开辟生存和发展之路。同时,佛道之间的相互斗争、相互辩论,也给道家的传统观念打上浓厚的佛教印迹,这当是很有特色、耐人寻味的情形。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也是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在我国传统宗教中,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他们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佛教艺术较注重形象艺术教育。早在两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就借助中国黄老、道教思想发展自己;同时,道教也吸收借鉴佛教的教义和造像艺术形式,创造出了佛道相融、佛道并存的造像艺术风格。本文即结合中国佛教、道教的发展背景,探讨早期佛道相融的造像艺术形式及对道教造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隋炀帝的道教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隋炀帝杨广为了国家的统一和大治,对儒、佛、道“三教”采取并融发展的政策,他冲破了父皇对江南宗教岐视的“关中本位”的宗教政策,对江南道教自始至终扶植、利用,注重教理研究,并以江南道教领袖的教义作为全国道教的旗帜,而且淘汰无德僧尼,拆并小寺院,使“三教”得到正常的发展,并为唐朝把道教定为国教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佛教中国化和伊斯兰教中国化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不同的历史轨迹和规律,系统梳理了外来宗教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为深入推进宗教中国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我市宗教态势及存在的问题从我市1995年的调查统计数字看,全市73,791名信教人员中,基督教人数最多,占63,244人,其次是伊斯兰教8,612人,道教1,500人,佛教415人,天主教26人。从地区分布看,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我市各县(市)、区均有。而道教和天主教则集中在灵宝和陕县,佛教集中在灵宝市、涌池县、湖宾区。总的看,我市虽五教俱全,但基督教“相对优势”较大。目前,我市基督教徒多数是合法信教的。但是,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各种与宗教有牵连的非法活动也日益增多,宗教领域内的一些问题已不容忽视。(一)宗教传播…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其中,拥有信徒较多、影响较大的宗教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道教,它们在中国的传入或传播和建筑各有特点。本文拟对中国四大宗教的建筑特色作一番阐述,与大家共享中国宗教的建筑魅力。  相似文献   

9.
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作为我国宗教工作的着力点,在探索可行路径的过程中,应当以史为鉴、总结经验。宗教中国化并非近世之新产物,而是中国社会早已有之,禅宗即为鲜活例子,其与道教之互动关系是相互融汇的本土化过程,所形成的经验应被学界重新审视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回族对非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表示排斥,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又能够与其他宗教如佛教、道教和平相处,对其他宗教信仰者表示理解和尊重。这种社会交往行为对于当代不同民族宗教之间的和解与交流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在我国曾一度销声匿迹,人们谈“教”色变的宗教活动又以空前多样的形式活跃起来。其发展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令人倍加关注和议论,而其中佛教由于在中国的历史的影响久远,信徒众多,尤其是佛教在其传播过程中的中国化,使佛教在社会上有着极其深远影响,人们的言行与日常生活无不感受到佛教的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后,佛教道德将产生什么样的社会作用,笔者愿就此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12.
佛教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宗教之一,是外来宗教中国化最成功的代表,其中国化经验对于其他宗教在当代中国的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河北省佛教历史悠久,发轫于河北的临济宗和赵州禅等佛教思想是历史上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改革开放后,河北佛教界在党和政府的引领下,积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取得了中国化的新成绩。本课题通过对河北省125个佛教活动场所进行问卷调查,梳理河北佛教中国化的现状及经验,以期为新形势下党和政府进一步做好宗教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馆陶县是平原农业县,全县总人口27.1万人,其中信教群众5772人(基督教3607、天主教1352人、伊斯兰教61人、道教139人、佛教513人),涉及全县8个乡镇、140个行政村,共有宗教活活动场所45处,宗教教职人员4名.  相似文献   

14.
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发展道路,是我国宗教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宗教方面的积淀、是我国宗教文明进步的表现、是我国各宗教和谐共处并积极健康发展宗教的相容共存的必然趋势。宗教都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中国数千年的发展历史证明不论中国本土的道教,还是外国传来的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都自觉地与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相协调,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相适应,走上了一条中国化的道路。积极引导我国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我国宗教工作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中国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是一位有着深沉宗教情怀的文学家,本文分别从基督教、道教、佛教三方面剖析了他与宗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粱武帝萧衍以佞佛著称,但其对南朝儒学复兴居功至伟.刘宋、萧齐二代鉴于两晋之弊,崇儒兴教,广开儒学之门,但由于朝代更迭频仍,儒学之建仅是具文.梁武帝登基后在崇佛的同时并不废儒,采取三教并用的政策,认为三教虽有高下之别,但就本源说,佛教是包括儒、道的.梁武帝在其执政期闽,为恢复和发展儒学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改革开放40年舟山普陀山佛教管理工作实践为研究个案,对其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探求佛教与时代的统整、融合和适应之道,促使佛教僧团在管理制度方面能应时代机宜作出调整,从而促进整个佛教僧团在管理上的现代转型,最终实现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力求为当前中国宗教治理提供些许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佛教团体也紧跟时代步伐,探索融入当代社会的新途径。龙泉寺这一汉传佛教寺院,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服务社会、开展宗教慈善事业,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弘扬佛法,开展国际交流、推动中国佛教走向世界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宗教团体融入当代中国社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春节时到仙桃农村走亲戚,我惊奇地发现有些农户的门框上.用瓷砖镶嵌着并非“红十字”的“瘦十字”。 诚然.现在由于政策宽松.无论是我国本土的“道教”.还是“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信教人数不断增加.各种宗教场所也不断开辟。应该说.这是我国多元文化和谐共处的好现象。  相似文献   

20.
禅宗是外来宗教(印度佛教)与本土文化(儒道文)碰撞的产物,它对中国古典诗歌最大的影响来自其“顿悟”说。“顿悟”这一直指本心,强调直觉观照和个人体验的宗教认知哲学,不仅使古典诗人的审美意趣向着适意澹泊、物我两忘的境界发展,而且对沿用至魏晋六朝的简单、直接、粗糙的传统艺术思维方式进行了改造,从而为唐以后诗美标准的最终确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