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残疾人小康工程是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蝉连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之首的锡山市,是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的地区。全市约有4.8万残疾人。1993年,锡山市率先在全省步入小康行列。但是,与此同时,我市的残疾人事业却并没有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社会平均水平的数据掩盖了残疾人的实际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2.
罗一民 《群众》2007,(1):17-18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到2010年左右,苏中要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南通作为江苏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潜力最大的城市,理应做全省江北全面达小康的先行者,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作出更多的贡献。咬定目标把握进程近几年来,我市以《江苏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为导向,加快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开局良好,综合实现程度持续提升,截至2005年,全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88.42分,各县(市)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均达到80分以上,为“十一五”在江北率先全面达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十一五”,全市及各县(市)有条件也…  相似文献   

3.
我们锡山市乘国家改革、开放之东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保持两项“全国冠军”,1992、93和95年蝉联三次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冠,95年获全国首届科技实力百强县(市)之冠。95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212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4万元,工农业总产值814.5亿元。财政收入10.2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90元。我市在全国已  相似文献   

4.
《群众》2000,(11)
宿迁是199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新设立的地级市。建市四年来,我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进步,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社会事业保持同步发展,小康目标已初步实现。“十五”期间,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巩固小康成果,赶上苏北地区平均发展水平,是摆在我市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制定“十五”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7,(12):16-18
2007年,《小康》杂志对关系中国百姓生活的全面小康11个关键词进行独立的监测和评估,并就11个小康指数.即:休闲指数、饮食指数.公共服务指数.居住指数、生命指数、生态指数.教育指数。消费指数、平安指数、信用指数和快乐指数进行了调查。其中。70分以上的有4项,快乐指数得分最高,为79.6分,70分以下的有7项.最低的是生态指数,只有56.6分。没有及格。与上年相比,有9项是增加的,仅有1项是下降的,即信用小康指数。《小康》综合指数主要包括政治、经济、科教文卫和社会和谐四个大类。评价权重分别为:政治类别占15%,经济占30%。科教文卫占25%,社会和谐占30%。综合指数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2007年《小康》报道的11个相关指数;二是2007年10月~11月间。由《小康》杂志社与有关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及专家联合组成的“中国小康指数”调查组,对我国“小康综合指数”进行抽样调查(主要为网上和实地调查);三是参照有关部门的测量数据,经调查组专家对收集数据进行加权综合处理。得出2007年中国综合小康指数为64.1分.比上一年增加1.1分。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乘势而上的五年,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前不久,中共武汉市委召开了十届九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要求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武汉改革发展的要求,按照“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实施开放先导、工业强市、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提升城市竞争力、亲和力、个性魅力和综合实力,力争使改…  相似文献   

7.
集山区、库区和贫困地区为一体的丹江口市,近两年来,在中央关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指引下,经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克难进取,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1993年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省山区“五强”县市第2位;199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8.4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375亿元,财政收入1.02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0%、68%和14%。农民人平纯收入达1203元,比上年净增567元。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1995年,丹江口市委被湖北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市委”称号。回顾丹江口市的发展历程,全市综合实…  相似文献   

8.
“十五”计划实施四年多来,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经济总量跃上万亿元台阶,经济增速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人民生活向全面小康迈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明显加强,“十五”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9.
资兴市地处三省交汇处,是一个集山区、老区、库区、工矿区于一体的县级市,全市总人口36万人,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111211人(其中国家公务员和参照人员1866人)。近年来,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该市审时度势,锐意改革,在人事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有效地促进了全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全市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该市已跻身于全省十强和全省小康市行列,被列为湖南省唯一的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市”、“全省文明卫生城市”等称号。成绩的取得,…  相似文献   

10.
宁国市地处皖东南,面积2487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8万,辖16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多年来,宁国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指导思想,把人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放在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先地位来抓,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综合经济实力连续三年位居全省榜首,2002年共实现GDP39.4亿元,财政收入3.32亿元。党政人才队伍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抓,为我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  相似文献   

11.
根据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到本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的第二步战略,中共丹江口市委决定用5年时间在全市总体上实现小康目标。就丹江口市“小城区、大农村”的基本市情来说,实现小康的主体对象是农民,工作重点在农村。到1998年小康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决定因素很多,其中重要一环,就是抓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我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形式与问题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集中解决了农民在致富过程中“少的是门路、愁的是销路、难的是技术、缺的是资金、盼的是服务”等一系列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受群众欢迎。目前,各种形式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群众》2016,(6)
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苏州市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00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办医,社会资本逐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到2015年末,全市登记注册的医疗卫生机构3121个(含医院、卫生院、诊所、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坚持总量扩张和调整结构一起抓,促进了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从1994年起,预算内工业企业连续3年无亏损;乡镇企业连续3年跨进了全省十强行列。1997年,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100万元,上交财政收入2100万元,分别比同期增长22.4%和8.4%,资产负债率为  相似文献   

14.
《天津政协公报》2003,(2):28-29
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是在我市“三五八十”四大奋斗目标基本完成,全市上下开展“弘扬危改精神,加快天津发展”大讨论活动中,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又一项历史性的民心工程,是开放的天津迈向国际化港口大都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各经济开发区环保工作,并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深入徐州市各省级经济开发区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这次调研可以看到,各开发区发展和运作总体情况较好。开发区已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开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较前也有明显进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环保优先”方针正在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6.
“科教兴市”的实质,就是加大科技创新,以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我市自1986年在全国率先把“科教兴市”,作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以来,一直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之一,科技创新不断加快。特别是近年来,注重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的关键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了技术跨越发展,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形成了以新区、滨江开发区为代表的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了以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新型家用电器为标志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了一批以工业设计园、软件工业园为主的一批研发基地;形成了以永中Office办公软件、光纤预制棒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形成了以锡柴、阳光等一批以产定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型企业。“十五”期间,我市还承担了一批国家、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共实施40项国家“863”和“973”计划项目、2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37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426项省火炬计划项目、68项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共有475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我市连续五年获得“全国科技先进市”荣誉称号。2004年,科技进步对无锡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8.73%,名列全省第二,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8.50%,名列全省第一。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4%,高新支柱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0.2%。  相似文献   

17.
建设“五百”工程发展农村经济谭庚炳萍乡市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提高农村经济的综合实力,提前实现小康目标。市委、市政府决定从1994年开始,沿320国道和浙赣铁路沿线建设“百里乡镇工业带,百里大中棚蔬菜带,百里高效林果绿化带,百个小康示范...  相似文献   

18.
文化经济: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式,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翼。我市正在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文化建设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文化建设的规划,应该吸收文化经济的新理念,通过体制创新与改革,打造我市具有现代特色的城市文化体系,提高我市的综合实力,努力使大连文化经济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黄萌 《今日浙江》2004,(8):13-15
城乡一体化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城乡互补融合、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的选择。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50%时,城市文明会急剧向农村辐射,城乡融合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经过最近1多年的快速发展,湖州市已经基本具备加速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现实基础。这些基础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县区发展趋向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湖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全市已提前年实现了总体小康。200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8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财政总收入达到51.2…  相似文献   

20.
《山西政报》2012,(Z1):110-111
阳泉市郊区荫营镇地理位置优越,是阳泉市郊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是郊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2011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32.4亿元,财政收入1.8亿元,人均纯收入8100元,综合实力名列全市乡镇前茅,率先在全市实现了宽裕型小康镇,是"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和谐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