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央“二月来信”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之后,中央对于红四军今后斗争发展方向的一封指示信,信中通过对红四军面临的革命形势和党的主观力量的估量,对红四军作出“分兵”的指示。遗憾的是,无论是对革命形势的判断,还是在红四军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四军前委和中央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因而来信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红四军前委的积极响应和贯彻实行。仔细对来信进行解析就会发现,虽然中央来信绝非毫无根据,但红四军前委的这种回应同样有其正当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一、“二月来信”和“四月来信” 1929年3月,红四军首次入闽,3月14日在长汀长岭寨毙敌旅长郭凤鸣,歼敌2000余人,缴枪千余支,解放了长汀县城。3月20日,红四军前委在长汀召开前委扩大会议,研究形势和红军的行动方针问题,并向福建省委和中央作了书面报告,陈述了决定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方针。4月3日,红四军前委收到了中共中央2月7日给润之、玉阶两同志并转湘赣边特委的信。这封被称为中央“二月来信”的文件,对形势作出了悲观的估计,认为前委“应有计划地有关联地将红军的武装力量分成  相似文献   

3.
红军初创时期,经验不足,兵员成分复杂,尤其是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成分占了较大比例,必然带来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并反映到红四军的党内来.而且,远在上海的党中央因与红四军信息沟通不畅,所作的一些指令也并不十分切合红四军的实际.1929年4月3日,红四军前委在瑞金收到中央"二月来信",中央来信未能正确估量全国的客观形势和红军的主观力量,要求红四军分小分散,还"深信朱毛两同志在目前有离开部队的必要",以免"徒惹敌人更多的注意".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于4月5日给中央复信,直截了当地称中央"对客观形势及主观力量都太悲观了".提出要"在国民党军阀长期战争期间,我们要和蒋桂两派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但是,"二月来信"在红四军中起了很不好的作用,引起了思想的混乱.特别是从苏联回来的刘安恭,一到红四军就担任了临时军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一跃而为居于陈毅之上的红四军第3号人物,他一上任就作出了前委只讨论红四军的行动问题,不要管军队的其他事情的决定,从而促发了关于建军原则的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4.
1929年中央给红四军的九月来信中指出:"关于筹款工作亦要经过群众路线,""对于需求品可渐次做到由群众路线去找出路,红军自己办固然好,但同时要能由群众供给与募集才能建立红军与群众的更密切关系。"中央九月来信不仅第一次提到了群众路线,而几乎通篇贯穿着鲜明的群众观点。这种群众观点对于红四军随之进行的新泉整训和召开的古田会议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1929年12月召开的红四军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即古田会议),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次有深远影响的会议。这次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古田会议决议),是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纲领性文件。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同志主持起草,但它是遵照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紧密结合两年多红四军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朱德、陈毅等人的支持和参与下完成的。古田会议结束后,由于周恩来同志的大力支持,红四军领导层思想的高度一致,才使得决议得到贯彻执行,使红四军的面貌焕然一新,为毛泽东初步形成党和…  相似文献   

6.
中央"二月来信"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之后,中央对于红四军今后斗争发展方向的一封指示信,信中通过对红四军面临的革命形势和党的主观力量的估量,对红四军作出"分兵"的指示。遗憾的是,无论是对革命形势的判断,还是在红四军斗争方式的选择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四军前委和中央都存在严重的分歧,因而来信的精神并没有得到红四军前委的积极响应和贯彻实行。仔细对来信进行解析就会发现,虽然中央来信绝非毫无根据,但红四军前委的这种回应同样有其正当的理由。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高度评价朱毛红军,陈毅上了"两个月的训练班" 7月上旬,前委收到中央来信,要红四军派领导干部去上海参加中央政治局召开的军事工作会议.前委决定让陈毅去上海向中央汇报,朱德代理前委书记.  相似文献   

8.
192 9年 2月 ,工农红军第四军党代表、军委书记毛泽东与军长朱德对执行中央“二月来信”产生了意见分歧 ,进行了“笔墨之战”。为解决争论 ,6月 2 2日 ,代理前委书记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党代表大会 ,批评了“朱毛两同志都有着同等错误” ,“给予毛泽东同志严重警告 ,给予朱德同志书面警告”。 9月下旬 ,由朱德主持召开了红四军第八次党代表大会 ,本想解决“七大”没有解决的一些争论问题 ,但毛泽东没有来参加。在此期间 ,中央根据陈毅的汇报 ,发出了“九月来信” ,撤掉了“二月来信” ,要求红四军前委纠正错误 ,并指示毛与朱仍留前委工作 ,毛泽东任前委书记。朱毛得知“九月来信”后 ,紧紧拥抱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及粤北地区后,部队和根据地都获得很大发展。这时,毛泽东更加注意红军的建设工作。1929年12月底,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大会根据中央九月来信的精神,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了南昌起义以后红军建设的经验,集中解决了在农村进行革命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决议案》强调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它必须服从党的领导,树立无产阶级思想,纠正单纯军事观点、极端民主化、非组织观点、绝对平均主义、主观主义、  相似文献   

10.
正1929年9月28日,中央的九月来信为解决红四军党内争论的主要问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年仅28岁的陈毅,在九月来信形成的关键时刻,一方面积极维护红四军前委的团结,另一方面实事求是的向中央进行汇报、参与中央关于红四军建设问题的研究讨论,并亲身参与了九月来信的起草过程,对于九月来信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四军前委汀州扩大会议,是继“柏露会议”后又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后仅仅17天,汀州的新桥、河田、古城、四都等大片土地就分到农民手里,村村建起了赤卫队、贫农团、妇女会,青壮年男子纷纷投入红军队伍,四军扩大兵员600多.汀州会议确定的方针,正在有计划的实施.恰在此一派大好形势的时刻,中央一封来信,再次把毛泽乐推向进退维谷的境地,红四军内部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结果毛泽东又怎样呢?  相似文献   

12.
1929年6月、12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两次在闽西连城县新泉的活动,与古田会议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学术界对于毛泽东在新泉《给林彪的信》的意义似乎还关注不够,而古田会议决议(即《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是否在新泉起草的问题,有不同的解读。笔者认为,关于历史的表述,应当以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分析,用证据解读历史。古田会议决议是毛泽东自井冈山以来,特别是1929年在闽西经过调查、总结,在中央九月来信(即《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指导下形成的。而毛泽东在闽西的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包含了1929年五六月间红四军党内的一系列会议和同年11月贯彻中央九月来信以及新泉整训的各种活动。  相似文献   

13.
1929年8月,新当选的红四军前委书记陈毅奉命赴上海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的工作情况,此行为纠正中共中央“二月来信”的错误认识,制定“九月来信”,恢复毛泽东的红四军前委书记职务,让革命重新走向正确轨道,立下了卓越功勋;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充满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从这两个意义上讲,陈毅的这次上海之行都是非同寻常的。  相似文献   

14.
1929年12月28-29日,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史称“古田会议”.会议由时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的陈毅主持,会上传达了中共中央“九月来信”的指示精神,认真总结了红军创建以来党在同各种错误思想、错误倾向作斗争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统一了认识,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红四军前敌委员会②,一致通过了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决议案由毛泽东起草,包括8个部分,涉及党内思想、组织、教育以及红军宣传、训练、惩罚等工作,阐释了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关系,系统地回答了建党、建军的一系列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纠正“左”倾错误中共苏区中央局和中央军委成立后,尽管组织机构还很不健全,但项英根据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己着手调查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对中央苏区和红军工作产生的不良影响。1945年,朱德在《建军报告初稿》中这样说过:“由于立三路线历来对苏区和红军不重视,后来看着红军的发展,虽一再强迫命令,企图利用红军作为其城市暴动的工具,但在各苏区或遭着顽强抵抗,或在执行不通时,即迅速掉头。因此,立三路线对苏区和红军工作的影响并不大。”在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下的红四军、红一军团(193O年6月红四军、红三军、红十…  相似文献   

16.
《党建》2011,(2):38-38
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发出由陈毅起草、周恩来审定的致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该信全文约8000字,分为目前军阀混战的形势、红军的根本任务与其前途、红军发展方向及其战略、红军与群众、红军的组织与训练、红军的给养与经济问题、红军中党的工作、朱毛问题、红军目前的行动问题等9个部分。  相似文献   

17.
1929年10月下旬,一位血气方刚、军人模样的男子经过秘密交通线长途跋涉,从上海回到闽西。他就是到中央汇报四军情况并出席中央军事联席会议的陈毅。 陈毅回来了,带来了中央“九月来信”;带来了周恩来的重要嘱咐:“要请毛泽东复职,仍任前委书记,并召开一次党的会议,统一思想,分清是非,作出决议。”于是红四军前委在上杭召开扩大会议。 朱德和陈毅派出一支部队,前往上杭县蛟洋,迎接毛泽东。 红四军重又凝聚在一起。然而,旧的矛盾克服了,新的矛盾又产生。红四军的前进道路上依然荆棘丛生……  相似文献   

18.
《党史纵览》2010,(5):6-6
1929年6月下旬,红四军在福建上杭蛟洋“傅家祠”设立了“蛟洋红军医院”。这是闽西第一所红军医院,也是闽西规模最大、开办时间最长的红军医院之一。毛泽东对这所医院非常关心和重视。多次前住调查研究,并以它作为一个典型材料写进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  相似文献   

19.
“朱毛红军“最早见于何处,又是怎样扬名国内外的?长期以来在中共党史和红军史著述中未见提及.经过查阅历史文献与有关史料考证发现,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她创建不久即被称为“朱毛红军”.尔后,随着红四军日益发展及其影响的扩大,“朱毛红军”成了全国第一支红军部队——井冈山红四军的代称,这不仅得到了党中央的肯定,而且为全党全军所公认.今天,我们考证这一称谓的来龙去脉,对于全面系统地认识朱德、毛泽东在创建人民军队中的伟大功绩,了解红四军在建军史上的历史地位,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左”倾错误,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南昌起义》影片剪辑。红军战士在行进、在战斗。“三湾改编”旧址。永定坎市墙上红军标语:“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四军“七大”旧址—龙岩一中。上杭县城“太忠庙—红四军“八大”会址。男:南昌起义的枪声,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