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苗族与侗族的审美意识进行比较,指出其相同之处在于崇尚群体美、女性美。不同之处在于苗族崇尚力,赞美崇高,侗族崇尚智慧,赞赏秀美;苗族崇尚冲突美,悲剧美,侗族则偏爱和谐美与喜剧。与此同时,文章还深人分析了形成苗族与侗族审美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乡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探讨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乡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90量表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218名苗族、侗族青年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乡村中学教师SCL-90的各因子得分高于常模,侗族教师整体阳性检出率高于苗族教师;侗族男女教师在人际关系,偏执因子上差异显著;苗族男女教师在人际关系因子上差异显著。说明少数民族贫困山区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应重视男教师在偏执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列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制定各个时期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废除几千年来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开辟了我国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我们党历来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对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一贯坚持平等政策,并于五十年代给苗族、侗族人民创制了苗文、侗文,实现了苗族、侗族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他们把获得语言平等权利当成政治上翻身的重要标志之  相似文献   

4.
你省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日《关于撤销靖县建立靖州侗族苗族自治县的请示》和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四日湘政函[1986]37号文收悉。经反复研究,同意撤销靖县,设立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以原靖县的行政区域为靖州苗族侗族自洽县的行政区域。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民族风情浓郁。这里生活着侗族、苗族等民族,其中侗族人数达到100多万,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习俗。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苗族、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差异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起源于我国古代"穴居"文化系统,侗族木楼起源于我国古代"巢居"文化系统,为我国古代北、南两大文化类型的不同代表.文献学资料、苗、侗民族底层语言以及苗族、侗族原始民居方式遗存等均从不同角度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相似文献   

7.
在侗族的古籍资料——侗款中,常会出现“jul hus jiv gal,ligoc langc jiv xeih”的语句。历来人们在翻译的时候,一般都把“jul hus jiv gal”译成“州府置歌”。 本文将对侗语“gal”字的汉义提出个人看法。 首先,谈谈侗族款词中出现这句话的背景。侗族款词,现已成为朗诵词一类的口头文学。但是,狭义的侗款就是侗法。在古代的侗族社会里,侗族款组织在执行侗法过程中,在需要对人犯处罚重款的情况下,要将其款项购卖一头牛来宰杀,将其肉切碎煮熟后,分送给款区内的各家各户,名之曰“散款肉”。但是,在散肉之前,首先要把牛的上腭和下腭都砍下来,  相似文献   

8.
孙家寿 《世纪行》2011,(4):32-32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侗族共有2960293人,其中湖北69947人。湖北省侗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恩施、宣恩、咸丰、利川、来凤等县市,集中分布在恩施市芭蕉侗族乡(22000人)、宣恩县晓关侗族乡(22500人)和长潭河侗族乡(19000人)等三个侗族乡。  相似文献   

9.
贵州省黔东南的清水江流域,是苗族和侗族同胞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自然资源以林业资源最为丰富,在贵州的五大林区中,雄踞榜首。自明清至民国,凡三四百年间,清水江流域苗族、侗族社会的迅速发展,始终与林业资源的开发情况密切相关。在开发林业资源的过程中,汉族的商人、林农、及手工业者,都起到了很重大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铜仁地区行署: 你署《关于对铜仁市环北办事处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铜署呈[2005]24号)收悉。经研究,同意铜仁市调整环北街道办事处、谢桥街道办事处和漾头镇、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部分行政区域,设立灯塔街道办事处。灯塔街道办事处辖原属漾头镇管辖的马岩村、共同村,原属滑石侗族苗族土家族乡管辖的滑塘村,原属谢桥街道办事处管辖的寨桂村、柑子冲  相似文献   

11.
8月9日,农历七月十四,地处黔桂边界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甲朵村高埂苗寨举办“闹鱼节”。来自贵州从江县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七邻八乡的数百名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欢聚一堂,参加吹笙踩堂、浑水摸鱼、抢鱼等活动,欢度节目,预祝丰收。图为甲朵村高埂苗寨,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在举行闹鱼仪式。  相似文献   

12.
风俗是一定社会现实的反映。“椎牛”是苗族的最大礼典之一,它反映了苗族先民远古的社会现实。本文试图对流行于湘西及黔东一带的苗族“椎牛” 风俗作一社会历史透视。 “椎牛”,又叫“吃牛”,苗语叫“ney ie”,苗民凡人得了重病,占卜是因为鬼作崇,或中年无子,认为是中鬼在南天门阻止女阎王送子前来,就得把苗巫请来,烧黄蜡,打锣鼓,许下椎牛大愿。许愿后,如果病人转危为安,或求子得子,就说是牛鬼赐予的,于  相似文献   

13.
本人生长于苗乡苗寨,对苗族习俗虽无研究,但也有只鳞片爪之识,故特提出与石开忠同志商榷。 石开忠同志在《试论黔中苗族牛祭习俗的成因》(见贵州民族学院学报一九八六年第四期,以下简称《黔中苗族牛祭》)一文中论述了牛祭的三种形式、文献中牛祭习俗的分布状况、牛祭发生的背景和牛祭祀习俗的成因四个问题。对于前面所述,因没有作过深入和全面的调查,不敢胡言,本文拟就惠水地区苗族牛祭的形式及牛祭习俗的成因略述个人浅见,望有关专家、学者和石开忠同志赐教。  相似文献   

14.
在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10大类518项中,贵州省在8类有31项名列其中,分别是(文中序号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类别序号):一、民间文学台江县、黄平县的苗族古歌;施秉县的刻道。二、民间音乐黎平县的侗族大歌;榕江县、黎平县的侗族琵琶歌;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贞丰县的铜鼓十二调。三、民间舞蹈丹寨县、贵定县、纳雍县的苗族芦笙舞(具体为:锦鸡舞、鼓龙鼓虎———长衫龙、滚山珠);台江县的反排苗族木鼓舞。四、传统戏剧思南县的思南花灯戏;黎平县的侗戏;册亨县的布依戏;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  相似文献   

15.
从贵州回来之后,有朋友问我,对贵州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想每位参观过这一地区的人都会这么回答:“独树一帜的风光和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贵州之行前我曾读过许多有关介绍苗族和侗族热情好客的文章。现在我亲身经历了这一切,并且希望这些可爱的人能够长期保存他们纯朴自然的美德和对他们自己文化的骄傲。因为,随着我们现代文明成就的侵入(包括旅游者),苗族和侗族有可能向他们古老的传统和生活方式告别。有可能不再像今天这样自由自在地过着与大自然和谐的生活,而更多地去追求金钱的价值。侗族信仰拜物教。他们相信上帝和神灵居住在大自然中,人们不能招惹天神生气,要热爱大自  相似文献   

16.
继《布依族简史》和《苗族简史》讨论会后,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日至二十二日又举行了《侗族简史》讨论会。来自京、湘、桂、川、黔五个省、市、自治区的侗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干部和民族学、民族史、民族语言、民族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一百六十多人,欢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城,对《侗族简史》(征求意见稿)展开了认真地讨论。在讨论  相似文献   

17.
侗族的族称     
侗族自称为Gaeml,有的地方读做Jaeml或Jeml,自称一致 ,含义相同。在湘黔桂之通道、黎平、三江的三县交界一带 ,侗族内部还有Jaemlaox、Jaemljaox和Jaemltanx之互称。与侗族相邻居住的水、壮、仫佬、毛南、布依、仡佬、土家等民族 ,对侗族的称呼均与侗族自称相同。相邻居住的苗族和瑶族分别称侗族为tai31 ku435,皆名从侗族自称。由于侗族及其先民历来居住溪峒 ,唐代及以后史籍还以“峒 ( 同山、洞 )蛮”或“峒民”泛称。宋代始有专称 ,北宋时用汉字双音切记为“佶伶”(kei1 3lam35) ,南宋时变为“仡伶” (ke1 3lam35)。明代及以后 ,在历史…  相似文献   

18.
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健 《贵州民族研究》2006,26(6):108-109
苗族飞歌、侗族大歌是优秀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音乐中的一支奇葩,值得我们挖掘、保护、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19.
湖北侗族是一个散杂居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远离侗族中心分布区的一个族群.200多年前他们从湖南和贵州侗族聚居区来到这里,他们在与当地土家族、苗族、汉族交往过程中,相互学习、和睦相处,在保持自身民族认同的同时,主动适应当地的文化.这种适应性的选择,一方面使民族群体在异地得到了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文化发生变迁的同时,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仍然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20.
我们黔东南州是以苗族侗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地方。苗族人口一百二十多万,占全州总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七点一二,侗族人口七十六万多,占全州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点五四。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少数民族和待识别的人们共同体。其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在我国各自治州中是最高的。解放三十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少数民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汉族老大哥的无私帮助,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落后面貌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也不讳言,由于种种原因,文化落后状态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目前全州还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