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的长征历时1年,途经11个省,行程二万五千里,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勋。除了中央红军以外,参加长征的红军部队还有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是1936年7月5日由红二、红六军团与红三十二军合编而成的。红二方面军的长征,从红二、红六军团1935年11月19日南下湘中开始,至1936年10月22日在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止,历时11个月,转战8省,行程2万余里。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从1935年3月强渡嘉陵江西进开始,到1936年10月与红一方面军会宁会师结束,历时1年零7个月,途经4省,行程1万余里。红二十五军1934…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中的强渡嘉陵江,是红四方,面军积极配合和迎接红一方面军长征发起的一个战役,也是壮阔、辉煌的一次战役。 我是1934年2月经组织调到省委新剧团(后改为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跟随红四方面军行动,由省委余红远副书记带领我们剧团的于实甫、方赤建、汪显  相似文献   

3.
迎风草 《传承》2010,(1):36-38
<正>在我军的将军史册上,刘亚楼是共和国的一代名将。他是我军历史上屈指可数啃过苏联"洋面包"的高级指挥员,是极富现代军事素养的名将。同时,刘亚楼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称得上是一位"常胜将军":长征路上,许多硬仗、恶仗几乎都有他的精彩之笔,曾被毛泽东赞誉"将才难得";解放战争中,他在东北、华北协助林彪、聂荣臻运筹帷幄;平津之战,号称"固若金汤"的天津在他的指挥下仅29小时即被攻克……  相似文献   

4.
1997年12月13日下午5时许,88岁的老红军康先海安详地走完了他人生最后一段历程。康老虽然走了,但他曾讲述过的他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故事,特别是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前,他给党中央和毛泽东送机要信件的情景,却常常涌进笔者记忆的大门。 《徐向前传》第十章第二节“两军会师前后”中写道:“这封机密的信,徐向前派警卫员康先海带一个警卫班送到懋功去,”康先海曾指着这段话向笔者作过生动描述。 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越过大巴山进入四川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年轻的康先海一直担任红四方面军总…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6,(22)
正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毕士悌随中央军委直属干部团一起行动。此后,他历经惨烈的湘江阻击战、二克遵义等战斗,曾1天强行军120华里夺占娄山关,确保了中共中央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80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中至少有30名朝鲜籍干部和战士,有很多十分年轻的红军将领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为长征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毕士悌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同时他也是红军长征中牺牲的唯一外籍将领。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  相似文献   

6.
马青莲 《传承》2009,(2):22-23
无论是历史著作、著名将帅的回忆录、还是在研究性的文章,有关红四方面军三个军西渡黄河的时间总是说法不一,文章以史料为证进一步考证红四方面军三个军渡河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历史著作、著名将帅的回忆录、还是在研究性的文章,有关红四方面军三个军西渡黄河的时间总是说法不一,文章以史料为证进一步考证红四方面军三个军渡河的时间.  相似文献   

8.
《春秋》2016,(6)
正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两年中,红军转辗14个省,历经曲折,战胜重重艰难险阻,突破几十万敌军的包围封锁,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山东籍的两位开国中将孔庆德、刘兴元参加了长征,留下了一个个气壮山河、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孔庆德:三次穿越草地孔庆德,1911年出生,山东曲阜人,1930年参加红军,历任红四军营长、团长等职。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退出川  相似文献   

9.
潇文 《春秋》2020,(2):4-9
舒同,山东省委原第一书记、著名书法家。他的文章与书法,曾与陆定一的长征小调、黄镇的沿途写生、李伯钊的歌舞、廖承志的木刻,构成红军长征中的靓丽风景线。他曾与毛泽东匾联合作,结下翰墨情缘。"舒体"横匾,雄浑遒劲,藏锋不露;"毛体"长联,气势如虹,恣意磅礴。他被毛泽东誉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每当我们打开电脑输入文字时,就会发现在各类字体选择中,有一种被称为"舒体"的字迹映入眼帘,它的创始人便是舒同——中国书法家协会首任主席、著名书法家。不过,舒同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中共山东省委原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0.
《春秋》1995,(4)
石友三,字汉章,一八九一年生,吉林省长春市人。一九○八年投军,后来投靠冯玉祥的西北军,成为西北军的骨干将领之一。在军阀混战时期,石友三三次背叛冯玉祥,后来又投蒋(介石)反蒋,投张(学良)反张,翻云覆雨,朝秦暮楚,被称为倒戈将军。抗战期间,他勾结日军,进攻八路军和抗日根据地,后在国民党内部倾轧中被蒋介石秘令卫立煌指使石的部下高树勋将其杀害。但抗战初期,石友三在山东与中共密切合作共同抗日的经历却鲜为人知。抗战爆发后,石友三的部队改编成宋哲元的第一集团军第一八一师。石友三任师长,之后,率部参加了抵抗日军的战斗。一九三七年底,石友一二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六十九军军长,并将高树勋的新编第六师划归该军建制。一  相似文献   

11.
周烁 《协商论坛》2006,(10):61-62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1936年10月,当红军胜利会师于甘肃会宁时,人们可能不会想到,这支钢铁般部队完成的壮举将影响今后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发展。人们更不会知道,就在此前十几年,在距中国万里之外的南美洲巴西,革命者也曾进行过一次长达5万里的远征——“普列斯特斯纵队”长征。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四川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区,从1935年1月底党中央率领中央红军进入川南开始,到1936年8月底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由阿坝州的若尔盖县出川北上甘南,红军三大主力长征都曾经过四川,足迹遍布巴山蜀水近70个县。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许多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四川。长征途中,党中央还在四川召开了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毛儿盖会议、巴西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特别是阿坝州,是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的主要地区,在这里,红军经历了最艰苦、最难忘的岁月。长征前,我省有8万多名优秀儿女参加红四方面军,长征中,又有数万人加入红军的行列,为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值此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特刊出几篇稿件,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3.
陈宇 《传承》2006,(10):4-8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史中,与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的斗争,是一个重要内容。一九三五年秋中央北上后,张国焘反对北上,并非法成立第二中央。一九三六年六月张虽被迫取消了第二中央并同意北上,但其反对北上的思想并没有解决。一九三六年七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经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共中央西北局,率领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进入甘肃以后,西北局曾于九月中下旬,围绕红四方面军西进还是北上问题,分别在岷县、漳县、洮州(今临潭)召开过三次会,最后决定北上,实现了一、二、四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这三次会议就是西北局领导与张国  相似文献   

15.
《黄埔》2011,(4):64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湖南宝庆(今邵阳)人。他13岁中秀才,19岁投笔从戎,20岁发表传世名作《军国民篇》,29岁编著了影响后来国共两党诸多将领的《曾胡治兵语录》,同年领导辛亥云南起义,被公推为云南都督。31岁进入陆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22)
正长征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小康》杂志通过报道十名外国人的长征故事,以独特的视角、详实的资料,再次聚焦于"这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通过下面这些数据可以  相似文献   

17.
1933年9月,徐向前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解放了我的家乡。看到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是为天下受苦人争取幸福生活的队伍,是劳苦大众的希望和救星,我毫不犹豫地参加了红军。第二年,我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开始长征。当时我14岁,在31军91师政治部当通讯员。  相似文献   

18.
潘州镇化险 潘州,地处川北巴西,是一个古镇。红军长征路过此地时,曾出现过惊险的一幕。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地区会师后,党中央在两河口会议上确定北上建立川陕甘边区根据地的方针。为顺利执行这一战略方针,  相似文献   

19.
陈予欢 《黄埔》2011,(3):28-30
顾祝同从黄埔教官起步,而成为黄埔"嫡系"重要将领,素有"驭将之才"声誉。他先后参与东征北伐,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战八年,履历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政府主席,统军扼守江南重地闽浙赣数省,创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黄埔"嫡系"将领中,其为"八大金刚"之一,列名"五虎上将",被称誉为中国国民党军政高层"军中圣人"。  相似文献   

20.
散木 《同舟共进》2013,(7):36-41
在漫长的中国革命历程中,不乏中途退出革命者,其中最让人痛恨的就是叛徒。而叛徒也是千奇百怪,这除了他们叛变的原因和方式,还有他们此后的命运之谜。本文要讲述的,是十年内战时期曾赫赫有名的原红四方面军第九军军长、红军大学政委何畏。此人出身华侨贫苦之家,阅历十分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