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犯罪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刑事司法领域所使用的"网络"(networks)一词通常是指犯罪组织。一个犯罪网络首先也是一个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分析是对社会关系结构及其属性加以分析的一套规范和方法。它主要分析的是不同社会单位(个体、群体或社会)所构成的关系的结构及其属性。自美国"9.11事件"以来,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媒体逐渐认识到社会网络分析在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纷纷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恐怖主义犯罪等有组织犯罪进行犯罪网络分析、研究,通过解构犯罪组织,发现犯罪成员体系、结构特征与行动目标,从而对有组织犯罪进行有效预防和打击。我国应充分认识社会网络分析在现代有组织犯罪防控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全面了解国外有关理论与应用发展,积极采取政府资助项目研发与直接设立研究机构等多种手段,促进犯罪网络分析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关于有组织犯罪的立法与司法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组织犯罪是当今国际社会公认的一种最高形态的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到世界各国的政治稳定和人民安全,也严重威胁到社会组织的存续以及政治发展和经济民主化的进程,是为世界各国所普遍关注的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由于有组织犯罪近几年发展迅猛,犯罪组织频繁制造震惊世界的系列灾难,因而为各国所重视和警惕,被联合国大会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组织犯罪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有某种程度的同步性,这深刻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社会主义现代进程中,我国有组织犯罪呈现出犯罪数量大、性质严重的特点,犯罪形态呈多样性,重视寻求保护伞,犯罪手段越来越科技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复杂;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原因,既有文化原因,也有社会原因,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李锡海 《法学论坛》2008,23(3):63-70
我国早期现代化是指1840年至1949年中国现代化的早期历程,它实际上是中国的资本主义化.伴随着我国早期现代化的发展,犯罪亦呈愈益增长的趋势.所以如此,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极度贫穷、社会制约失效等是密切相关的.这个时期,我国犯罪的主要类型是政治犯罪、财产犯罪、有组织犯罪、毒品犯罪等.它使人们认识到,维护社会稳定是控制犯罪的重要前提,社会矛盾加剧是犯罪增多的重要根源,文化变迁是影响犯罪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蔡军 《法学论坛》2021,36(1):128-137
分析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过程和发展阶段,可以归纳出我国有组织犯罪企业化的两种基本路径,即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和企业的有组织犯罪化。有组织犯罪的企业化主要经历了暴力敛财积累原始资本、垄断非法行业形成稳定收入、设立企业向合法经济领域渗透和依托企业形成区域或行业垄断四个发展阶段。企业的有组织犯罪化主要有外在结合型和内生发展型两种类型,也要经历逐渐演变的渐变过程,即企业触黑化阶段、企业涉黑化阶段和企业纯黑化阶段。而在实现了企业化发展之后,有组织犯罪在组织管理、行为方式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皆呈现出明显的企业化特征:改变了对暴力手段的过分依赖,借鉴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组织结构,并根据需要设置了相应的职位、部门,呈现出企业化的组织管理模式;在运营机制、经营管理等方面表面与一般企业、公司无异,体现出明显的企业化特征和运作模式;以传统帮会文化和暴力文化为内在本质,以企业文化为外在表现,实现了帮会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帮会文化与有组织犯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锡海 《法学论坛》2004,19(5):21-28
帮会文化是反映帮会生存方式、活动方式、行为准则、伦理关系、帮内规矩、价值观念的文化。它与有组织犯罪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在有组织犯罪形成发展中起着精神动力的作用。就其实质而言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完全是一种现代化了的帮会 ,是帮会文化哺育出来的一个毒瘤。因此 ,彻底批判帮会文化 ,肃清其流毒 ,并切实加强先进文化建设 ,是扼制有组织犯罪的根本之策  相似文献   

7.
有组织犯罪作为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与现代化的进程有着密切联系。不仅有组织犯罪的手段随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发展,而且有组织犯罪的形态也随社会的现代化而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研究有组织犯罪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对发展中的中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一方面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新的犯罪诱因,贩毒走私、黑社会性质犯罪死灰复燃,犯罪的有组织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国外犯罪组织加强渗透,从而导致了新型犯罪--洗钱犯罪的出现,并呈现蔓延之势,本文就洗钱犯罪的特点与防治进行粗略探析。  相似文献   

9.
组织性是有组织犯罪重大危害的根源所在,而有组织犯罪的组织性是通过有组织犯罪社会认同实现的.通过犯罪组织这一参考群体,基于底层阶层意识和价值期待冲突,犯罪组织成员形成和加强了有组织犯罪社会认同,从而实现了犯罪的组织性.消解有组织犯罪社会认同是防控有组织犯罪的根本措施,缓和社会冲突意识,重建制度性文化价值体系,建设规范性参考群体是消解有组织犯罪社会认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法制是民主、繁荣及长期稳定的基础,而跨国有组织犯罪破坏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侵犯国家利益和民主利益,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对于处于变革中的东南欧国家而言,跨国有组织犯罪成为阻挠这些国家发展的毒瘤。跨国金融、贸易的发展为有组织犯罪创造了生存和发展空间;经济体制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依附形式和组织成员基础;社会结构的变迁导致的社会失范和社会控制力弱化,腐败的大量滋生,而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视角下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有组织犯罪愈演愈烈,因其特有的组织结构、犯罪方式以及社会危害,这种犯罪的能量绝非自然人个人犯罪的简单相加,它有着单独犯罪不可比拟的破坏力,已对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的安全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它作为目前公认的犯罪最高形态,被列为世界三大灾难之一.特别是在全球化加快的背景下,跨国有组织犯罪正呈现出不断增长和日趋复杂的势头,在这种现实压力下,2000年11月15日,联合国大会第55届会议通过了<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该<公约>以全球化为视角,提出了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新理念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有组织犯罪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世界范围内的有组织犯罪令人触目惊心。我国大陆虽然还未发现大规模的黑社会组织,但是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已经出现并日趋严重。所谓有组织犯罪,是指三人或三人以上,按照纪律和等级永久性地结合在一起,为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采用恫吓、暴力和贿赂腐蚀的方法而实施的犯罪行为。有组织犯罪与贫穷、政治腐败有着根深蒂固的联系。只有消除贫穷与腐败,才能根除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3.
有组织犯罪类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有组织犯罪是指三人以上故意实施的、以牟取非法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一切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或者集团犯罪活动。①在我国,有组织犯罪业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重要的犯罪形式。现实斗争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尽快从理论上对有组织犯罪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尽管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已经对此做了大量工作,但我们认为,目前我们对有组织犯罪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收集材料和对材料进行初步整理的阶段,尚缺乏较深刻的理论剖析,即使是对有组织犯罪的分类也远谈不上细致和准确。而对事物进行恰如其分的分类正是深化对事物认识的…  相似文献   

14.
周振杰 《法治研究》2011,(12):63-69
通过回顾、分析关于单位犯罪的司法解释,本文指出,就为单位谋利的目的、单位犯罪的主体、单位犯罪的范围等问题,现有立法与司法解释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答案。从单位处罚的目的与刑事政策的需要出发,本文建议司法机关通过司法解释明确:单位刑事责任的基础是组织责任,而非个人责任;在为单位谋利而实施个人犯罪的情况中,单位应承担连带的民事责任;以日本刑法中的正犯理论与监督过失理论为依据,划分直接责任人与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为单位谋利的目的不得同时作为定罪情节与量刑情节适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但它的表现形式十分具体。研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角度可以有很多,其中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文化形式可以是其一。作为一种传播广泛的媒体形式,电影与文化生活的互动频繁。以黑社会为题材的电影是华语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属香港涉黑题材电影最为典型。电影投射出的黑社会组织犯罪有许多符号,较为突出的包括神秘、“义”、身份认同、崇尚暴力和拜金。而这些只是现实中的香港黑社会组织犯罪亚文化的抽象与简化。尽管如此,研究涉黑题材的香港电影还是能从一个侧面了解现实中的黑社会组织犯罪,回答为什么黑社会摆明了是有组犯罪的姿态却仍然让有些人加入而深陷其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蒋羽扬 《法学评论》2007,25(1):144-149
犯罪衍生犯罪是指由已经发生的犯罪而引起、衍生后续的犯罪,它既是一种静态的特殊犯罪现象,又是一系列犯罪行为的动态发展与演变过程,是对犯罪衍生与衍生犯罪在范围上的一种限定、明确。研究犯罪衍生犯罪,目的在于针对已经发生的犯罪构筑第二道防线,阻隔、截断犯罪的衍生,同时,可以与预防原生犯罪发生的第一道防线相配合,围追堵截、共同预防与惩治一切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近年来国际社会面临的严重挑战。近年来,我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开展边境贸易。新疆是中国面向中亚的西大门,而随着边境贸易的深入展开,中亚与新疆的联系日益密切,人员往来日益频繁,中亚跨国有组织犯罪也对我国新疆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何联合打击中亚跨国有组织犯罪,成为我国和中亚各国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关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若干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有组织犯罪的一种特殊形态 ,也是跨国犯罪的一种主要形式 ,具有结构更加严密、能在国际范围内更加迅速调集资金等特点。不同的历史时期 ,跨国有组织犯罪因经济、社会、文化变迁有不同的特点。近几年来 ,国际恐怖主义及国内分裂势力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联系日趋紧密成为新的动态。基于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复杂性及危害性 ,从国内方面来讲 ,需从政治、经济、法律各方面入手加以控制 ,就国际社会来讲 ,各相关国际组织及各个国家集团或地区性组织均应加强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犯罪对象概念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发民  康诚 《法学研究》2007,29(5):121-128
刑法学者之所以在不同场合赋予犯罪对象不同含义,是因为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传统犯罪对象概念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必要重构犯罪对象概念,将“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具体人和物”与“犯罪客体的直接物质承担者”两种含义适当分离,在理论上区分为直接犯罪对象与间接犯罪对象,二者作为犯罪实行行为指向的事物,有时可发生部分重合,但功能上并不相同,不可相互替代。  相似文献   

20.
有组织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有组织犯罪问题的研究是当今刑法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有组织犯罪大有滋生蔓延的势头 ,这必须引起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本文分析了有组织犯罪的产生原因 ,探讨了遏制有组织犯罪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