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动力机制由动力来源及动力运行机制构成。其内源性动力包括理论引导力、使命引领力、现实推进力、历史承载力;外源性动力包括安全稳定力、民众诉求回应力、风险应对力、政党兴衰鉴戒力。根据党的自我革命内外动力运行规律,其动力运行机制涵盖以“自觉—回应”逻辑构建的内生动力机制、以“刺激—回应”逻辑构建的外生动力机制、以“引领—回应”逻辑构建的联合动力机制。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为此要不断优化党的自我革命动力机制,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中完善自我革命内生动力机制、在民主监督与回应问题中优化自我革命外生动力机制、在主动引领和适时感知中整合自我革命联合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2.
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实现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纵观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自我革命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生动力;自我革命是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法宝。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复杂、严峻,我们全体党员更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我革命的意识,提高自我革命的能力,坚持自我革命,将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3.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推进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内在动力、基本逻辑。从理论和历史相结合的角度,厘清中国共产党在自我革命中践行初心使命的理论逻辑和历史经验,明确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实践要求,对于在新时代把党的自我革命引向深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把初心使命转化为担当作为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认识到社会革命进程是不断变化的动态发展过程,深刻阐释社会革命的主体是广大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革命的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全人类。恩格斯丰富的社会革命思想,对新时代深入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永葆自我革命的精神品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杨玲 《理论导刊》2020,(1):32-39
执政风险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执政风险是指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面临的可能危及执政地位的危险与威胁;狭义的执政风险是指执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出于决策而招致的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执政风险外延宽广,具有主体关涉、结构二元与结局殊异的特征,并且日渐表现出由单一向综合、由缓慢演进向加倍增进、由结局平淡向颠覆存亡的转变。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防控执政风险的历程经验启示我们,新时代要强化党的风险意识,以科学思维方法消解执政悖论;探索风险防控模式,创新党治理风险的新范式;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党应对风险的体制、机制;推进自我革命,厚植党防控风险的主体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党的伟大自我革命和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标志着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深入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可以发现,伟大自我革命就是通过党自身建设和有效治理,把我们党建设成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永葆生机活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伟大社会革命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们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7.
《求知》2007,(11):47-47
第一.执政党自身的活力对社会有着强烈的推动和引领作用,保持执政党自身充满活力是激发社会创造力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前提。第二。执政党只有激发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中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各得其所。才能长期保持社会活力。第三,经济活力是社会活力的基础和前提。执政党只有坚持发展生产力,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和经济效率,才能促进和谐社会充满活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第四,执政党只有提倡和鼓励社会创新,充分发挥人才和知识的作用.不断培养“能动的建设者”,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才具有可持续的动力源。第五,全球化时代的执政党必须善于将外部竞争压力转变成国内发展的动力,才能确保发展永远有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8.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发展动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继续进行并推向深入,更需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主要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批判与建设相结合、理想与现实相结合、科学与价值相结合的方法。这四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自我革命的主体和客体结合的一般性方法;批判与建设、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是自我革命实践性的具体方法;科学与价值相结合是原则性方法和评价尺度。四个方面构成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总体性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究其本质而言是主体自觉进行自我扬弃、自我批判、自我重建与自我超越的过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执政党对自我角色的调适和定位。从出场语境来讲,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继承与创新是其立论之基,对党的百年优良传统的承继是其经验总结,对新形势下执政面临问题的深刻反思是其现实基础;从价值意涵来讲,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是跳出"历史周期律"的实然选择,是新时代质量强党的内生动力,同时为世界政党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从实践逻辑来讲,坚定人民立场是其价值归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其重大创举,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其锐利武器,制度约束是其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作为一项新事业也必然面临诸多的风险考验。邓小平对此有着清晰的认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中的风险、执政党党内腐败的风险、执政党脱离群众的风险、西方国家对华和平演变的风险、理想信念动摇的风险等等,都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严峻考验。对于这些风险考验,邓小平都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邓小平的风险观不仅指导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稳步前行,而且作为中国共产党风险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理论资源,对于新时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执政党建设理论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常青的科学。自“十月革命”以来,执政党建设理论在曲折中发展。本文通过对这一历史过程的梳理,初步总结了执政党建设理论发展创新的经验教训,旨在为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研究,探索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成功与否,取决于改革的动力与阻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以及改革的运行机制是否科学、有效。深入剖析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动力与阻滞因素,从动力机制、保障机制、评估机制、自我纠错机制等层面,研究建构改革的运行机制,并注意克服运行机制在建构与实际运行、定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和考验,能够有效助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健康、有序、深入。  相似文献   

13.
秦龙  陈云 《求知》2023,(11):22-2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当前,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建设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革命者必先自我革命的坚定意志和决心,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1.将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自我革命的首要任务,维护党的领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相似文献   

14.
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取得的重要经验之一。从明晰本源中深挖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出场境遇,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内容的守正创新、对中国共产党百年管党治党经验的继承发展和对新时代推动“四个伟大”的科学研判;从厘清源流中考量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内容架构,主要表现在自我革命为社会革命提供精神底色、政治保证、动力源泉以及人民立场;从接续泉源中探寻党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实践理路,旨在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健全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培育党的问题导向意识,从而为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革命事业汇聚力量。  相似文献   

15.
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是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一种非常态形式,是执政党结构严密和功能扩张的结果。它是在当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过程中,在国家和社会能力虚弱的条件下,执政党权力扩张以至控制国家和社会从而三者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状态。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政治现象,研究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问题对于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研究为反思“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政治运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执政党、国家、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与革命社会是连续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思潮、革命经历和现代化危机共同推进了当代中国执政党、国家、社会一体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孔昕 《瞭望》2020,(3):1-3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性成就,深入阐释坚定不移从严管党治党的重大意义,高度概括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经验,为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努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以贯之、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的建设向纵深推进。  相似文献   

17.
王杨 《理论导刊》2021,(4):9-14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内部深层矛盾问题自觉自发推行的强烈变革。它指向对党的长期执政最具威胁的内源性风险,以党内矛盾运动为根据自发驱动,放大党的内部深层变革引发系统性重构。党的自我革命具有自洽的运行机理,能够在自组织基础上推动党的肌体的净化、修复与发展演进,是新时代党中央重塑与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有效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络的发展正日益成为教育手段的提高和学习方式的革命提供强大的动力。中国共产党肩负执政党的历史责任,应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发挥科技革命的作用,推进网络发展与教育变革的结合,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文化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党性修养动力重在激发,我们可从提高党性修养需要针对性、促进党性修养需要与满足间对立统一、拉动实然自我向应然自我跨越、寻找领导干部实然自我与应然自我的平衡和充实需要层次等路径出发,激发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动力。  相似文献   

20.
政党自信既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成熟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必然特质,也是党寻求长期执政的题中之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党自信是党对自身各要素科学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积极肯定感和自我效能感,凝聚了党对既往历史、当下能力与未来发展的全过程评价,充分彰显着自我与他者的交融性、稳定与波动的统一性、主导与吸纳的协调性等三个鲜明特点。政党自信在党将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效能、应对执政风险挑战、塑造自身形象、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持续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重视政党理论创新,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提升政党自信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