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金融体制改革,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着哪些问题?“七五”时期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及明后两年的改革重点是什么?怎样建立我国的金融市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上述问题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过去,我们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货币、信用关系,没有深刻地理解;对银行的作用也缺乏应有的认识.实际上,只有把银行当作“第二财政”,国民经济的“会计出纳”.这是一种误解.应该充分认识它在加强金融宏观调节和控制、保证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邓小平同志着重强调指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银行要作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随着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这个课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提到了新的进程上来.  相似文献   

3.
林琦  黄五洲  万静 《各界》2007,(4):82,86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改革的成败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本身的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有重大影响,虽然农村信用社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为此,需要通过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改革方向,正确定位省政府的管理职能来巩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王健 《瞭望》1999,(26)
近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银行、保险和证券实行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金融业在改革中稳步发展。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欠佳,国内需求不旺的情况下,金融政策应在维护经济秩序、刺激经济增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协调金融与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协调配套,才能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金融调控政策效力递减既与金融宏观调控体制不完善有关,也与经济体制改革新举措有关。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同时推出的住房制度改革、医疗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大大加快了改革进程。这些改革措施同…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银行垄断及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的银行垄断   我国的金融体制尤其是银行体制改革始于 1979年,在 1979— 1983年改革的初期阶段,扩大了银行信用范围,尤其,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情况开始出现。 1979年,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三大专业银行陆续分离出来,“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开始松动。同年,信托、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开始建立。在第二阶段, 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成为中央银行,而中国工商银行同时分离出来。 1989— 1993年是金融体制改革的调整与深化阶段,以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和发展金融市场为重点。在这一段时间,货币市场尤其资本市场都…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金融体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变化是巨大的,改革的成效是明显的,但放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大环境来考察,特别是与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相联系,可以发现,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也是明显的,主要表现是:政府与银行的关系尚未从根本上理顺;宏观金融调控  相似文献   

7.
《瞭望》2010,(32)
<正> 多家媒体报道了中国农业银行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此次IPO(首次公开募股)标志着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告一段落,国有独资银行已成历史。关心金融体制改革的读者,知道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是我国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改革 ,当前已成为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焦点。随着财政主导型投资向金融型投资的转化 ,银行中介功能的不断强化 ,银行对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作用也日显重要 ;作为企业的资金供应者 ,银行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业绩 ,并将相关的评价作为资金供应的决策依据 ,从而推动着企业经营机制的良性转化 ;作为企业的债权人 ,银行对企业改革中的破产、兼并、重组发挥着现实的有力的影响 ;银行的资金支持 ,为企业改革提供了支撑点和推动力。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为之提供金融支持 ,是国有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从银行自身的利益角度出发 ,推动国…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6,(16)
转轨中的国有商业银行某种意义上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地方政府和企业仍然着重抢夺银行资源在目前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部分地区存在不良行政干预银行贷款由明转暗, 企业变相逃废债务等问题,严重困扰金融机构。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一些专家认为,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和政府自身改革中,银行与政府的关系需重新梳理, 防止“政务不清、债务难清”现象蔓延。  相似文献   

10.
孙锐 《理论探讨》2003,(4):45-47
国有资产管理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质上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从委托代理关系改革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立国 《求知》2009,(4):20-21
一、招商“招政”并举,以空间换时间。把建设北方经济中心落在实处 应当从国家对滨海新区的改革任务的设定和天津市的城市定位的高度来考虑新区的招商工作。国务院对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提出了网大任务:金融改革、土地利用、外贸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2.
印度国有银行改革的成功和东欧、阿根廷金融改革的失败,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经验教训在“十一五”期间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中, 怎样改革才可以少付代价、降低风险,既增加效率又不丧失国家对金融的控制力和安全性?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有关专家指出,不同的路径选择会影响、甚至  相似文献   

13.
去年下半年以来,宝鸡市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大胆尝试,迅步踉上全市配套改革步伐,成为我国27个金融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人们说,宝鸡跨上了金融改革的“特别快车”。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6,(16)
过去一段时间,对国有银行被贱卖的质疑,对夸大外资进入银行的作用,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法、路径,对金融开放中风险及安全问题等,都引起社会不少议论。一些专家们及民众、媒体认为,应建立科学的国有银行改革决策机制,并及时评估改革的成本、风险和效益,以求金融体制改革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认识到金融工作的重要性,开始了对金融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持续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金融事业萌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探索新中国经济体制机制过程中构建了高度集中的“大一统”银行体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金融工作迈入了市场化改革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推进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全面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主动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取得历史性成就。  相似文献   

16.
银行改革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促成了政策性银行和商业性银行的设立。当前,商业性银行的发展壮大和经营机制的完善已成为继续深化金融改革的主导方向,招商银行成立以来,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浪潮中,不断创新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经营管理日臻完善,而招行东门支行更成为招行的一颗明珠。自1989年7月8日成立至今,这个原先名不见经传、仅有七人的营业部已发展成为拥有三个办事处,一个营业部,120名员工,本外币业务全面发展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并创下了突出的业绩:──资产总额直线上升,实现了八零到二十亿的飞跃,脐…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85,(45)
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七五”期间经济休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本刊记者访问了主管金融工作的陈慕华国务委员,她回答了我们提出的七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开发银行成为推进政策性银行“一行一策”的改革样本争议不断的政策性银行改革终于有了明确的方向。在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中国将按照分类指导、“一行一策”的原则,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改革的  相似文献   

19.
章从工业企业体制、政府工业管理体制和工业行业协会的成长与发展方面论述了我国工业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作提出了工业企业体制改革是工业体制改革的中心、政府工业管理体制改革是工业体制改革的关键、工业行业协会的成长与发展是工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环节等观点,分析了企业改革、政府改革和协会改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我国乡镇体制改革主要围绕着乡镇财政困难和职能缺位、错位的矛盾而展开。其改革的内容局限于机构改革,基本不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机制创新。这种改革治标不治本,难以跳出“黄宗羲定律”的怪圈。要使改革有实质性的突破,必须从体制上对乡镇政权组织体制、权力结构及运行方式进行根本性改造,建立“乡镇分治、乡派县统”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