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以来,国际协调机制经过了由欧洲(大国)协调向西方(同盟)协调再向(全球)大国协调的变换过程,期间有国家之间定期会议的"欧洲会议"、组织化的国际联盟、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边协调机制等多种形式,本文对国际协调机制的历史演进进行了简略而宏观的考察,并尝试从理论方面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向世界宣传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吸引更多的海外摄影家、图片社、报刊杂志社来平遥参加这一国际摄影艺术盛会,5月16日上午,2003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在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报告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主要支持者之一,著名摄影大师马克·吕布先生专程赶赴纽约参加会议。这是PIP组委会首次在美国举办新闻发布会。纽约国际摄影中心副主任,去年参加了第2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的克理斯·菲利普斯(Chris Philipps)先生亲自主持了会议。菲利普斯先生以亲身经历向大家介绍了2002年大展的盛况。受组委会的委托,大展驻欧洲办…  相似文献   

3.
《小康》2017,(18)
<正>它是一个地处欧洲大陆腹地的小国,但其首都却被称为"欧洲的首都",欧盟总部也设立在此;它与中国相隔万里,但却因其"欧洲十字路口"的位置,通过"一带一路"与我们紧紧相连……这里就是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布鲁塞尔是比利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联盟(欧盟)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总部驻地,另外也是200多个国际行政中心和超过1000个官方团体的日常会议举办城市,有"欧洲的首都"之称。6月初李克强总理成功访问布鲁塞尔,会见了菲利普国王,并与比利时首相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月10日)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现在我向大家通报一下全国妇女"双学双比"活动领导小组、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暨平安家庭创建协调小组、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协调小组和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暨全国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主场外交活动日益频繁,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中国要进一步培育主场外交的大国责任,需要处理好器物、制度和理念层次的平衡关系,提高主场外交国际机制的创设能力,增强中国理念的转化能力,构建和完善主场外交视野下中国大国责任的协调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大国关系视角来看,习近平主持的2016年G20杭州峰会是国际社会一次非常重要的战略会议。它有助于克服反全球化逆流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推动来之不易的3.0版全球治理的进程;有助于当前处于安全困境的大国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最大限度地增进共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大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2.0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中国应将自身定位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关注国内发展,深化各项改革,维护好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秉持"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原则,参与各种国际、区域及跨区域的经贸合作组织,实施全球和区域相协调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我们要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对外工作理念,使我国对外工作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初秋时节,钱塘潮起。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的成功举办,被外界视为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成为中国迈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在崛起进程中负有特殊的国际责任。但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中国在承担大国责任时必须非常谨慎,必须从中国的根本利益出发,同时要结合世界的共同利益。中国的大国责任应当更多地体现在贡献"软实力"上。承担大国责任不仅要关注世界共同利益,还要关注世界共同价值。加强同西方大国的协调,是中国承担好大国责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欧洲华商群体起步较晚,自20世纪后期以中餐业为代表的传统华商兴起后,成为发展最快的海外华商群体之一。大陆学界对欧洲华商的研究方兴未艾,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英、法、俄等欧洲大国早期华商的移民、创业与发展;其二,新华商群体在中国经济崛起与欧洲一体化等国际大环境下迅速发展;其三,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困难,欧洲华商需要转变发展思路,借助中国"一带一路"机遇实现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康》2015,(6)
<正>中国行不仅是瓦尔斯成为法国总理以来最远的一次国外旅行,也是他首次将"商业外交"延展到欧洲以外的大国。"法国对中国敞开胸怀!欢迎中国企业来投资!"2015年1月30日,法国总理曼努埃尔·瓦尔斯(Manuel Valls)在北京用典型的法式热情向中国企业家发出邀请。2014年3月,由于执政的社会党在法国市镇选举中失利,时任法国总理埃  相似文献   

12.
亚太经社理事会(ESCAP)和联合国救灾协调专员办事处(UNDRO)1991年2月11日至15日在曼谷召开了国际减灾十年亚太地区会议。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72名代表和观察员出席了会议。中国政府有关部委的四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提供了五篇报告,受到与会者的欢迎。国际减灾十年秘书处主任梅拉尼先生(Mr.Merani)在会上指出,必须通过提高国家级的管理能力、加强早期预警、评估能力以及充分利用现有科技知识的办法来使减灾知识得  相似文献   

13.
近代国际体系建立以来,大国始终占有独特的地位。特定历史时期大国的战略走向及其相互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当今大国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走向合作、协调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形势的发展越来越把世界各大国拉到了一起,大国之间不应是敌人和对手,而应是合作共赢的伙伴。各大国唯有合作、协调,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方能应对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正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增进大国协调共创和谐世界的伟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逆全球化"的出现,从根本上暴露了全球治理机制的不完善,但也为中国优化和完善全球治理机制、发挥大国作用提供了历史机遇,有利于中国为推动新型全球化提供新动力、为构建国际新秩序提供新举措、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15.
《群众》2015,(7)
<正>走过千年时光,丝绸之路向世界各国带去了文明和美好、繁荣和梦想;纵览当今世界,"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成为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纽带和桥梁、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展望美好未来,"一带一路"是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战略举措。推动和平发展的大国方略。"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连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建  相似文献   

16.
在海运温室气体排放上,国际组织所倡导的立法、制定的规则以及减排标准并没有在减排制度上形成高度共识,不同层面的立法努力并未达成理想的效果。国际海事组织(IMO)发布的船舶温室气体排放计划提出的技术措施、营运措施以及市场措施,对各国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社会在海运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达成的具有普适意义的共识,但实施中需要具体化。中国作为海运大国和贸易大国,应该基于本国的基本利益和国情积极应对海运温室气体减排,在融入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体制、构建排放交易市场机制以及探索碳排放税征收上作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7.
大事要览     
辛宗河 《中国民政》2012,(12):30-31
重要会议★2012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1月24日,姜力副部长出席了在京召开的2012年应急管理国际研讨会并讲话。姜力副部长从建立综合协调机制、完善法规政策体系、提高灾情管理能力、推进物资储备建设、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规范应急响应机制等六个方面,介绍了民政部加强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  相似文献   

18.
(2008年2月22日)"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衔接与协调,探索建立市级‘四规协调’、区县‘四规叠合’机制",是鸿举市长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市长办公会第42次会议进一步进行了具体部署,明确由我负责日常工作,重大问题报请鸿举、奇帆同志定,具体工作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共同推进。节前,我专门召开了两次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对于开展"四规叠合"工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2016年3月29日,由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行政科学专家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清华大学召开。会议主要研究了2016年国际行政科学联合大会、亚洲公共行政网络(AGPA)学术活动、东部地区公共行政组织(EROPA)年会等相关事宜。来自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中国行政管  相似文献   

20.
王才芳 《中国减灾》2012,(3X):52-53
<正>中国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中国很早就参与了国际气象合作。早在1873年,时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司长的赫德(英国人)就指派中国海关驻英国首席代表金塔干(英国人)代表中国,出席了9月在维也纳召开的"气象国际会议",中国成为国际气象组织的创始国之一。随后中国多次参加重大国际会议和活动。1930年竺可桢出席远东气象台台长会议,1933年参加"第二届国际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