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革命根据地普遍建立了抗日儿童团。抗日儿童团是由青年救国联合会指导的集抗日救国、生产自救、学习文化于一体的儿童群众组织。陕甘宁边区抗日儿童团是"儿童运动中的主流"之一,在边区政府和边区青救会的领导下,以"抗日"和"非政治"为基本原则,组织边区儿童做力所能及的抗日救亡工作,如支援前线、带路送信、站岗放哨、宣传抗战、拥军优属、生产劳动及开展学习、文体等活动,成为中共最年轻的后备力量,为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朝立 《湘潮》2021,(3):47-49
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作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在全面抗战时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包围封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采取一系列举措,积极发动边区人民,围绕抗战和民主两大主线,在保障抗战的大前提下,完善边区民主制度体系和政权治理与建设,发展边区生产力,最终使边区达到了“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1937年4月6日成立了边区政府。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把边区建成为抗日的、民主政治的模范区域,特别要以为人民服务为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的生活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保证抗日力量的壮大,毛泽东提出陕甘宁边区的各项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毛泽东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思想与实践,使边区军民度过了难关,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史及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军民的生活遇到了空前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保证抗日力量的壮大,毛泽东提出陕甘宁边区的各项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毛泽东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的思想与实践,使边区军民度过了难关,壮大了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为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莫定了基础,在中国革命史及毛泽东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所在地、全国抗日的大本营,在边区成立头两三年里,由于国民党政权的存在,边区政令不一,摩擦不断,严重影响边区稳定和中共精力,继而影响全国抗日大局。在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决斗争下,以何绍南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专员和县长被逐出边区,结束了双重政权的奇特现象。  相似文献   

7.
《世纪桥》2021,(10)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党和政府在抗战艰苦的条件下,保护和服务妇女儿童,先后发出一系列有关关爱妇女、保育儿童的指示和规定,妇女作为抗战的重要群体,克服重重困难积极投身抗战和边区建设生产工作。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保育事业,也十分重视儿童的教育工作,因为保育工作不仅是为了延续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更是抗战工作中的关键一环。陕甘宁边区制定了许多儿童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积极设立儿童保育组织,创办儿童保教机构。虽然陕甘宁边区在财政经济上面临着困难,但依然重视儿童保育工作。此后,边区妇女的保育工作为新中国成立和建设培育了大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汪文忠 《世纪风采》2014,(11):25-26
1939年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发动抗战以后的第一次反共高潮,对陕甘宁边区不断挑起军事摩擦,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此时的关中分区地理位置特殊,北与陕甘宁边区相连,东、西、南三面同国民党统治区接壤,使得这里成为守卫陕甘宁边区和党中央的南大门。为了指导关中分区军民建设边区和进行反封锁、反摩擦斗争,时任分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关中分委机关报。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取得合法地位。为了把边区建设成为各敌后根据地的战略后方和指导中心,边区模范地实行抗日民主制度,成为全国政治上最先进的地区和新中国的雏形。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成功地发展了生产力,保证了边区军民的丰衣足食和工业品基本自给,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陕甘宁边区生产力发展成就的取得,是中国共产党以革命的激进方式扫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一切障碍,解放和发展了这一时期生产力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为指导,使边区生产力发展适应了中国革命实际的胜利;是边区生产采取有效的组织形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抗日战争形势的变化,从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到抗战胜利,国共对陕甘宁边区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若干轮的谈判论争。抗战爆发前夕和初期,出于合作抗日的需要,两党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妥协,陕甘宁边区得以成立;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谈判中提出苛刻的条件,意图限制甚至撤销边区,进而削弱共产党,中共随之对国民党采取强硬态度,提高了谈判条件;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为给发动内战做充分准备,邀请中共谈判,中共为了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答应与国民党进行谈判。这就注定了两党不可能就边区(亦即解放区)的任何问题达成一致。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为了肃清根据地内的毒品犯罪,粉碎日军的毒化阴谋,保卫边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维护边区政府的声誉,争取抗战的胜利,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专门的禁毒机构,制定和颁布一系列查禁烟毒的法规法令,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在边区境内开展声势浩大的禁毒运动,基本遏制了毒品在边区境内的蔓延,使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禁毒的模范区。陕甘宁边区卓有成效的禁毒斗争,留下了可供后人借鉴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简奕  杨新 《红岩春秋》2015,(3):57-59
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长期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中,同时也贯穿于陕甘宁边区公粮政策抉择变化的过程。皖南事变后,陕甘宁边区财政面临抗战以来最困难状况,改变以往"休养民力"政策,被迫加大公粮征收量,人民难以承受,引发不满情绪,甚至出现"雷公咋不打死毛泽东"的极端抱怨。对此,中国共产党坚决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适时调整公粮征收政策,由人民全部负担公粮转向边区党政军和人民共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一直受到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誉。同时,在东北抗日斗争实践中,以中共满洲省委为代表的中共东北地方党组织和东北抗日联军充分吸收和运用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本文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的严正立场、毛泽东对东北义勇军的支持、毛泽东与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毛泽东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指导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对东北抗战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郑维之 《党史博览》2014,(1):F0002-F0002,F0003
正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为教育和培养干部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边区政府根据革命形势发展和抗战的需要,先后在延安创办了中央党校、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马列主义学院、中国女子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民族学院、泽东青年干部学校等30余所干部学校。根据当时独特的历史背景,中央还专门设立了干部教育部,毛泽东亲自领导这项工作。一些党政领导身兼多职,不仅担任学校的领导工作,还在学校承担课程讲授。如毛泽东担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军事思想在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强大思想武器。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在抗战的艰苦岁月里,华南抗日游击队(又称华南抗日纵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紧密结合华南抗战的实际,坚持敌后战场,坚持人民战争的战略和战术原则,抗击日本侵略军,取得了华南战场抗战的胜利。 一、运用人民战争思想,创建人民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人民战争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毛泽东在长…  相似文献   

17.
王体伟 《湘潮》2015,(2):12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敌后抗日根据地首府,为了适应边区建设的需要,面对严峻抗战形势,中共领导的边区政府为了发展经济、支援抗战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发展职业科技教育以培养职业科技人才,对于促进陕甘宁边区经济发展、改善落后的生活环境和保证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新中国的职业科技教育打下了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职业科技人才需求量巨大,职业教育高速发展,延安时期的职业科技教育对目前的职业教育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高度重视抗战文化在抗战中的重大作用.他不仅在理论上强调抗战文化的重要性,而且亲自指导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建设.他关心新闻出版,重视文艺运动,支持艺术团体,关心艺术创作,狠抓抗战教育.正是在毛泽东的指导与关心下,陕甘宁边区的抗战文化蓬勃发展,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江静 《北京党史》2007,(6):28-32
抗战时期至抗战胜利初期,陕甘宁边区(以下简指边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选举运动,搞的颇有特色,且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20.
余玮 《党史文汇》2007,(12):27-32
太平洋战争前后,由于灾荒和日军的封锁,由于国民党军对陕甘宁边区进行重兵包围和封锁,由于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中止了对八路军一切正常的配给等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遇到了抗战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各抗日根据地出现了粮食、医药、棉布、子弹、食盐以及其他日常用品奇缺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