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开放银行"作为全球银行业创新发展模式的最新实践正式登上了中国银行业发展的舞台."开放银行"以银行业数据互通开放为起点,通过开放API数据源,实现银行与银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数据共享和互通,深刻影响支付产业的发展.实施开放银行,将真正提供以客户为主导的金融支付服务,构建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竞合关系,弱化支付场景边界,实现监管方全局监控和监管."开放银行"以银行业为突破口,通过自身变革深刻影响着支付产业中各个支付参与角色,带来支付产业的整体变革.  相似文献   

2.
金融服务消费者进行效用最大化选择时的“经济理性”具有丰富的经济社会学内涵,私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正式契约和信任机制等隐性契约共同构建.中国私人银行面临着规模扩张与盈利不佳的问题,如何满足高净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是难题破解的关键.分析表明,家族主义、社会网络、“人治”传统、制度缺失等中国社会所特有的信任机制,促成了中国高净值人群对于私人银行服务的家业传承需求、社会关系寻求、融资需求、投机偏好和安全感寻求.对于中国私人银行的未来发展,信任观念的培育和制度建设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但加强风险管理,谨防声誉风险应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转走银行客户资金型票据诈骗是指票据诈骗犯罪嫌疑人以银行客户资金为侵害对象,利用票据诈骗手段将该资金非法占有的犯罪行为。在银行与企业双方都存在漏洞时,银行内外人员勾结,伪造或盗用财务专用章,使企业的资金被转走。银行票据诈骗案之所以“成功”发生,与银行票据业务涉及环节多、监督管理过程长以及其中可能出现的漏洞较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第三方支付机构依托各电商和社交平台,提供比商业银行更低的交易成本、更高的交易效率,并凭借着极强的金融创新能力,满足了中小商户和个人客户的需求。这些导致网上银行的部分客户流失、银行的中间业务收益减少,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的关系变为竞争关系。然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又使得双方在沉淀资金、信用信息和安全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合作空间,共同促进全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交流与沟通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出唇六月寒”,足可见语言的艺术性与重要性了。营业网点是银行直接对外服务的窗口,如何通过语言表达,才能使客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或者化干戈为玉帛,或者从业务关系发展成朋友关系甚至“亲人”关系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在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基础上,还要必须努力掌握、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努力掌握语言技巧。一、通过语言,努力缩短与客户间的距离当今各大银行储蓄网点密布,储种相同,利率相同,储户存款有很大的随意性与选择性。要想让储户弃人选我,仅靠一些简单的…  相似文献   

6.
信用证模糊指示条款会使银行和客户单证业务人员产生理解歧异,对单据不符点是否成立产生争议,从而造成银行信用证业务的操作风险。银行和客户单证人员必须注意信用证文本中的指示语句,切实防范信用证"模糊指示"存在的风险,并努力做到:在开立信用证时,将模糊指示剔除出信用证文本,以免后患;收到含有模糊指示的信用证时,要及时联系相关当事人在装货发运前对信用证做出必要的澄清;受益人发货交单后,对开证行借口模糊指示而无理拒付的,不能对之姑息迁就,不要怕麻烦,按照有理有据有节原则,积极对开证银行所提不符点进行反驳,维护银行和客户的权益。  相似文献   

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速发展,金融业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银行——网络银行。它利用国际互联网,设立面向客户的虚拟银行柜台,为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但是,网络银行在给人们带来了无尽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因此,对网络银行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管,规避各种风险,也便具有了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网络银行法律监管理念和措施,可以为改善和健全我国的网络银行法律监管体系及相应运作模式提供有益的帮助,能够促进我国网络银行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商业银行服务营销策略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商业银行服务营销是银行的全面整体营销,要求银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完善服务达到客户满意,达到盈利目标.面对金融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变化,国内商业银行的具体营销活动必须因时因势而变,创新服务营销战略,同时扩展服务营销策略组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在银行经营竞争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而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与国际同行业差距较大,应当高度重视。要采用以人为本、客户至上等有效的方法,构建自己银行企业的核心文化、动态文化、外显文化,并以此来提高银行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网络银行是将信息技术、互联网与传统银行等三要素融为一体,为客户提供综合、统一、安全、实时金融服务的银行形态。自1995年10月世界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FNB)问世至今,在短短的十年里,全球前1000家大银行几乎都开设了网络银行业务。全球网上银行业务量已占银行业务量的10%,有专家预计至2005年底,这一比例将接近50%。我国的网络银行起步于1996年2月,即中国银行首先在因特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成为国内第一家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银行;1997年又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服务。之后,国内各商业银行也都先后推出网上银…  相似文献   

11.
基于“特别关系”所产生的借贷合同或是赠与合同纠纷往往会让裁判者感到十分棘手,不仅仅是证据的搜集和判定十分困难,最重要的是缺乏一个稳定的裁判标准以及依据这个标准所发展出来的兼具科学性和解释力的论证方法。通过对借贷合同和赠与合同的重构以及对“特别关系”下交易费用和担保的分析,依靠法经济学“社会财富最大化”这一标准,采用多重情况成本一收益计算比较和概率的引入,使得裁判者可以细致严谨地判断出哪一种抉择是更加理性的。  相似文献   

12.
违约责任和刑事责任在功能、构成要件和责任形态方面均存在区别,违约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是有界限的,不容混淆。信用卡持卡人与银行之间是借款合同关系,持卡人透支信用卡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信用卡透支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过于严厉,缺乏公正性,不宜入罪。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贷款合约延续性出发,指出在贷款合约延续期间,外部要素市场以及法律法规环境可以通过作用于借款公司财务健康的方式,间接影响银行的业绩,这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理论的间接银行外部治理理论。并且,本文还利用我国61家城市商业银行2005-2009年度数据对该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一般公司的外部要素市场竞争以及法律法规环境完善的确改善了银行业绩,从而也证实了本文提出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对于涉港借款担保合同案件,应按照我国内地的冲突规范确定合同准据法。当事人未选择法律的,适用“最密切联系原则”确定合同准据法。当合同准据法是香港法时,法院可以依职权去查明,也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在当事人选择法律之前,不存在合同本应适用的法律,故不存在法律规避问题。当事人对准据法的选择,依法不能产生适用香港法的效力,实质上是因为我国内地有关强制性法律规范对这类合同具有直接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金钱之债的迟延履行损失认定是司法实务重点关注的问题,司法实践中裁判标准相去甚远。就“利息损失”而言,通过欠付款项的一定比例或参考借款合同利率上限均缺乏关联性与合理性,该损失通过法定孳息之思路确认又面临计算方法难确定、存款利率过低之问题。在守约方损失无法计算时,可通过违约方得利计算,违约方对本应归还债权人的价款在逾期期间占有、使用而减少支出的资金使用成本,可认定为银行贷款利息,以LPR计算。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罚息规定应属特别法定赔偿,除迟延方不具可惩罚性的场合以外,应适用于所有有偿合同。对于其他损失,在合同可体现迟延将发生的损失时,合同订立时债务人知道款项用途及迟延造成的后果时以及债权人因此向第三人举债产生利息时,损失应当赔偿。  相似文献   

16.
对单位贷款诈骗行为认定为合同诈骗罪违反罪刑法定原则;追究单位贷款诈骗行为中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贷款诈骗罪的刑事责任符合其犯罪构成。  相似文献   

17.
预约合同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约合同的本质是契约。预约合同最早存在于买卖、使用借贷、消费借贷等个别契约之中 ,后被有些国家扩及于所有契约。不同国家对预约合同的立法模式不同。预约合同的成立与效力原则上适用一般合同的规定 ;违反预约合同侵害了一方当事人的信赖利益 ,应承担违约责任。我国立法上应补充预约合同的规定 ,完善合同法。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工寄存方式的替代方式,超市自助寄存有其自身特点,其法律问题也有其特殊性。自助寄存柜的设置对于超市而言不是基于买卖合同的附随义务,而是与消费者之间的一种合同。进而言之,它属于保管合同而非借用合同。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正案(六)》生效后,我国在贷款类犯罪中增设了骗用贷款罪。该罪弥补了贷款类犯罪的漏洞,也显现出高利转贷罪的多余。骗用贷款罪和贷款诈骗罪可以很好地规范贷款行为。高利转贷罪、骗用贷款罪、贷款诈骗罪在获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时都是使用的非法手段,那么合法取得贷款后,非法使用的,也应该根据行为人的客观行为进行定罪。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私人汽车的普及和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业务的开展,一种新的贷款犯罪——汽车消费贷款犯罪也相应出现并有大幅增长的趋势。汽车消费贷款犯罪的表现形式主要是骗取贷款和恶意欠款。可以从建立信用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银行内部风险控制、加大打击力度等方面入手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