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8,(12)
目前,提升城市农民工消费水平是扩大内需、提高经济活力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基于2013年全国农民工实地调查数据,通过Stata建立OLS回归模型,对比分析在加入收入中介变量前后生计资本、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生计资本和社会保障是农民工消费水平较低的重要影响因素,且作为中介变量的收入,在人力资本和社会保障对农民工消费影响因素模型中起着中介作用,在社会资本与农民工消费关系中没有起到中介作用。通过加入中介变量使农民工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路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群体已成为拉动国内消费的新引擎。这不仅源于农民工经济心理和代际的变化,也源于农民工提升了向人力资本载体升级的意愿,更源于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大趋势。资料显示,90后和80后比70后农民工的消费意愿更强烈,前者的消费支出占收入比远远高于后者。如果社会保障部门加大向金融体系流动性贷款投资力度,农民工参与职教培训,使其人力资本含量提高,并预支未来收入实施超前消费,可有效促进内需拉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董锦绣 《学理论》2011,(24):75-76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滨州市城区居民体育消费情况进行调查,目前城区居民有一定的体育意识,实物型消费水平较高,且体育消费动机较明确,居民体育信息获取渠道交为广泛,受收入等因素的限制居民参与性消费水平参差不齐,观赏性消费水平不是很高;通过对居民体育消费的动机与结构进行调查分析,有助于合理的引导消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中等发展中城市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新疆大学生2005年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主要为自发型,体育消费的主要形式为实物性消费,不同年龄人群体育消费的对象、态度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经济条件、消费观念、全民健身意识、教育程度、体育社会化程度等是影响新疆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张晖  马健龙  袁玉涛 《学理论》2010,(25):67-68
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有生力量,通过调查城市男性农民工的身体健康与体育健身情况,了解他们身心健康水平及影响体育参与的有关因素,为提高城市男性农民工的健康水平和体育参与意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4268份调查问卷,采用扩展的Mincer工资方程,分析人口统计因素、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收入水平的影响,并首次在大样本的基础上证实就业差异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健康程度等人口统计变量,是否培训、技术等级、有无证书、目前工作时间等人力资本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均具有显著影响,但社会资本的影响并不稳定。研究还表明,就业差异性已成为研究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机理的重要影响因素,所处行业、受雇方式、务工地跨度等就业差异性变量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收入水平。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民工回流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结构性调整导致农民工回流成为当前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问题。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升级,外出农民工收入增速放缓、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保障程度低、归属感缺乏,是引发农民工回流的城市推力。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亲情权重"加大、收入落差不断弥合、农村惠民政策得力,是促使农民工回流的农村拉力。针对此问题,各级政府和部门应鼓励回流农民工大胆创新创业,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生活质量,实现乡村振兴,更好地解决农民工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民工荒"的形成不是因为农民工数量不足,而要从影响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的微观机理上寻找原因。收入、成本、预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民工的劳动供给行为。第二代农民工的劳动供给行为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同。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  相似文献   

9.
重视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指出:“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何对待农民工,不是一件小事,而是关系全局和长远的大事。”那么,近年来在对待农民工的问题上做得如何?笔者认为,农民工的经济收入等  相似文献   

10.
扩大内需关键在于,通过各种可行政策加快提高消费潜力更大的普通城乡居民的收入外部市场下滑和内部需求不足,正在深入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如何在外贸下滑的情况下,有效启动国内消费、拉动内需?近期调研中,多位知名经济和金融专家告诉《瞭望》新闻周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是刺激和启动内需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