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政治中的排除型议程设置是国际政治行为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故意将某些议题排除在议事日程之外的议程设置行为。国际政治中的排除型议程设置是一种有意的操纵行为,其实施的直接动因是掩盖实际利益冲突,化解潜在风险挑战,实施成功与否与行为体拥有的实力和权力大小密切相关。国际政治行为体一般采取议题扩散抑制、属性议程迁移、议题认同消解、议程载体干扰等策略来实施排除型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2.
正人道主义援助是一个在东西方都有着悠久历史的思想理念和实践行动。现代意义上的人道主义援助是在国际援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二战"以来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现象。当下,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援助重要性的认识逐渐加深,国际人道与发展事务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正在日益成为新型国际治理体系和国际政治安全议程中的关键议题。总结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的经验,梳理国际人道主义援助开展所依托的平台和框架,是  相似文献   

3.
徐步华 《理论月刊》2014,(5):110-113
非国家行为体和国家是国际社会中彼此相对的两类行为体。尽管非国家行为体在国际体系中发挥着日益增强的作用,但非国家行为体对国际政治的影响是有限度的。从历史上看,非国家行为体的扩展和收缩是与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衰落相伴随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只有在一个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对国际互动的规则和国家单元的合法性有基本共识的国际体系中才会兴旺发展。由于主权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难以撼动,也由于国际社会和全球化的发展都是不可逆的进程,非国家行为体的活动深深地受到全球化、国际社会和主权国家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4.
张宁 《思想战线》2007,33(5):85-88
政府新闻发言是一种议题传播管理行为。这种议题管理包括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议题培养和议题引导等多种传播管理行为。政府新闻发言在公共危机事件可以通过议题设置,实现政府对公共危机事件的传播管理。积极有效的政府新闻发言体现了政府作为公共管理机关应该承担的公共信息告知、保证公众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知情权、稳定社会、引导社会舆论、强化社会管理等职能。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地区一体化的兴起使地区主义逐渐成为国际学术界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重要议题。不同理论流派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对地区主义做出了不同解释。作为民族主义和全球主义的中间桥梁,地区主义逐渐成为国际治理的新单元。从理论上把地区主义划分为经济、安全、文化、政治地区主义,有助于梳理不同地区组织在功能上的特点和成就。地区主义创造经济效益、全球治理和议程设置的能力,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能从中受益。但近些年国际环境的新变化对地区主义发展提出了拷问,对欧盟来说尤为如此。  相似文献   

6.
国际行为体的发展战略是国际战略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集聚优势理论从优势的集中和聚合角度提出了国际行为体发展的主要模式.跨国公司作为特殊的国际行为体,兼具经济和政治形态与性质,其发展战略颇值得研究.日本跨国公司自形成以来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主要角色,其发展战略呈现出鲜明的后发性和赶超性特征,而其正是以集聚优势的方式实现了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赶超和竞争.  相似文献   

7.
袁三标  陈国栋 《思想战线》2013,39(1):118-122
话语主体依靠话语权力生产背后潜藏的意识形态逻辑实现对话语客体的宰制,这种宰制主要体现在"说什么"与"怎么说"两个环节中,"说什么"是话语主体议程设置的内容择取问题,而"怎么说"则是框架建构中的意识形态思维逻辑问题。在国际政治领域,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正是牢牢地把握住了议程设置和框架建构这两个环节,才成功地实现了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话语霸权。面对硝烟弥漫的话语权力交锋,当代中国理应厘清西方话语权力的生产机制及其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逻辑,生成中国话语权力,打破西方话语霸权,以维护国家形象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8.
国际话语权不仅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说话"的权利,而是体现在其言说话语的有效性和威力,本质上体现的是一国在国际社会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影响力。国际话语权对一国软实力的积极影响效用体现在:利于促进一国民族文化传播,增进国际理解;利于把控议题设置,导引国际舆论;利于本国价值观念输出,扩大理念贡献;利于本国国际作用发挥,增强政治权力;利于国家形象塑造,增进魅力吸引;利于增进民族凝聚,提升国民信心。  相似文献   

9.
议题式教学有助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有效实施,有助于培育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提升学生的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随着统编教材在全国按地区逐年实施,议题式教学也随之铺开。笔者认为,在议题式教学中应坚守生活化理念,通过创设生活场景、增强生活体验、培养生活能力,力求最大程度发挥议题对活动的引领作用,在活动的充分展开中有效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学科核心素养。1. 议题设计应直面学生真实痛点。  相似文献   

10.
曹博林 《电子政务》2011,(12):29-36
通过考察新浪微博中的微博维权事件和微博公益活动发现,在社会转型的中国存在部分制度缺位的情境下,互联网有助于凝聚和设置维权议题,与传统媒体共同发挥着“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级”效果;互联网有利于慈善惯习、氛围的形成和打破原有的以“差序格局”为主的人际关系网络。互联网的共同实践为“非制度化”方式生存提供了空间,提供了制度缺位...  相似文献   

11.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教学"。从理念到教学实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尝试议题式教学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度反思。当前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关键问题,在于围绕课标所列的"核心议题"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这就需要建构议题与课题、话题、问题、主题的内在关联,从而拓展和丰富议题式教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媒体设置取得诸多成效,但也凸显出正负面议题设置不均衡、金牌报道议题设置较多以及各级官员媒体执政观念差等问题。政府应注重危机传播效应,加强负面信息疏导理论应用;要提高负面报道耐受能力;加强各级政府官员的媒体执政观;媒体议程设置应实现从"金牌"到"人本"转变。  相似文献   

13.
正议程设置能力是衡量舆论引导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从一个较长的周期来看,议程设置的作用更加明显,它最能体现新闻媒体的立场、情怀、意志和目的,是媒体做好舆论引导的有力武器和抓手。议程设置理论是由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的,他认为,媒体对受众的影响不言而喻,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不仅决定了公众"看什么",而且对公众"怎么看"也起着无形的引领作用。媒体人要加强议程设置能力建设,坚守社会责任,维护国家利益,掌握新闻报道节奏,丰富议程设置技巧,以管用高效的议程设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新定位。议题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实施方案,成为广大高中思教教师探索新课改的主攻方向。笔者结合自身对议题式教学进行的研讨课实践,以"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哲学议题的课堂教学为实例,以议题式教学的四个要素为主线,分别从议题设计、情境创设、活动组织以及任务布置四个方面对哲学课堂中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15.
章娟 《长白学刊》2008,(4):154-154
20世纪末以来,国际社会发生的多方面变化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全球政治的时代已经来临。不管现实主义如何雄辩的宣称国家政治仍然是大国政治,国际体系运行仍然是基于大国价值分配结构,全球政治的特征都在政治主体、政治议程、政治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而以全球共同利益、全球价值、全球合作等为主题的全球政治对国际政治实现了全面的超越。  相似文献   

16.
国际发展研究是反映现实世界变化的窗口之一。最近几年的发展经济学文献对诸如援助的动因、援助有效性等传统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对新议题的探索也逐渐涌现。移民问题、局部地区的战争与恐怖主义活动与援助的相互关系,援助是如何塑造受援国行为及其所产生的效果,是反映援助国政治诉求的现实性研究。除此之外,源自其他学科的新研究方法也丰富了学者们对传统议题研究手段,补充了传统研究方法在诸如内生性等问题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政策分析的阶段论中,公共政策议题选定是社会问题走向政府议程的关键环节.R·科布和C·埃尔德在区分了不同政策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公共政策议题选定策略-扩散议题战略:通过以适当的界定议题为基础,并积极利用象征和大众媒体来使议题扩散从而进入政府议程;该种战略与参与式民主的价值理念和制度设计具有内在的契合性,为我们在公共政策议题选定中如何确保公共政策之公平与正义提供了理论指导,具有实践上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生成离不开理论指导和特定的政策环境。马克思主义政策议程的意涵体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议程互动、从"问题模式"到"制度模式"的议程变迁以及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议程整合。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政策环境的变化,我国政策议程设置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而发挥核心决策主体的理性权威与多元主体的民主参与是我国政策议程设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眼于传播效果研究的经典成果议程设置理论,从“民生新闻”兴起的角度,阐释政府议程的设置、媒体议程的设置和公共议程的设置三方的良性互动以及这种互动体现出的传播效果的积极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立心 《统一论坛》2023,(3):28-31
<正>为拉拢更多国际及港澳非营利组织在台湾设置办事处,强化与所谓国际社会民主人权组织联系纽带,对外增加国际曝光度,对内炒作“拓展国际参与空间”议题,为“国际活动空间”不断压缩的执政困境解套,2021年3月17日,台湾内务部门以“提升台湾国际能见度”为由,修订“外国民间机构团体在台湾设置办事处申请登记作业要点”,大幅简化申请登记程序。这是“要点”30多年来首次修订,美国、欧洲、日本几个政治色彩浓厚的非政府组织陆续在台湾设立办事处,担任台湾当局“政策招牌”的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