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仕谋 《法制博览》2011,(15):68-69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皇帝可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妻妾之众,可以想象。那么,她们是如何生活的呢?在一些影视文艺作品中,对这个神秘的“禁区”,随意杜撰,造出许多不近情理而又离奇的故事来。有的说,皇上每夜都要“召幸”一位后妃,要召某妃侍寝,由太监背着或抬到皇上下榻处侍寝,也有的说皇帝人寝被角不裹,被召幸的妃嫔脱光衣服后,就从脚下爬进去等等,这些都是不近情理,凭空臆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2.
官缘     
张鸣 《法制博览》2008,(20):30-30
时下的流行语,不怕流氓,就怕流氓有文化。套过来,不怕皇帝,就怕皇帝爱写诗。皇帝不同于一般人,他要写诗,得有人给他修改润色,做这个活计,用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给皇上洗脏衬衣。  相似文献   

3.
佚名 《法制博览》2008,(23):50-52
崇祯十五年(1641年),明清在关外最后一次决定双方命运的大会战,持续了三年之久的松山之战结束。清军大获全胜,而明军十三万人全军覆没不说,崇祯皇帝倚为干城,天下士子向往的楷模,明方前敌总指挥洪承畴大人竞也殉国了。不单皇上专门为洪承畴在京师招魂七天,做了祭文来追悼他,很多名流学子都是眼含热泪的做了诗词文章来纪念洪大人,大明全国上下一派“人之云亡,邦国殄瘁”的凄惨景象。直到数年后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进入北京,善良的人们才发现洪大人原来没死,此后带领大清灭明的引路人恰恰就是这位洪大人!  相似文献   

4.
许晖  郭灿金 《法制博览》2009,(11):20-21
“皇上驾崩的时候,太子在干什么?”这个设问句显然暗含一种阴险的预设,即皇上驾崩的时候,太子都不在干好事。鲁迅先生曾经愤激地说道:“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我还不敢如此不惮,所以只好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看看《史记》里记载的皇上驾崩的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高文 《法制博览》2008,(13):18-19
皇帝这个名字自从秦始皇设立以来,无数人为之折腰。能登上帝位的人是十分幸运的,而能两次登上帝位的绝对属高难度动作,古今罕见。在中国历史上只有一位皇帝两次登上帝位。他就是明英宗朱祁镇。  相似文献   

6.
清道光皇帝65岁那年(1846年)开始考虑接班人问题。老皇上儿子不少,龙生九子,但前三个天亡了,后j个是小屁孩,中间三个中,老五奕蒜又丑又俗,过继给亡弟接续香火去了,所以只剩下老四奕拧与老六奕诉还算拿得出手。这小哥俩年龄只差一岁,老四有点儿傻糊涂,老六则聪慧过人、能力超凡。  相似文献   

7.
佚名 《法制博览》2008,(5):45-47
“旦旦上朝,以议时事,前共筹怀,然后奏闻”。古代在皇宫里供职的官员每天都要参加朝会,也就得“上朝”。朝会区分为大朝和常朝等。如果君主生病或怠政,也就有了“从此君王不早朝”之说。  相似文献   

8.
皇帝之殇     
饮者 《法制博览》2008,(17):52-53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天下是皇帝个人的私有财产,人类都是皇帝的奴仆。皇帝的权力,是最大的,也是不受任何限制的。所以,“四万万人都想当皇帝”,“中国向来没有为平等自由起过战争,几千年来历史上的战争,都是大家要争皇位。”(孙中山语)  相似文献   

9.
屈维英 《法制博览》2008,(11):49-51
大清王朝自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至1911年溥仪逊位,共有12位皇帝,历时296年。一个奇特的现象是,最后的三位皇帝——同治、光绪、宣统都没有子女,世称“宫荒”,或谓“国统三绝”。其实,这三位晚清皇帝中,同治又是中国皇宫中出生的最后一位皇帝,光绪和宣统虽为皇帝,但都是从宫外“抱”进来的,光绪甚至是非皇室血统的皇帝。这种罕见的“宫荒”现象,预示着大清王朝气数已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皇帝大都拥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已经成为家喻户晓、无人不知的事情,但是,对于一天连娶九个媳妇的风流皇帝就很少有人知道了。这个风流皇帝就是明朝的神宗皇帝朱翊钧。由于明神宗年号万历,因此也称万历皇帝。  相似文献   

11.
葛忠雨 《法制博览》2009,(13):60-61
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禁地,从明永乐皇帝朱棣到清宣统皇帝溥仪,共有明朝十四帝、清朝十帝,这里曾经作为24位皇帝的家,古代中国人认定天帝住在天上的紫微垣,天子的住地因而得名紫禁城。每逢春节、冬至及皇帝生日,或者皇帝登基、大婚,宫室都要在太和殿举办盛大的典礼。而其中最重要的典礼,莫过于登基大典,登基大典标志着旧统治者统治的结束和新统治者接管权力的开始。那么这种典礼是怎样举行的呢?  相似文献   

12.
凌召 《法制博览》2009,(19):44-47
在我国历史上,皇帝当和尚的屈指可数。第一位是梁武帝萧衍。他当和尚有点像喜剧,老让朝廷花大把的银子给他赎身后又去当和尚。第二位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在生活所迫下出家当和尚.从和尚而成一代开国皇帝。第三位是大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洽,他当和尚是为了一个女人!前两位皇帝的事无可争议,而顺治皇帝出家当和尚就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了。  相似文献   

13.
王海 《法制博览》2009,(9):18-20
断袖之癖 班固在《汉书》中把董贤列入《佞幸传》,这样评价:“进不由道,位过其任,莫能有终,所谓爱之适足以害之者也。”一个俊美少年,立于皇城之中,倚身皇帝的怀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连皇帝都要断袖而起,还有何人能够抵挡他的妩媚?  相似文献   

14.
李煌 《法制博览》2011,(1):22-23
宋朝的文弱,在历史上是有名的,尤其是南宋。 其实,文弱不文弱,只要看看皇帝就行了。不说军国大事,单是后宫,三代皇帝都搞不掂一个女人,结果反是皇帝自己被逼得发神经。指望这样的皇帝恢复中原,岂非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5.
游伟 《法制博览》2009,(23):68-69
中国宫中男子的结婚年龄一般不超过18岁,大多数是在13岁至17岁之间。几乎所有的皇帝、小皇帝、太子在正式结婚之前都已临幸过女人,有着熟练的性经验,有的甚至已经生儿育女。  相似文献   

16.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3):38-39
中国两千余年封建专制社会中,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从秦始皇“登基”称帝至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在辛亥革命炮声中宣布退位,2133年间共涌现出494个皇帝。中国的皇帝很多身体欠佳、寿命不长,他们“驾崩”时不少太子尚在幼年,有的甚至还在襁褓之中。而“皇命难违”,太子年纪再小也要“接班”,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出现许多娃娃皇帝,即所谓“小皇帝”。  相似文献   

17.
《法制博览》2009,(21):46-47
如果说古代最危险的职业是皇帝,那么最最危险的职业就是皇后。这是因为皇帝虽然随时会被别人砍头,但他们也可以随时砍别人的头.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是终身制。而皇后都是聘用制,不仅要面临全天下女人的竞争,还要面对一个变心比变脸还快的丈夫,她们本人却永远没有变心的权力。所以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长时间在位的皇帝很多,长时间在位的皇后却很少,能走完金婚的皇后就更少,少到了只有一个,她就是赫赫有名的宋高宗赵构的皇后吴氏。  相似文献   

18.
倪方六 《法制博览》2010,(11):24-24
皇帝并不都是一日三餐,有的多,有的少。如清朝皇帝,一般每天只吃两顿饭,即早膳和晚膳。  相似文献   

19.
雷永春 《法制博览》2009,(19):53-53
历代真正有明文规定实行皇室“试婚”制度的,唯满清一朝。清朝宫中明文规定,皇帝在大婚之前,先由宫中精心挑选出八名年龄稍长、容貌端庄的宫女,陪皇帝随寝做“试验品”。这八名宫女都有名分,一般冠以宫中四个女官的名称.即司仪、司门、司寝、司帐。看这名分便可知她们的职责是专门侍候皇帝起居的。宫女一旦被选中去为皇帝“试婚”,每月可拿俸禄,不再从事一般宫女的劳役。  相似文献   

20.
在那个年代,信佛、信道、信神仙,本是一件十分普遍的事情。人的一生,总免不了有灾有病,总免不了有阴暗心理,这就需要解脱,需要化解。由于家庭的原因和性格上的原因,嘉靖皇帝选择了通过道教来消除阴暗心理,来解脱和化解这个心理暗示。如果嘉靖皇帝和太后、皇后们一起,在后宫烧烧香、拜拜神、祭祭祖先,对国家来说,是没有什么影响的。但嘉靖皇帝的修道、信神仙却和一般的人不同,他在宫中,特别是在西苑建起了大规模的祭坛,搜罗大批道士,大张旗鼓地搞祭祀,进行祈祷。这在当时叫做“斋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