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1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以下简称《修正案(十一)》正式实施.此次刑法修正案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将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十二周岁. 《修正案(十一)》第一条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相似文献   

2.
《实践》2016,(9)
正《刑法修正案(九)》针对虐待罪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修改。第一,增加了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的内容: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  相似文献   

3.
《实践》2016,(8)
正《刑法修正案(九)》将《刑法》原"聚众扰乱公共、交通秩序罪"变更为"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这一条款增添"医疗"一项,意味着"医闹"正式入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  相似文献   

4.
《先锋队》2002,(5)
根据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腐败犯罪的中间人被界定为介绍贿赂犯罪嫌疑人,其行为属于刑法严厉打击的严重刑事犯罪。我国新颁布的《刑法》第三百九十二条规定: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介绍贿赂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介绍贿赂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1999年8月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中,明确规定了介绍贿赂罪的界定和立案条件:介绍贿赂罪是指向国家工作人员介绍贿赂,情节严重的行为。“介绍贿赂”是指在行贿人与受贿…  相似文献   

5.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10,(7):57-57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将被追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联合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明确,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相似文献   

6.
问:对犯罪党员如何追究党纪责任?答:根据《处分条例》第30条第1款规定,凡符合以下三种情形之一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一)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含宣告缓刑)的。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主刑",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其中,针对国家考试组织作弊、替考等行为,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即: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  相似文献   

8.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探析——兼论维护刑事立法观的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志坚 《求实》2000,(6):32-34
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①是97年刑法第336条第2款所增设的新罪,其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顺利推行,正因为如此,学术界有学者直接将该罪称作破坏计划生育罪②。但是,从实践情况看,97年刑法的这一规定已日益显现出其立法上的不足,急需予以完善。而且,只要进一步对规定该罪的法条(特别是再结合97年刑法其他有“问题”的法条)作些仔细分析,便不难发现这些法条上的不足所形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立法技术及立法背景等客观制约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立法机关在刑事立法观上的不统一,最终导致97年刑法中的有些本可避免的失误和不足被保…  相似文献   

9.
李娟 《学习月刊》2012,(6):54-55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内涵 从我国刑法的规定来看,我国在1979年制定的《刑法》中并未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这个罪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5年6月通过了《关于惩治破坏金融秩序犯罪的决定》,  相似文献   

10.
编造虚假的疫情信息,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疫情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1.
杨涛 《求贤》2010,(7):53-53
日前,《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发布。根据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将被立案追诉。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关于醉酒驾驶刑法规制主要体现在刑法第115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规定和刑法第133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存在未将醉酒驾驶明确入罪、对于可罚的醉酒类型并未明确和醉酒驾驶并未被评价为定罪量刑的法定情节等不足之处,必须对醉酒驾车刑法规制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3.
界定回扣     
我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论处。”1997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第六十一条第七款也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中的共产党员,在经济往来中,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的,依受贿论处。”  相似文献   

14.
《实践》2016,(12)
正《刑法修正案(九)》加强了对网络犯罪的关注,增加了3个罪名,即"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完善了惩治网络犯罪的法律规定,形成了惩治网络犯罪的高压态势。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对"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明确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相似文献   

15.
一、相对刑事责任规定的困境按照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等八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尽管文字上非常简洁和明确 ,却产生了立法者不曾预见的种种问题 ,即犯罪性质类似并且社会危害性程度相差无几或者超过这八种犯罪的行为 ,如决水罪、走私、制造、运输毒品罪、拐卖妇女中的强奸妇女的行为、奸淫幼女罪、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罪、劫持航空器罪等犯罪行为 ,[1]能否要求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刑法第239条“绑架并杀害被害人的 ,处死刑”的规…  相似文献   

16.
<正>不久前,最高检和公安部发布了关于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根据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将被立案追诉。  相似文献   

17.
法之 《支部生活》2007,(10):44-44
已于8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破坏电力设备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规定,破坏电力设备罪有四种情况可判死刑,即属于刑法第119条第1款规定的破坏电力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四种情形包括:(一)造成1人以上死亡、3人以上重伤或者10人以上轻伤的;(二)造成1万以上用户电力供应中断6小时以上,致使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的;(三)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的;(四)造成其他危害公共安全严重后果的。《解释》规定,具有上述四种情形之一的,以破坏电力设备罪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相似文献   

18.
论反革命罪     
我国刑法根据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不仅规定了各种具体的反革命罪的构成要件,而且还规定了反革命罪一般构成要件。刑法第九十条规定:“以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都是反革命罪”。根据这一规定,反革命罪的客体,反革命行为和反革命目的是反革命罪一般构成的基本要件。至于  相似文献   

19.
王成祥 《世纪桥》2009,(9):88-89
从立法上正确界定和合理规定追诉时效的起算,不仅是立法科学的表现,而且是对犯罪人权益的尊重和对求刑权人权益的保护。我国《刑法》第89条第1款的规定容易使人发生理解上的分歧,有必要在今后刑法修订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孟亚生 《学习月刊》2009,(15):50-52
今年6月5日.南京市鼓楼区法院以“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对盗窃游戏装备、非法获利金额高达一千余万元的6名被告人分别判处1年至1年2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高额罚金。一审宣判后.6名被告人均未上诉.该判决已正式生效。据悉,此案是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关于“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增设的二、三款颁布实施以来.全国法院首次适用新条款对网络黑客进行判决的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