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梁胜利 《当代广西》2005,(24):30-31
两年多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自治区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指挥部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及全区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东巴凤三县广大干部群众铁定决心,不辱使命,顽强拼搏,奋力攻坚, 大会战12类34项75312个项目已全部竣工。在大会战中,广大干部群众用勤劳、智慧和汗水铸就了大会战精神,这就是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自治区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总结表彰大会上,总结  相似文献   

2.
《传承》2005,(1):24-26
随着大会战项目的全面竣工,东巴凤三县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东巴凤三县在加油鼓劲,抓好大会战项目扫尾工作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2004年6月,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在考察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时,就如何加快东巴凤的发展作了重要指示。曹伯纯强调,一是利用本地资源加快发展。东巴凤自然资源丰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加快发展的优势。二是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要全方位对外开放,引进外面的资金、技术、项目和人才。三是全民动员抓发展。要大力培养农村经济能人,把千家万户都带动起来。四是维护稳定促发展。当前,东巴…  相似文献   

3.
《传承》2005,(1):18-23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是一项符合民心、顺应民意的德政工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凝聚力。至2004年底,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75312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75125个项目,占任务的99.75%,为老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环境,使老区人民得到了实惠。“乘会战东风家家共饮致富酒,蒙政府洪恩户户齐唱小康歌。”这是凤山县一位普通村民张贴在家门的对联。“老区建设大会战,千谢万谢共产党;巴马凤山及东兰,托党领导有今天。”这是东兰县群众盛赞大会战的山歌。东巴凤人民用对联和山歌表达他们对…  相似文献   

4.
信息     
《传承》2004,(5)
东巴凤老区建设大会战初见成效为切实改善桂西北长期落后的基础设施,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从2003年4月起,陆续投资近10亿元,掀起东巴凤(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大会战,截至今年5月底,大会战已有75176个项目开工,占总计划的99.82%,已竣工的项目达73512个,占计划总项目的97.6%。东巴凤革命老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位于广西西北部的东兰、巴马、凤山三县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领导创建的全国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腹地。现有老区乡镇37个,村委会349个,土地面积6千平方公里,人口约70万。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基…  相似文献   

5.
《传承》2005,(1):6-10
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开展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努力改善老区人民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基础。自治区政府主席陆兵: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帮助解决三县的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方面的突出问题,是实实在在代表三县和贫困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大工程,是党委、政府的一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我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又一项标志工程。  相似文献   

6.
2003年4月23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开展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决策,由此,革命老区掀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建设高潮。这场告慰先辈、利在当代、惠泽千秋的大会战,涉及交通、教育、卫生和计生、广播电视、水利、电力、市场建设等12类34项75312个项目,总投资22.39亿元,覆盖“东巴凤”三县37个乡镇及绝大部分村屯,惠及70多万老区群众。目前,大会战99%的项目已经竣工投入使用,显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东巴凤”三县乃至河池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大会战正在深刻并将深远地改变了革命老区的面貌。  相似文献   

7.
东兰、巴马、凤山是集世界著名长寿之乡、世界奇特岩溶地貌、世界铜鼓聚集地和右江革命老区腹地于一体的一块宝地。经过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之后,各项基础设施大大改善,特别是交通条件已大为改观,三个县都有二级公路分别通到河池、百色,连接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东 (兰)巴(马)凤(山)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如何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成果,充分发挥东巴凤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开创东巴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建设繁荣、富裕的革命老区?这是上上下下都十分关注的紧迫课  相似文献   

8.
东巴凤位于河池市的大石山区,属云贵高原南缘。举目层恋叠障,悬崖陡壁,是为革命作出过巨大贡献也作出过巨大牺牲的革命老区。但是,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求学难、求医难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老区人民,东巴凤成为广西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为了告慰先烈,尽快改变东巴凤的落后面貌,从2003年至2004年底,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大会战共投入21.124亿元,主要实施交通、教育、卫生计生、文化、广电、水利人饮、生态建设、民政福利、政法基本建设、电力、电信、农贸市场12类34大项75312个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李力  梁绍恩  莫宏 《当代广西》2005,(15):13-14
巴马瑶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马)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总人口23.9万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条件艰苦、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等因素的影响,巴马过去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一个偏远的世外桃源,美丽但是落后。 2003年4月19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开展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以下简称东巴凤大会战)的实施意见,决定利用两年的时间,集中人力、物力、财  相似文献   

10.
根据自治区把开发重心整体往老区转移的战略部署,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已拉开序幕,人们都把目光、热情和希望一起投向东巴凤,开发东巴凤,扬起奋进的风帆已势在必行。老区大会战的实施,将切实解决阻碍巴马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问题,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公共设施和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提升产业竟争力和人民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促使巴马县经济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巴马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相似文献   

11.
曾启强 《传承》2005,(1):11-17
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时间紧、任务重,是一项艰巨的创业工程。韦拔群的故乡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的村民们在给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和代主席陆兵的感谢信中表示:“我们将发扬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牺牲、坚持革命到底的精神,在老区基础设施建设中团结一心,顾全大局,迎难而上,艰苦奋斗,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建设我们的小康社会。”这是东巴凤人民的承诺,也是东巴凤人民的誓言。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牵动着全区各族人民的心,从领导到百姓,从区党委政府到基层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流血流汗,为的就是建设一个美好的家园。河池市委书记、…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河池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通道经济发展战略,在困难中前进,在压力中崛起,在开放中发展。全市多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创五年来新高,东巴凤三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取得全面胜利,基础设施大大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是全市人民享受较多发展成果的一年,为河池“十一五”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展望2006年,河池正是扬鞭奋蹄时,我们将努力跨越、奋力腾飞。要坚持工业兴  相似文献   

13.
牙韩彰  黄吉遇  杨合 《当代广西》2005,(4):F002-F002
7万多个项目,惠及70多万老区群众!2003年开展的“东(兰)巴(马)凤(山)”基础设施大会战,全面改善了老区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把原来在全区处较低水平的“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到较好的水平,为老区加快发展夯实基础。大会战对农民的增收,对农民生活的改善,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革命老区,从此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相似文献   

14.
大会战扶贫模式是对新阶段扶贫工作的有效探索与创新。广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成功解决了长期严重制约东巴凤脱贫致富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实践证明,大会战扶贫模式是解决连片特困区域贫困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展大会战扶贫,发挥党委政府的坚强组织领导作用是根本保证,集中和整合人力物力财力是核心,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是重要保障,充分发动干群参与是重要条件,做好相关后续跟进工作是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坡色山含悲,砦牙河呜咽。2003年11月14日,一个令人无限哀伤的日子。罗起年走了。这位年仅49岁的凤山县砦牙乡副主任科员、联系砦牙村的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工作组组长,因连续多日早出晚归,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大会战战场,永远地走了。这天早餐,一块钱的一碗米粉,罗起年都没有吃完。脸色略显苍白的他,依旧有说有笑,与县农机管理中心的同志下砦牙村那拉屯检查督促大会战沼气池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6.
全区民族工作会议完满拉下帷幕“,长寿之乡”巴马瑶族自治县即将迎来50周年大庆。50年,虽称不上沧海桑田,但巴马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在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后,巴马在结合建设新农村的实际中形成了“东巴凤大会战精神”“和龙田精神”,这两种精神正鼓舞着瑶乡人民建设富裕巴马、和谐巴马,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寻访长寿之乡、探微和谐之谜。  相似文献   

17.
陈菁  王军 《当代广西》2007,(19):6-7
【前言】继广西边境地区建设大会战、东巴风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之后。我区开展了大石山区五县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从根本上改变五县(自治县)基础设施落后面貌。全面推进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建设。该大会战被列为自治区2007年为民办实事十大事件之首。世人为之瞩目。  相似文献   

18.
2003年初,自治区政府宣布缓建政府办公大楼,把2亿多元建楼资金用来支持革命老区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一年过去了,老区里发生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故事里透示着一种铿锵闪亮的时代精神:求真务实。  相似文献   

19.
《当代广西》2013,(18):30
东兰,红水河畔,将军故里。昔日,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今朝,这是一片涌动着发展浪潮的热土。2003年-2005年,乘着"东巴凤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的东风,东兰各族人民日夜奋战,基础设施迎来了一场变革。2007年-2009年,借助韦拔群诞辰115周年纪念活动,东兰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掀起新一轮建设热潮。如今,东兰以开国上将韦国清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把先烈精神转化为强大发展动力,走上了经济发展快车道。  相似文献   

20.
毛兴俊 《桂海论丛》2004,20(2):92-94
发展巴马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是巴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巴马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东巴凤基础设施大会战中,抓住机遇,加速巴马工业化、城镇化和非农化进程.不断改善巴马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