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二届中国话语高端论坛围绕"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话语体系创新"这一总主题,展开了多番探讨,取得了丰硕成果。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话语体系发展取得重大进步,中国走向复兴,话语不能缺席。中国道路的成功与中国话语的复兴意味着西方话语霸权时代的终结,为重构世界话语格局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2.
3.
新时代中国话语的阐释逻辑,是"时代任务论""基本立场论""精神动力论""支撑基础论""传播路径论""国际场域论"综合性建构的阐释体系,是立场、思想、主体、媒介与内容协同作用的逻辑体系。推动中国话语阐释与时俱进,需要阐释者遵循公共阐释基本原则。因此,中国话语阐释的理论与实践必须明确阐释的总体框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是时代任务论的核心要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明晰阐释的人民性,是基本立场论的价值前提;充分发掘话语阐释能动性与受动性协调统一的现实作用,推动中国话语阐释的良性发展,是精神动力论的内在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支撑基础论的实践依据;在特定话语解释的基础上,拓展话语外在空间性,提炼话语内在共通性,是传播路径论的实现条件;推动中国话语的内容优化与形式革新,是国际场域论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4.
靳书君 《学理论》2013,(18):216-21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学困境的深层症结在于师生之间的话语错位和冲突,提高教学实效性关键是创新教学话语体系,把网络流行语、校园流行语大学生生活话语援用到教学实践中,对生活话语进行意义再生产,从而把非主流话语纳入到主流话语系统当中。整理出经过教学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新话语,分类举要展示。  相似文献   

5.
文扬 《党政论坛》2015,(3):42-43
近几年来,关于"中国话语"的讨论持续升温。一些"主打"词语已悄然流行,而随着大规模发展智库战略规划的实施,整套的话语体系似也呼之欲出。背后的大形势,当然是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持续冲高。最近几年,中国一直在默默收获着全球"最大"和"第一"的桂冠,早在4年前中国即成了全球最大生产制造国,两年前又成了全球最大商品消费市场国,去年则一举成为按购买力平价  相似文献   

6.
为破解美国对华舆论战的内在机理,需要重点从核心话语与话语框架两个维度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入手,分析美国涉华舆论的话语建构机制。核心话语是话语的中心思想与主题凝练,具备符号化的特征,会成为一种所指卷入话语权力的运作。作为话语在思想层面的“内容建构”,核心话语作用的发挥需要话语框架提供底层诠释体系与合法化机制。根据美国涉华舆论议题,可以提炼出四种核心话语: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及黄祸论。在此基础上,结合当代美国意识形态图谱,可以解析出三种话语框架:自由主义话语框架、保守主义话语框架以及进步主义话语框架。尽管三种话语框架背后的价值逻辑存在差异,但共同构造出一个意识形态方阵,将中国“他者”化,为“污名化”中国提供认知框架与价值支撑,并为美国及其利益相关者建构集体认同。中国要与之进行有效的话语竞争,需警惕“话语陷阱”,一方面基于国际社会认可的话语框架提炼出中国的核心话语,另一方面也要基于更丰富的价值模型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元的话语框架,推动国际话语权的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是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提升中国国际话语影响力的根本要求。当前,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秩序变化、西方话语面临困境以及中国发展成就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国内外环境影响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新时代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必须以坚守政治方向、站稳国家立场、聚焦理论创新、明确道义定位、立足发展实际、努力融通中外为构建原则,在话语内核、话语共性、话语传播、话语阵地和话语队伍层面进行整体谋划和持续推进。  相似文献   

8.
《行政论坛》2018,(3):112-116
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作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构成,是反映公共管理的中国实践、总结公共管理的中国经验、传递公共管理的中国声音、体现公共管理的中国智慧、彰显公共管理中国特色的重要载体。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话语体系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却长期处于失语的状态,需要在确立建构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关键节点的基础上,探究其建构的具体路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中国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实践,汲取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文化的精华,寻求与西方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平等对话与交汇融通。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新的政治实践,需要构建政治学话语来总结新经验、供给新知识、产生新理论、推动新实践。改革开放40多年来,西方政治学在带来新概念、新话语、新方法、新理论和新知识的同时,也给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提出了仍需反思和解决的本土化问题。从这一意义上说,构建话语体系是推动中国政治学本土化和科学化的需要。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并不意味着拒斥西方政治学话语,而是要立足中国的治国理政、改革开放、民族国家建构和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等政治实践,着力增强中国政治学自身的概念传播力、知识创造力、理论创新力和话语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民族性、话语表达的创新性三大鲜明特征。而中华文化的深刻沉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三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和生成原因,对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  相似文献   

11.
论"话语的秩序"--福柯话语理论的一次重要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话语的秩序》是福柯话语理论中具有重要过渡意义的一个文本。其中,福柯不仅深入分析了话语的内部结构及其特征,而且分析了话语外部的控制因素,将话语与权力、社会机制联系在一起,从而开拓了话语的外部空间。这既是福柯对自己研究的一次总结,也昭示了福柯话语研究中新方法论的出现。  相似文献   

12.
储峰  周栋 《理论视野》2020,(2):40-45
新时代必须把提升中国话语传播效果作为对外交往的重要任务。因此,必须深入分析受众特点,把大众传播作为当前话语传播的重要创新方式,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采用融合发展的方式,提高中国话语的国际国内传播能力,增强中国话语的国际话语权,以更好地向世界贡献中国文明。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话语体系格局中,当前我国比较政治学界整体处于"失语"状态。新时代的战略安排要求中国政治学界既要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举措提供智力支持,即需要构建一套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上世纪美、苏两国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对我国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现实教益。建构中国特色的比较政治学话语体系既需要政治学者大胆扬弃西方已有的理论成果,提升话语体系中理论品位,同时也离不开社会各群体进行大量具有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为建构话语体系打下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15.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是当前的重点任务,是由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理论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做好对外传播等多方面的需要决定的。我们要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把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和提高叙事本领作为一个整体来推进。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有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变化所带来的难得历史契机,也同样面临着如国际话语权竞争日趋激烈,国家话语安全问题日渐凸显,国外话语环境和受众思潮复杂多样,以及话语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构建中国特色对外政治话语体系,必须以坚持国家站位,明确道义定位,善于事实说话,努力融通中外,体现兼容并包为原则,必须以构建中国话语内容,深化话语翻译工作,优化话语传播格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西方国家中国道路研究话语逐渐显现深刻变化的系统性表征;西方国家内部及其之间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引发本已存在的话语矛盾和冲突日益激化;中国奇迹日益触及乃至超越西方话语主导世界秩序及发展目标的边界;中西方应对日益突出的全球性问题的差异,使西方话语基础、逻辑和价值等方面的结构性困境在西方国家内部、中西方之间以及全球范围等三个层面表现得更加明显。必须夯实中国道路话语的物质基础,增强其内在逻辑合理性和价值诉求正义性,从而不断赋予中国道路话语更为丰富、深刻和开放的内涵与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话语体系,在中国广大群众中已深入人心,在世界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但同时也要看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党所主导的话语体系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19.
学术话语的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的重要主题,也是时代发展、实践深化和历史演进的必然要求。当今中国已经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但是中国学术话语尚不能充分解读中国实践,也未能彻底抓住国际受众,为此,中国学术话语必须不断创新,以更好借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形成最大合力。中国学术话语创新应以中国问题为中心,在回答好中国之问的前提下回答好时代之问;应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视域融合";应转变文风,书写好彻底抓住大众的话语;应破除西方中心主义思维藩篱,提升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自信;应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1)
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为基础,以中国大国形象话语为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的生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推进强国发展战略的中国道路的实践、国际环境与西方语境的检验密不可分。经过国内环境的实践与国际环境的检验,新时代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理论、实践、价值、历史等尺度呈现出稳定的话语体系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