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为民办实事,是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战略决定,并把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  相似文献   

2.
党 的执 政 能 力 建 设 , 是 党 执 政 后的 一 项 根 本 性 建 设 。但 加 强 党 的 执 政能 力 建 设 ,不 能 单 纯 就 执 政 能 力 抓 执政 能 力 ,而 要 按 照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现实 需 要 ,把 执 政 能 力 建 设 融 入 到 完 成党 的 各 项 任 务 中 。 联 系 到 具 体 实 际 ,比 如 说 在 村 庄 环 境 整 治 中 就 有 一 个如 何 提 高 基 层 党 组 织 的 执 政 能 力 问题 。 金 华 市 2003 年 实 施 村 庄 环 境 整治 以 来 ,至 2004 年 9 月 ,已 有 943 个村 开 展 了 村 庄 环 境 整 治 ,其 中 355 个村 已 经 基 本 完 成…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 重要讲话,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 我们党肩负的使命,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和马克思主义关于社 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明确提出了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重要原则 和主要任务,并就加强和改善党对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 求,是我们党领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的纲领性文献,对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人有责。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一个重要内容是不断促进个人 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4.
毛泽 东 提出 了新 民 主主 义革 命 和社 会主 义 改造 的理 论 ,解决 了“ 怎样 救中 国 和 中 国向 何 处 去 ”的 历史大 课题 ,邓 小平 提出 了 建设 有中 国 特色 的社 会 主义 理论 ,解 决了“ 什 么是 社会 主 义和 怎样 建 设社 会主 义 ”的 历史大 课题 ,江 泽民 提出 了“ 三个 代表 ”重 要思 想,解决 了 在 新的 历 史 环 境和 条 件 下“ 建 设一 个 什 么 样的 党 和 怎 样建设 党”的 历史 大课 题 。历 史大 课 题的 产生 和 解决 反 映了 历 史 发 展的 客 观 规 律性 ,我 们党 正 是 在 解决 历 史 大 课题中 把中 国社 会 历史 推向 前 进的 。  相似文献   

5.
在 社 会 主 义市 场 经 济 条件 下 ,社 会 关 系 的契 约 化 使 得反 映 这 种 契约 性 社 会 关系 的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表 现为契 约文 化 。社会 主义 契 约文 化是 社 会主 义市 场 经济 健康 有 序发 展的 文 化基 础,因此 ,加 强契 约 文化 建设 就 成为我国 当前 文 化建 设的 首 要任 务。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 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 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开展工作的落脚点和承重层,能否继续保持和不断发展先进性,将直接影响到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党员的思想架构中产生的凝聚和提升作用,进一步整合执政资源,夯实执政基础,提高执政能力,在构建和谐社  相似文献   

8.
小康社会与城市社区功能重构及体系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合 社 区 人 际关 系 ,重构 社 区 综 合功 能 ,提 高 社 区 居民 的 生 活 质量 是 全 面 建设 小 康 社 会的 重 要 保 障 ,也 是解 决 社区 危机 ,深 化社 区 建设 和促 进 社区 发展 的 必由 之路 。 本文 旨在 从 当 前 加速 城 市 社 区功 能 重 构 的历 史原 因、具体 内容 和 创新 体系 出 发,探讨 在转 型 期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会 的时 序 模式 和局 部 框架 。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党是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鲜明提出,要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党的社会号召力,主要指党对社会的影响、引导、凝聚、动员的能力,是由党的性质、宗旨、纲领、路线等决定的。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号召力,对于在新时代汇聚形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伟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 革开 放后 的 中国 社会 处 在由 政治 主 导型 向政 治— 社会 主 导型 转 变的 时 期 。 社会 主 义 市 场经 济 的 ——建立 和 发展 ,促 进了 人们 利 益分 配格 局 的变 化,加速 了 整个 社 会的 分 化 。 在这 种 社 会 加速 转 型 期 ,社 会 政治 生 活领域 容 易发 生政 治 权力 的变 异 。在 国家 和 社会 的二 元 格局 中,只有 合 理划 分社 会 权力 与国 家 权力 的界 限 ,以宪 法和 法律 的 精 神 扩大 和 保 障 公民 的 政 治 权利 ,适应 社 会 分 化的 趋 势 和 法 治 化 治 理 的 需 要 ,建 立 政 治 权 力 的 民 主 监督机 制 和完 备的 权 力制 约机 制 ,才能 消 解社 会加 速 转型 期政 治 权力 的变 异 现象 。  相似文献   

11.
《政策瞭望》2007,(3):1-1
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关注和解决好民生问题,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为民办实事的指导思想要进一步明确。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的根本所在。进一步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就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八八战略”的实施和“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建设,牢固确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真正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拓宽为民办实事领域,进一步  相似文献   

12.
坚持民主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有效形式。它与科学执政、依法执政一起,构成了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体系。坚持民主执政,必须始终做到坚持执政为民,不断发展党内民主,逐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一、坚持执政为民,是民主执政的根本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我们党掌权执政,是受人民委托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因此,党的一切执政活动,都要从人民的意愿和利益出发,把为人民谋取利益当作最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执政为民”。执政为民是我党55年来执政经验的成功总结。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必须坚持这一执政理念。民主执政必须以执政为民为根本,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把执政为民作为目标,民主执政才会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才不至迷失方向,才能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使我们党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保先进性,成为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一) 坚持民主执政,必须强化为民之心。全  相似文献   

13.
现在,“为民作主”这种说法颇为流行,尤其在谈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方面,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特高。有的党员干部甚至将这一词语常挂在嘴边上,似乎大讲“为民作主”就等于为民着想,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实事就一定要去“为民作主”。这话干部说起采虽然顺口,但群众听着却刺耳。其实,这恰恰是“主仆”关系的错位。谁是主?谁是仆?我们的一些干部往往把关系给弄颠倒了。为民办实事应该,“为民作主”却不宜提倡。人民群众和干部的关系,是“主仆”关系,是血肉关系,是鱼水关系。人民群众是主  相似文献   

14.
党要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必须要有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的执政方式作保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现实情况已经对我国各级政府的行为提出严峻的挑战。改革完善党的执政方式问题,成为党的建设中一个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  相似文献   

15.
雷儒金  俞玲 《理论月刊》2004,19(4):19-21
邓 小 平 社 会主 义 本 质 理论 是 在 社 会主 义 多 样 化实 践 中 形 成、发 展和 完 善 的 ,为 社 会 改革 、人 的 全 面 发展和 社会 生 产力 的发 展 开辟 了现 实 道路 ,是“ 三个 代表 ”重 要思 想 的 直接 思 想 理 论来 源 ,提 供 了 坚 持 和发 展 马 克思主 义的 方 法论 指导 ,因 而 具有 重大 的 理论 价值 和现 实 意义 。  相似文献   

16.
王辉 《求索》2014,(9):9-13
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发展和深刻变革之中,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我们党执政安全的新威胁.群体性事件多发频发,将损坏党的执政环境,削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损害党的执政基础,挑战党的执政能力,加大党的执政风险.维护党的执政安全必须积极防范和治理群体性事件,要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要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引发利益矛盾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强化党的社会整合功能,形成社会共享价值观;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化解矛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民务实清廉是执政条件下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集中体现了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核心工作、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新时期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保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既是“依法治国”和“依法治党”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执政方式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是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提出,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必须增强法制观念,善于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这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党要坚持依法执政,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依宪执政,这是由宪法的性质、地位和效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更是党执政的基础。因此,要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核心是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是党能否始终为群众办实事,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密切党群关系,夯实执政基础。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从根本上讲,能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鱼水关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大计。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执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和发展壮大起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